新疆的喀納斯湖曾因水怪傳說知名,且風(fēng)景如畫,還有一個傳說成吉思汗死后,就葬在喀納斯湖中。 【新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簡稱“新”,地處中國西北,位于亞歐大陸腹地,面積約166.49萬平方千米,居我國第一位。 新疆地勢總體格局是“三山夾兩盆”,從北往南依次是:阿爾泰山脈、準(zhǔn)噶爾盆地、天山山脈、塔里木盆地、昆侖山脈。 新疆常住人口為2181萬(2010年)、2585萬(2020年)、2598萬(2023年),呈穩(wěn)步提升趨勢。 【阿勒泰地區(qū)】 阿勒泰地區(qū)位于新疆最北部,地處阿爾泰山脈南麓,總面積11.8萬平方千米。 阿勒泰北部為阿爾泰山脈,西南部為沙吾爾山,南部為準(zhǔn)噶爾盆地,地勢呈西高東低,從北部的阿爾泰山脊線到南部丘陵平原層層下降,山地占總面積32%,丘陵河谷平原占22%,戈壁荒漠占46%。 阿勒泰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三國接壤,邊境線長約1197千米。 阿勒泰主要河流有額爾齊斯河及支流布爾津河、烏倫古河-烏倫古河湖。 【阿爾泰山】 阿爾泰山脈是西伯利亞與南方干旱地區(qū)的自然分界,呈西北-東南走向,長約2000千米。阿爾泰山脈覆蓋中國、俄羅斯、蒙古國、哈薩克斯坦四國,最高峰為別盧哈山,海拔約4506米,還有友誼峰(4374米)和奎屯峰(4082米)等。 阿爾泰山脈古代也是漠北與西域的分界線,匈奴、鮮卑、突厥、蒙古向西擴(kuò)張時,必然翻越阿爾泰山脈,柔然、哈薩克等也在此游牧。 【額爾齊斯河】 額爾齊斯河發(fā)源于中國阿爾泰山中段南坡,沿阿爾泰山南麓向西北流,在哈巴河縣以西進(jìn)入哈薩克斯坦,注入齋桑湖,出湖后繼續(xù)往西北流,穿行于哈薩克斯坦東北部,進(jìn)入俄羅斯后在漢特-曼西斯克附近匯入鄂畢河,最終注入北冰洋,是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額爾齊斯河長4248千米,是鄂畢河最長支流。中國境內(nèi)的額爾齊斯河長約593千米,年均徑流量119億立方米,水量僅次于伊犁河,位居新疆第二位。 【喀納斯湖】 喀納斯湖位于阿勒泰地區(qū)布爾津縣,地處阿爾泰山中段南坡,是構(gòu)造斷陷和冰川堰塞雙重作用形成的,如藍(lán)綠寶石嵌入山谷中。 喀納斯湖面海拔約1370米,長約24千米,平均寬1.8千米,面積45平方千米??{斯湖平均水深120米,最大水深197米,蓄水量約53.8億立方米??{斯湖是我國平均深度第二的淡水湖,僅次于長白山天池。 喀納斯湖上游是喀納斯河,下游是布爾津河,注入額爾齊斯河。 古代游牧部落逐水草而居,喀納斯湖深受他們喜愛,成吉思汗也曾在這里留下過足跡。 喀納斯湖的自然風(fēng)光,有白皚皚的雪峰、綠色的坡地、墨色的樹林,五彩斑斕的湖光山色,讓人心曠神怡,猶如王母娘娘打翻了調(diào)色板。 【成吉思汗】 1206年(金章宗泰和六年,南宋寧宗開禧二年,西夏桓宗天慶十三年)春,大漠各部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蒙古的一代天驕鐵木真,統(tǒng)一大漠各部,稱成吉思汗,大致意思是“像大?;蛱煲粯拥膫ゴ笫最I(lǐng)”,定國號為“大蒙古國”。 1219年,成吉思汗率領(lǐng)20萬大軍越過阿爾泰山脈,在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一帶休整后,兵分四路進(jìn)攻花刺子模國。 1227年(西夏保義二年)六月,夏末帝李睍[xiàn]投降被殺,蒙古滅西夏。七月,成吉思汗病逝在清水(今甘肅清水縣)行營,第三子窩闊臺即位,第四子拖雷攝政。 喀納斯湖的當(dāng)?shù)貓D瓦人有個傳說,當(dāng)年成吉思汗西征時,途經(jīng)喀納斯湖,喝了湖水,人們就稱詞湖為喀納烏斯,即可汗之水,后來演變成了喀納斯。在蒙古語中,喀納斯的意思是“美麗的、神秘的湖”。 根據(jù)圖瓦人世代流傳下來的說法,當(dāng)年成吉思汗死后,葬在了喀納斯湖中。而圖瓦人的祖先,是成吉思汗的親兵,就留下世代為成吉思汗守衛(wèi)汗陵。 《元史》記載,包括成吉思汗在內(nèi)的蒙古帝國和元朝歷代君主都葬于起輦谷,蒙古盛行密葬,陵墓不封丘,還要以萬馬踏平,以防被盜。 起輦谷在今蒙古國北部的不兒罕合勒敦山,即漠北肯特山脈中。然而起輦谷的準(zhǔn)確位置無人知道,也不能排除成吉思汗單獨(dú)葬在喀納斯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