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成立于1956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1961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所轄五處革命舊址──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賀龍指揮部舊址、葉挺指揮部舊址、朱德軍官教育團舊址和朱德南昌舊居
)。
2024年5月17日-21日,作為一名老紅軍后代,愛好攝影的退休老公安“洪哥警影”本人,由部隊轉(zhuǎn)業(yè)湖南高速公路某單位退休不久的妻弟全程陪同,從湖南長沙乘坐特快相繼到井岡山、南昌紅色旅游并拍片。
5月20日-21日,我倆在南昌城區(qū)包的士車參觀了南昌起義紀念館(此次南昌紅色旅游的重點拍攝項目)、游覽了南昌八一廣場、南昌建軍廣場群雕、人民海軍南昌號驅(qū)逐艦、古典名樓滕王閣、秋水廣場噴泉表演等,專題編發(fā)6期南昌一行美篇見聞圖集。
本帖編發(fā)的是:"洪哥警影"本人在妻弟陪同下,參觀南昌起義紀念館.建軍歷程展覽時,手持
D810+VR24-70拍攝的110多幅組照美篇(上部分);其圖片注解文字資料摘編自百度等網(wǎng)絡(luò)資料。
值得特別提到:本人仔細參觀、較全拍攝南昌起義紀念館的過程,尤其是檢索、摘編所拍組照的文字說明的美篇編帖過程,更是自己系統(tǒng)重溫、學習南昌起義紅色歷史的理解消化過程,對于提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想境界,具有極為重要的史料價值和史實啟迪。

起義總指揮部,原南昌江西大旅社
八一起義舊址原是江西大旅行社,建成1924年,是一座灰色五層大樓,共有起義領(lǐng) 導
人會議禮堂、軍事參謀團辦公室、警衛(wèi)連住房等96個房間。舊址門首懸掛陳毅手書“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鎏金橫匾,大樓二、三層,已辟為4個陳列室和一個題詞紀念室,以3800余件的歷史文獻、圖表、照片、文物、油畫、雕塑等展品和全息投影與VR動畫,生動地再現(xiàn)了南昌起義的光輝歷史篇章。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
地理位置: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qū)中山路中段380號
占地面積:5903平方米
開放時間: 9:00--17:00
景點級別: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門票: 微信預約,免費參觀
博物館級別: 國家一級博物館 副處級

雕塑:南昌起義領(lǐng)導者——劉伯承、葉挺、周恩來、賀龍、朱德(從左至右)

雕塑:南昌起義領(lǐng)導者——周恩來、賀龍

雕塑:南昌起義領(lǐng)導者——劉伯承、葉挺雕像

紀念館正廳“打響第一槍”主題雕塑

紀念館正廳“打響第一槍”戰(zhàn)斗群雕

紀念館正廳“打響第一槍”主題雕塑
南昌八一武裝起義是中國共產(chǎn)黨為反擊國民 黨 反動 派屠
殺共產(chǎn)黨人和工農(nóng)群眾,挽救革命,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省城南昌發(fā)動的武裝起義。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 黨 反
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領(lǐng)導武裝斗爭和創(chuàng)建革命軍隊的開始,保存下來的起義部隊成為工農(nóng)紅軍的骨干之一。
1933年7月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自是年起,每年8月1日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成立紀念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jié)。

石雕:凌晨二時,打響第一槍
1927年8月1日凌晨2點,隨著一聲槍響,震驚中外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共前
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起義總指揮賀龍、前敵總指揮葉挺、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團長朱德、軍事參謀團參謀長劉伯承率領(lǐng)起義軍兩萬余人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
黨反
動派的第一槍,它宣告了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領(lǐng)導革命武裝斗爭的開始和人民軍隊的誕生。為紀念這一偉大事件,1956年,人民政府建立了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館址就設(shè)在當時的總指揮部舊址內(nèi)。

【紀念館陳展主要內(nèi)容】分為
艱難中奮起、偉大的決策、打響第一槍、南下廣東、轉(zhuǎn)戰(zhàn)上井岡、群星耀中華六部分。
“南昌起義陳列”榮獲中國博物館陳展界最高獎——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 黨
反動統(tǒng)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地創(chuàng)造革命軍隊和領(lǐng)導革命戰(zhàn)爭的開始,是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南昌起義與之后的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作為最為重要的三次起義,極大地擴大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影響力,掀起了一波反 抗國民 黨 獨 裁
統(tǒng)治的革命浪潮。

第一部分《艱難中奮起》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 介石、汪 精衛(wèi)先后在南京和武漢發(fā)動"清
共"后,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決定利用共產(chǎn)黨掌握和影響下的國民革命軍在南昌舉行起義,并指派周恩來為起義領(lǐng)導機關(guān)前 敵
委員會書記。

中共中央指定周恩來、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組成中共前 敵委員會
,以周恩來為書記,前往南昌領(lǐng)導這次起義。

北伐進軍形勢圖

雕塑:工農(nóng)革命先鋒

國民 黨 右 派 全國大 屠 殺
統(tǒng)計表
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被國民黨右 派 殺
害的共產(chǎn)黨員活動革命群眾31萬多人,其中國共產(chǎn)黨員2.6萬多人。

毛澤東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在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漢口“八七”會議上,結(jié)合中國當時國情提出“槍桿子里出政權(quán)”
著名論斷。即中國內(nèi)部沒有民主,只能以革命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這是由中國當時國情特點決定的。

第二部分《偉大的決策》
大革命失敗的慘 痛 教
訓,使中國共產(chǎn)黨深刻認識到開展武裝斗爭。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的極端重要性。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在極端
危急的情況下,審時度勢,將黨所掌握和影響的部隊向南昌集中,決定“在南昌舉行暴 動“。

油畫《決策“南昌 暴
動”》

南昌起義前中共掌握和影響的兵力概況表
預定參加起義的部隊有
:
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的二十軍、十一軍二十四師和十師一部、四軍二十五師兩個團,第五方面軍的三軍軍官教育團一部和南昌市警察武裝,共兩萬余人。起義原定7月30日夜發(fā)動,后因張
國燾的阻撓而延期。

7月27日,周恩來等到達南昌,組成前敵委員會,領(lǐng)導加緊進行起義的準備工作。中共前委決定趕在援兵到來之前,于8月1日舉行起義。

起義部隊發(fā)報機(復制品)

油畫《九江甘棠湖小船會議》
1927年7月25日,賀龍、葉劍英、葉挺等在九江甘棠湖租一艘小船,以游玩的形式在船上討論決定,賀龍與葉挺不上山開會,他們的20軍和24師脫離張發(fā)奎的管控,向南昌進發(fā),從而對起義起到了最重要的實質(zhì)性作用。

起義部隊 軍號

中華民國
江西教育廳對朱汾姬的委任狀

國民革命軍第五方面軍對熊漢瑚的委任狀

國民革命軍徽章

起義部隊 電話機

起義部隊向南昌集結(jié)示意圖
從1927年7月25日起,第11、第20軍分別在葉挺、賀龍指揮下,陸續(xù)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

1927年7月下旬,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女生隊30余,名學員參加南昌起義,成為人民軍隊第一批女兵(合影)。下方:南昌起義女兵胡塘秀、譚勤先、楊慶蘭、王鳴睪。

南昌起義女兵捐獻的花瓶


油畫《起義集結(jié)》

第三部分《打響第一槍》
1927年8月1日凌晨2時,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指揮各路起義軍向駐守南昌的國民黨軍隊發(fā)動進攻,經(jīng)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zhàn),占領(lǐng)了全城。旋因敵以重兵進攻南昌,中共前委決議依中央原定方針轉(zhuǎn)兵廣東,相機奪取廣州,再次北伐。

模型:起義總指揮部,原南昌江西大旅社

油畫《周恩來與賀龍會見》
八月一日上午,在南昌舉行了國民黨中央委員、各省區(qū)特別市和海外各黨部代表聯(lián)席會議,通過了《中央委員宣言》,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同時對起義部隊進行了整編,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以賀龍兼代總指揮。
南昌八一起義戰(zhàn)果統(tǒng)計表
8月1日2時,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戰(zhàn)計劃,第20軍第1、第2師向舊藩臺衙門、大士院街、牛行車站等處守軍發(fā)起進攻;第11軍第24師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營房、百花洲等處守軍發(fā)起進攻。
激戰(zhàn)至拂曉,全殲守軍3000余人,繳獲各種槍5000余支(挺),子彈70余萬發(fā),大炮數(shù)門。
南昌八一起義部隊序列表
革命委員會任命吳玉章為秘書長,任命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等組成參謀團,作為軍事指揮機關(guān),劉伯承為參謀團參謀長,郭沫若為總政治部主任,決定起義軍仍沿用國民
革命 軍第二方面軍番號,賀龍兼代方面軍總指揮,葉挺兼代方面軍前敵總指揮。
所屬第11軍(轄第24、第25、第10師),葉挺任軍長、聶榮臻任黨代表;第20軍(轄第1、第2師),賀龍任軍長、廖乾吾任黨代表;第9軍,朱德任副軍長、朱克靖任黨代表。全軍共2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