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鴉界,有果、形兩派,猶如華山派劍氣二宗,雖不至水火不容,但也涇渭分明,彼此尿不到一壺去,內(nèi)外兼修者寥寥。 ![]() ![]() 看得多了,慢慢地看出點名堂,在一眾形態(tài)各異的老鴉中,耐看是這類過度分明、出枝有序、冠幅緊湊的樹形,唯一的缺點是采用截枝蓄干手法,即便剪扎結(jié)合亦耗時頗多。 ![]() ![]() ![]() ![]() ![]() 中、大品老鴉,幾乎看不出苗培的跡象,大多采用下山樁接力培養(yǎng),耗費的工時更加驚人。 身處江海平原的我沒有下山樁資源,偶爾幾棵也是玩玩而已,關(guān)注了幾個做老鴉的朋友,得天獨厚的條件加上正確的手法,唯獨缺少了些年功,國貨精品指日可待。 ![]() ![]() ![]() ![]() ![]() 老鴉柿豆芽彎得到的曲度集中在根部,主干自由生長,通過鋁絲纏繞人工拿彎,可以進一步協(xié)調(diào)自然彎曲的根和筆直生長的莖,這也是對我前一步工作的彌補。
![]() ![]() ![]()
小苗拿彎,俗稱童子功,其變化無窮,千人千面,正所謂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 國人更勝一籌,我看到有人在主干旁襯粗鋁絲,外裹麻繩再拿彎,埋土后麻繩遇水自然腐爛,省去了拆絲環(huán)節(jié)。只是老鴉柿木質(zhì)堅硬,即使有鋁絲纏繞支撐亦不能保證不裂,旁襯鋁絲起到幫助定型的作用,完全不能幫助保護急彎處組織,加上外纏的麻繩不便觀察,想來多有不便。只是我沒有實操經(jīng)驗,憑想象推測而已,望有高手不吝賜教解惑。 ▲ 扎帶拿彎示意 ![]() ▲ 籽播當年老鴉柿苗 【10/10-2019】 ▲ 解鋁絲 【31/01-2021】 上一批拿彎后的老鴉苗在一年后才解鋁絲,留下了深深的勒痕。
生長旺盛的個體主干上的勒痕已趨無,所以得到了結(jié)論,苗期即使留下疤痕也不要放棄,水肥合適放養(yǎng)幾年就會有大的好轉(zhuǎn)。 ▲ 休眠季拿彎 日本人在《老爺柿育方》一書給出的建議是兩年苗冬季拿彎,我認為可以提前了一些,在夏末秋初拿彎更合適,理由有二,其一,這段時間是換盆的好時機,當然也適合老鴉柿裸根拿彎苗上盆;二來此時氣溫尚高,上盆后有兩個月左右的生長時間,有助于輕微裂痕的恢復。 ![]() ![]() 上面討論的都是小品拿彎技法,對于大苗,這里給出了兩個例子,充分展示了線條的優(yōu)美。 ![]() ![]() ![]() ![]() 回到主線,打彎的目的是為了培育小品老鴉,至于手法見仁見智,再貼出些示例圖片吸收靈感。 秋漸涼,老鴉開始轉(zhuǎn)色,朋友圈@lee秀出了他的心頭好,未進允許搬運過來,眼界養(yǎng)養(yǎng)刁,才能不被浮夸的市場蒙蔽,一起加油吧,兄弟們。 Photo by 清風 |
|
來自: 雨露llls284e9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