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乾隆粉彩花卉紋豆,又稱高足承盤,其形狀寬敞口大,淺壁高圈足外撇,足壁中央凸起一道箍棱。這種豆盤的裝飾非常精美,盤壁由十四片蓮瓣組成,每片蓮瓣都以粉彩繪飾圖紋,整個器物呈現(xiàn)出湖綠色的底色。在盤中心,一朵葵花盛開,綠色的花心與藍(lán)色、粉紅色的花瓣相映成趣,瓣緣輕盈地浮起,給人一種優(yōu)雅的感覺。 內(nèi)外壁的每一片蓮瓣中,各繪有一組花卉紋。圈足上端繪有朵花紋,中央箍棱則繪有黃地各色點紋,下接一圈蕉葉紋。這些圖案與紅色的朵花紋及黃色的點紋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所有的圖紋都以金彩勾邊,使得整個器物更加絢麗多彩。 足緣外壁繪有青花卷草紋,與豆盤的其他圖案形成鮮明的對比。圈足內(nèi)壁則施以湖綠色釉,以金彩橫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單行篆款使整個器物更加和諧統(tǒng)一。在圈足底緣處,露出白色的胎體,彰顯出豆盤的精致工藝。 最獨特之處在于采用了描金、彩繪技法,增加了粉彩瓷的色彩對比之美。是乾隆粉彩瓷器中不可多得的品種。利用各種裝飾手法來模仿其他工藝的外觀,是清代瓷器的重要成就之一。雍正時期,景泰藍(lán)并不被重視,但到了乾隆時期,弘歷卻特別喜愛銅胎掐絲琺瑯器。除了大規(guī)模生產(chǎn)之外,他還嘗試用瓷器來模仿,而這件產(chǎn)品絕對是其中之一。 采用松石綠釉模仿景泰藍(lán)的顏色,并用金色輪廓代替花絲。紅、黃、綠三種顏色尤其展現(xiàn)了景泰藍(lán)的本色,而紋飾絕對是珍貴的紋樣之一,因為它是景泰藍(lán)最重要的裝飾之一。本品所繪的花瓣和花蕊圖案,追求景泰藍(lán)填充彩料的效果,可以說是古董的完美搭配。 此粉彩花卉紋豆的最大特點是其精美的裝飾和獨特的造型。它不僅是一件實用性很強的陶瓷器皿,更是一件藝術(shù)品。在當(dāng)時這樣的豆盤常用于盛放食物,如今已成為收藏家們喜愛的珍品。 喝一壺清茶,寫幾行小篆,看一剪流云,賞一回古瓷;帶著世俗的溫度,品味歲月的痕跡。本期古瓷圖文、視頻由京兆堂藝術(shù)旗下的“旦月閣”提供,僅供觀賞參考;漢有“旦月”品評人物,今有“旦月”品評古瓷。 |
|
來自: 京兆堂藝術(shù)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