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華昌中醫(yī) 古中醫(yī)防未病,保民眾大健康。 朋友們,咱們先看上篇, 《先天真水真火論》 下篇看古今 9 個健腦補腦的中醫(yī)神方。 中醫(yī)理論都說水克火,但是水也能養(yǎng)火。都說金生水,但其實水也生金。都說土克水,但其實水中也補土。都說木克土,但其實也可以升木來培育土。為什么呢?君相二火,以腎為宮殿,水克火,那是后天有形的水火;水養(yǎng)火,是先天無形的水火。肺金的氣,晚上睡覺就藏在腎水之中,古先賢朱丹溪說這是母親藏在兒子的宮殿里,兒子藏在母親的胎里。 肺這個臟器叫做嬌臟,怕熱又怕冷。腎里有火,金就怕被火懲罰而不敢回去;腎里沒有火,水就冷,金也寒,也不敢回去。要么是喘脹,要么是咳嗽,要么是睡不著,要么是不想吃東西。這個時候想補土,母親來幫助兒子,喘脹就更厲害了。清瀉它,肺氣一天天減少,死期就快到了。只有收斂這一個辦法,好像有點道理,但是找不到門路,從哪里進去呢?肺是出氣的,腎是納氣的,肺是氣的主人,腎是氣的根本,凡是氣從肚臍下面逆著往上跑的,這是腎虛不能把氣收納回歸本原。不要只在肺上想辦法,要么加強水的主導,要么增加火的源頭,金就從水中生出來了。至于土,是跟著火寄生的,就應當跟著火來補。然而補火有很奇妙的道理,陽明胃土跟著少陰心火而生,所以補胃土就是補心火。而歸脾湯這個方子,又從火的外家來補,讓木生火,火生土。太陰脾土跟著少陽相火而生,所以補脾土就是補相火。而八味丸這個方子,符合水火既濟然后蒸煮腐熟的道理,就是這個道理。張仲景創(chuàng)立建中湯來健脾胃,木的特性是曲直,曲直產生酸,芍藥味酸是甲木;土的特性是稼穡,稼穡產生甘,甘草味甘是己土。酸和甘結合,甲和己化土。又加上肉桂,因為桂屬于龍火,讓它幫助化。張仲景立方的妙處就像這樣。又能看出木生土的意義,大家都認為木克土,都想砍伐它,不知道木氣是生長的氣,是陽氣,是元氣,是胃氣,是同一個東西不同的名字,怎么能砍伐呢?這就是李東垣《脾胃論》里用升麻柴胡來疏理木氣,反復詳細說的原因。 龍雷之火,沒有形狀但是有聲音,不燒草木,遇到雨反而燒得更旺,在季春出現,在季秋潛伏。探究龍雷出現的原因,是因為五月一陰產生,水底冷而天上熱,龍是陽性的東西,所以跟著陽氣上升。到了冬至一陽復生,所以龍也跟著陽氣潛伏下來,雷也不響了。 人的腎中的相火也是這樣。平時不能節(jié)制欲望,導致命門火衰,腎中陰氣太盛,龍火沒有藏身的地方,所以游走到上面不回來,因此上焦煩熱、咳嗽等癥狀就出現了。善于治病的人,用溫腎的藥順著它的特性把它引回原位,讓它像秋冬陽氣潛伏那樣,龍回到大海,這是正確的道理。可惜現在治療陰虛火衰的人,把黃柏、知母當作主藥,卻讓腎更寒,加速死亡,真的很可悲??!如果有陰虛火旺的人,這是腎水干枯而火太旺,應該補充水來匹配火,也不適合用苦寒的藥品來滅火。加強水的主導,來鎮(zhèn)壓陽光,說的就是這個。 坎代表水,是氣,小的像井,大的像海。兌和坤也代表水,小的像露水,大的像雨。一陽陷于二陰是坎,坎用水氣,在地下悄悄運行,是萬物接受生命的根本,所以說滋潤萬物的,沒有比水更厲害的。一陰向上穿透二陽是兌,兌用有形的水,普遍施加在萬物之上,是滋養(yǎng)生命的好處,所以說使萬物喜悅的,沒有比澤更明顯的。從這兩種水可以領悟治療火的方法了。 心火是有形狀的火;相火是沒有形狀的火。沒有形狀的火因為燥熱而津液干枯,用五行中有形狀的兌水來制約它,這是權宜之計。我們身體里有上池的水氣,是沒有形狀的,用沒有形狀的水,澆灌沒有形狀的火,是長久可行的方法。這就是真水真火,升降合適,就形成水火既濟了。 古今 9 個健腦補腦的中醫(yī)神方。 在中醫(yī)的浩瀚寶庫中,有九大神方為健腦補腦帶來神奇功效。以下是具體介紹: 一、孔圣枕中丹 組成:龜板 15 克、龍骨 15 克、遠志 10 克、菖蒲 10 克。 功效:此方可補腎寧心,益智安神。對于因心腎不交而導致的健忘失眠有顯著效果。其中龜板、龍骨可滋陰潛陽、益腎健骨,遠志安神益智,菖蒲開竅醒神,共同作用下,能為大腦提供滋養(yǎng),增強記憶力,改善睡眠質量,從而達到健腦補腦的目的。 二、地黃飲子 組成:熟干地黃 12 克、巴戟天 9 克、山茱萸 9 克、石斛 9 克、肉蓯蓉 9 克、附子 6 克、五味子 6 克、官桂 6 克、白茯苓 6 克、麥門冬 6 克、菖蒲 6 克、遠志 6 克。 功效:本方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適用于下元虛衰、痰濁上泛之癡呆。通過調節(jié)腎之陰陽,促進腦部氣血運行,改善腦部功能,同時菖蒲、遠志等藥物可開竅醒腦,對健腦補腦有積極作用。 三、安神補腦方 組成:酸棗仁 15 克、柏子仁 12 克、遠志 10 克、茯神 12 克、當歸 10 克、熟地 12 克。 功效:具有養(yǎng)心安神,補血健腦之效。針對心血不足、失眠健忘之人尤為適宜。酸棗仁、柏子仁養(yǎng)心安神,遠志益智,茯神寧心,當歸、熟地補血,共同為大腦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緩解焦慮,改善記憶力,達到健腦補腦的功效。 四、補腎健腦方 組成:熟地 15 克、山茱萸 12 克、山藥 12 克、枸杞子 12 克、菟絲子 12 克、杜仲 10 克、牛膝 10 克、鹿角膠 10 克。 功效:此方補腎益精,健腦益智。對于腎虛所致的記憶力減退、腰膝酸軟效果明顯。熟地、山茱萸、山藥等補腎之品,可增強腎臟功能,為大腦提供充足的精氣,從而提高大腦的活力和記憶力,實現健腦補腦。 五、益氣聰明方 組成:黃芪 15 克、人參 10 克、升麻 6 克、葛根 9 克、蔓荊子 9 克、芍藥 9 克、黃柏 6 克。 功效:可益氣升陽,聰耳明目。能改善因中氣不足引起的頭腦昏沉、耳鳴等癥狀,間接起到健腦作用。黃芪、人參等補氣之藥,提升人體正氣,促進腦部氣血循環(huán),使大腦更加清醒,聽力和視力也得以改善,為健腦補腦奠定基礎。 六、歸脾湯加減方 組成:黨參 15 克、白術 12 克、黃芪 15 克、當歸 10 克、炙甘草 6 克、茯神 12 克、遠志 10 克、酸棗仁 15 克、龍眼肉 10 克。 功效:有健脾養(yǎng)心,補血安神之效。有助于提高記憶力和思維能力,實現健腦補腦。黨參、白術、黃芪健脾益氣,當歸、龍眼肉補血,茯神、遠志、酸棗仁安神,共同作用下,可增強脾胃功能,為大腦提供充足的氣血,改善大腦的功能狀態(tài)。 七、六味地黃加味方 組成:熟地 15 克、山茱萸 12 克、山藥 12 克、牡丹皮 10 克、澤瀉 10 克、茯苓 10 克、石菖蒲 10 克。 功效:滋陰補腎,開竅醒腦。適用于腎陰不足所致的頭暈、健忘。熟地、山茱萸、山藥等滋陰補腎,石菖蒲開竅醒腦,可改善腎陰不足引起的腦部癥狀,提高大腦的認知能力和記憶力,起到健腦補腦的作用。 八、天麻鉤藤飲加減方 組成:天麻 10 克、鉤藤 12 克、石決明 15 克、梔子 9 克、黃芩 9 克、杜仲 10 克、桑寄生 12 克、牛膝 12 克、益母草 12 克、茯神 12 克。 功效:平肝熄風,清熱安神。對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眩暈、失眠有一定療效,間接起到健腦作用。通過平抑肝陽,清熱安神,改善腦部的血液循環(huán)和神經功能,緩解頭痛、眩暈等癥狀,為大腦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促進大腦的健康發(fā)展。 九、健腦通絡方 組成:丹參 15 克、川芎 10 克、桃仁 10 克、紅花 10 克、地龍 10 克、天麻 10 克、石菖蒲 10 克。 功效:活血化瘀,通竅健腦。對瘀血阻絡引起的腦部供血不足、記憶力下降有一定幫助。丹參、川芎等活血化瘀之藥,可改善腦部的血液循環(huán),增加腦部的血液供應,天麻、石菖蒲通竅醒腦,共同作用下,提高大腦的功能,實現健腦補腦。 需注意,中藥方劑的使用應在中醫(yī)師的辨證指導下進行,劑量可根據個體情況適當調整。 最后,希望朋友們再關注《杏仁弦道》及《華康中醫(yī)館》兩個公眾號,里面的內容同樣精彩! 版|權|聲|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