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正月初四, 北洋政府派出一支軍隊, 包圍了山東曲阜的孔府內(nèi)的產(chǎn)房。 山東省的省長屈映光與顏、曾、孟三家的奉祀官同時在場, 孔家更是出動到近支十二房的長輩, 到前堂西廂靜坐。 什么人生孩子,搞出如此大陣仗? 山東曲阜 前一年,孔子第七十六世孫, 三十代衍圣公孔令貽在在北京去世。 擁有一妻三妾的他, 生前只有兩個女兒,無子。 本來已經(jīng)商量好,在族中過繼嗣子繼承, 恰好側(cè)室王寶翠又一次懷孕了。 但孔令貽得了急病而亡, 至死不知王氏肚中是男是女。 北洋政府、孔家族人到場監(jiān)產(chǎn), 是為了防止王氏的孩子被調(diào)包。 虧得孔令貽一支命不該絕, 難產(chǎn)過后,王寶翠生下一個健康的男嬰, 闔府上下興奮不已。 這個名叫孔德成的嬰兒, 出生一百日后被總統(tǒng)徐世昌下令襲封爵位, 成為第31代衍圣公,即末代衍圣公。 年幼的孔德成與他的警衛(wèi)班 孔子這位“教書匠”大牛, 后人傳至七十多代, 成為世界上延續(xù)、世襲時間最長的貴族家族,嫡長一脈更可說是生榮死哀, 這也是他未曾料到的。 孔德成之后,不復(fù)再有“衍圣公”。 但是曲阜的“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傳承了孔夫子的家風(fēng)家脈, 依舊吸引世界各地華人前往朝圣, 也讓這座山東小城承載了歷史的厚重與滄桑。 1.孔廟:萬世師表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顏回請教老師, 什么是仁? 孔子回答道:“克己復(fù)禮為仁?!?/p> 顏回又問,具體做法有哪些呢? 孔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回恍然大悟,說: “我雖然不夠聰明,但一定會努力做到。” 孔子雕像 “三孔”的濫觴,由禮的核心——孔廟開始。 孔廟是由魯哀公在孔子去世后, 將他的故居改建而成, 歷史可以追溯到孔子逝世的第二年, 即魯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 漢高祖劉邦經(jīng)過山東時, 以太牢(整牛、整羊、整豬)祭拜了孔子, 開展了帝王祭孔的先例,并封孔子九世孫孔騰為“奉祀君”。 此后,每一代的帝王對給孔子加謚封號, 擴(kuò)建廟宇,孔廟越來越受到重視。 直至唐太宗的時候, 下令各州縣都要“復(fù)刻”曲阜這個“原版”, 促進(jìn)地方的儒家教化。 經(jīng)過歷代的建設(shè), 曲阜孔廟與南京夫子廟、北京孔廟、吉林文廟并稱為中國四大文廟。 曲阜的“原版”孔廟, 經(jīng)過多次修葺以后, 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樣子, 前后九進(jìn)院落, 廟內(nèi)有殿堂、壇閣和門坊等460多間, 已歷經(jīng)近2500年歷史。 在孔廟留存下來的層層疊進(jìn)的大門, 便是歷代大修孔廟的活證據(jù)。 能夠看出,孔廟的規(guī)模一代比一代大。 圣時門內(nèi)是宏道門,是明代的大門; 再往里頭的大中門,是宋代的大門。 這些門都依照紅漆黃釘?shù)幕始乙?guī)格,氣派非常。 曲阜孔廟圣時門 今天的曲阜城,也并非古代的曲阜城。 原來的曲阜縣城為宋仙源縣(今城東舊縣村), 孔廟外的大門“萬仞宮墻”的位置, 原是曲阜城的正南門。 明正德六年(1511年), 孔廟被農(nóng)民起義軍破壞, 明武宗下令以孔廟、孔府為中心,修建曲阜城墻,今天曲阜的格局才得以形成。 曲阜孔廟正門城墻 曲阜孔廟,占地面積達(dá)15萬平方米, 是和北京故宮、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并稱的三大古建筑群,包含一百多座建筑。 前三進(jìn)是引導(dǎo)性庭院, 第四進(jìn)以后,才是孔廟祭祀活動的主要場所大成殿。 大成殿為全廟最高建筑,主殿高24.8米, 在宋崇寧三年(1104)取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而建,現(xiàn)存的建筑物為雍正年間重建。 曲阜孔廟大成殿,為我國祀孔廟堂中建造年代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與北京故宮太和殿齊名。 廟內(nèi)除了大片古樹,還有1500余塊碑刻, 內(nèi)容主要是廟記、祭文等, 富有歷史和藝術(shù)價值。 在大大小小的珍貴碑刻之外, 孔廟最吸引人眼球的,便是那十根深浮雕盤龍石柱。 使用龍的裝飾物,本是天子的“專利”。 皇帝到孔廟祭祀的時候, 這十根龍柱都得用黃布包起來。 生前的孔子并非王侯, 死后卻被后世帝皇追封為“大成至圣文宣王”,廟內(nèi)甚至還能雕刻龍柱。 曲阜孔廟中的龍柱,彰顯孔子家族的特殊 儒家學(xué)說在歷史上并非一直受到推崇。 秦始皇時期,孔子第九代孫孔鮒 就看不慣秦始皇“燔滅文章”的政策, 萌生了“秦非吾友”,走為上計的想法。 孤身逃跑不是難事, 但《論語》、《孝經(jīng)》、《尚書》等傳家書簡該如何處置? 孔鮒靈機一動,把典籍放置在故宅壁中,用墻封閉。 他舍棄少傅不干,遷入嵩山隱居授徒。 爾后,他加入陳勝的反秦起義, 為革命獻(xiàn)身,卒于陳(今河南淮陽)地。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 魯恭王為了擴(kuò)建宮室,拆毀孔子故居講壇的時候, 相傳忽然有金石絲竹之聲傳出, 遂發(fā)現(xiàn)了這批戰(zhàn)國的大篆簡策。 經(jīng)過秦朝一番“洗刷”, 儒家傳承幾乎到了生死存亡之際, 魯壁古文鈔本的出現(xiàn)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孔子十一代孫孔安國將這批書簡獻(xiàn)上朝廷。 藏書的墻壁早已不存, 明代人為了紀(jì)念, 就另立了一碑,稱為“魯壁”。 特別之處在于,魯壁的“壁”字上多一點, 這寓意著此處的珍貴藏書, 一直提醒著前來祭祀的儒家繼承人, 儒家傳承之艱難。 曲阜孔廟 2.孔府:天下第一家 孔子有一次到廟堂參觀, 看到一個傾斜易覆的器皿。 他說:“我聽說,這叫宥坐之器, 虛則傾,中則正,滿則覆,人們常把它放在自己的座右。” 弟子們往這一器物中注水,果然如孔子所說, 水滿了,它就傾覆了。 孔子嘆道,這世上哪有滿而不覆的道理呢? 孔子后來被歷代帝皇所推崇, 但早期的孔子后人, 歷任曲阜縣令,孔子祭祀官職, 還未躋身“貴族”之列。 直到唐開元二十年(734年), 唐玄宗封孔子嫡長孫為文宣公。 而今日我們熟知的“衍圣公”, 起自北宋仁宗在至和二年(1055年) 對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宗愿的封賞。 只是宋代的衍圣公, 只相等于八品的芝麻綠豆官。 孔府真正的尊貴地位, 其實始于明代皇帝將衍圣公升為一品, “班列文官之首”。 曲阜孔府 早期的孔府,依附于孔廟, 到明代時才府廟分立。 住在位于孔廟東側(cè)孔府的, 只有嫡系衍圣公一支, 其他兄弟都要搬到孔府外的“十二府”居住。 說是“十二府”,卻并不是真的有十二個, 按照族里大排行修建的實質(zhì)只有九個。 孔府是中國除了皇家居所以外最大的府第。 大門的正上方, 懸掛著明代權(quán)臣嚴(yán)嵩手書的“圣府”匾額。 據(jù)孔府后人回憶, 族里長輩說當(dāng)初嚴(yán)嵩的女兒(有說是孫女) 嫁為六十四代衍圣公孔尚賢的夫人, 衍圣公怕她犯思鄉(xiāng)病, 便蓋了仿照嚴(yán)嵩府邸式樣的南五府, 而且,孔府內(nèi)不許唱《打嚴(yán)嵩》之類的戲。 曲阜孔府的“圣府”匾額 占地約110畝的孔府, 在明、清兩朝經(jīng)過多次的重修擴(kuò)建, 才有了今日我們見到的規(guī)模。 府內(nèi)有樓、堂、房屋480多間, 單純計算建筑面積,也高達(dá)12470平方米。 跨入孔府進(jìn)入二門, 有一座重光門, 名字源于弘治十六年(1503年)御賜的“恩賜重光”匾。 只有大典、皇帝親臨、宣讀圣旨等情況, 重光門才會開啟,所以又稱“儀門”。 這樣的門,按禮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建造,一般的官宦府邸都沒有資格。 孔府的規(guī)制, 與其他的古代王公的衙署府第相同, 都遵從“前堂后寢”的制度, 集官衙、宅院、家廟為一體的建筑群。 孔府大堂是辦公場所, 衍圣公不僅在此決策轄區(qū)事務(wù), 也會處理孔府內(nèi)部的家族事務(wù)。 會見四品以上的官員的話, 則會在隱秘性更強的后廳。 正如孔子所說,滿則覆。 孔子家族作為道統(tǒng)的象征備受推崇, 在亂世中卻往往顛沛流離。 靖康之變后,1128年, 孔子第48代嫡孫“衍圣公”孔端友帶著族人, 從曲阜南下, 跟隨宋室一起南遷到了浙江衢州。 第二年(1129年), 宋高宗御批孔端友在衢州興建孔府、孔廟, 這是孔氏南宗的開端。 曲阜孔府的文化地位容易被人利用。 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 1937年12月,曲阜淪陷之際, 蔣介石特地派出軍隊, 連夜保護(hù)當(dāng)時已經(jīng)17歲的孔德成逃離曲阜。 孔德成離開孔府僅僅兩個小時后, 日軍攻占曲阜孔府。 孔德成的堂弟、同為孔子77代裔孫的孔德墉后來說起此事: “若孔德成落入日本人之手,后果不堪設(shè)想。 起碼會把他綁架至日本,供奉成有名無實的'偽圣人’。” 日本人的野心沒有得逞, 但他們深受中華文化影響, 保持著尊孔傳統(tǒng)。 對于如何對待作為中華文明象征的曲阜“三孔”,早在日軍進(jìn)占曲阜之前, 日本東京大學(xué)教授高田真治就上書日本軍部說: “山東作戰(zhàn),如破壞曲阜古跡, 日本將負(fù)破壞世界文化遺跡的責(zé)任?!?/p> 日本軍隊尊重其建議,入城后不敢貿(mào)然闖入三孔。 →請橫屏觀看:航拍曲阜三孔 3.孔林:萬古衣冠拜素王 飽讀詩書的孔子,對于風(fēng)水也頗有講究。 早在生前,他已經(jīng)根據(jù)《周易》 為自己選好了墓地地點。 據(jù)說他跑東跑西,歷經(jīng)多時, 才選定了魯國城北的泗水河南邊的一塊地。 子路提出疑問,這地方好是好,但前面還缺條河呀。 老師孔子露出迷之微笑,讓他不用擔(dān)心,“自有秦人來挑河”的。 曲阜孔林洙水河 兩百多年后,秦始皇坑殺儒生, 有人建議,滅儒先滅孔墓風(fēng)水, 孔子墓前沒有河,您給他挖一條吧。 秦始皇大手一揮, 孔子墓前便多了一條河出來, 這就是洙水河的來歷。 實際上, 這只是千千萬萬個孔子傳說中的其中一個。 洙水河的年紀(jì)比孔子大多了, 原是魯國在周朝興建的護(hù)城人工河。 孔子是有意把林地選在泗水、洙水之間。 至于“孔子墓前水倒流”的傳說, 也是曲阜地勢東高西低造成的, 并不是什么靈異現(xiàn)象。 曲阜孔林大門牌坊 孔林,被稱為實際上延續(xù)時間最長、 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 兩千多年來,經(jīng)過七十多代人的繁衍, 孔林現(xiàn)在占地近200萬平方米, 里面有10萬多座墳冢, 無數(shù)名孔子后裔長眠于此。 弘治年間,六十一代衍圣公重修擴(kuò)建, 基本奠定了孔林的格局。 今天讓人為之驚嘆的, 長1.5公里,寬44米的悠長神道, 是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最后一次大擴(kuò)建時建成。 到清代,孔林已經(jīng)成為中國最大的人工園林。 曲阜孔林 雖說孔林是圣人后代的墳?zāi)沽值兀?/p> 但也阻止不了老百姓偷砍林內(nèi)樹木, 或者偷拿墳冢值錢植物。 故而衍圣公府對孔林進(jìn)行嚴(yán)格的管理。 以清代為例,孔林有十六名“林戶”, 世代住在林子里,負(fù)責(zé)看守墓地和財物。 如今,孔子的家族墓地, 已成了旅客游覽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 孔老夫子也不再高坐于神壇之上, 而是真正走向了老百姓。 三孔在山東小城, 迎接著前來尋訪儒家蹤跡的八方來客。 曲阜孔林 4.曲阜:千年禮樂歸東魯 孔子仍受尊崇,曲阜三孔至今猶在, 這并不是因為其過去神圣的內(nèi)涵。 真正值得紀(jì)念的, 是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 “為政以德”的治國之道、 “見利思義”的富民思想、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的道德學(xué)說。 因此,孔子才能成為中國人的精神符號, 三孔才能在兩千多年中巋然不動。 孔子生前曾“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在曲阜設(shè)壇講學(xué),著書立說。 如今的曲阜, 只是山東省西南部的一個縣級市, 隸屬濟(jì)寧市, 卻在歷經(jīng)兩千多年漫長的歷史后, 成為世人尊崇的世界三大圣城之一(另外兩個為耶路撒冷、麥加)。 世界三大圣城:曲阜、耶路撒冷(右)、麥加(左下) 曲阜因孔子名揚天下, 當(dāng)?shù)乜仔杖丝谡剂?/5。 說起山東,一定不會忘了曲阜, 這里是商殷故國、周漢魯都、孔孟之鄉(xiāng), 去曲阜,也只有游覽了三孔,才不虛此行。 除了規(guī)模宏大的三孔, 曲阜還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xì)”的孔府菜, 這是魯菜的一個分支,無論是宴席菜, 還是家常菜,都有悠久歷史, “孔府一品鍋”、“神仙鴨子”等名菜背后都有歷史典故。 曲阜還有世界上最隆重的祭孔典禮, 遵從祭以三牲、禮行三獻(xiàn)、舞從八佾的傳統(tǒng)習(xí)俗。 魯菜特色之一:孔府菜,每道菜都有寓意 曲阜,乃至山東, 是當(dāng)之無愧的“東方圣地”。 1919年,一戰(zhàn)后的巴黎和會上, 中國山東問題懸而未決, 列強有意在此重新劃分勢力。 顧維鈞代表中國政府據(jù)理力爭, 堅決地向列強說“不”。 他說,山東是孔子和孟子的誕生地, 對中國人而言,這是一塊圣地, 全中國人的目光都聚焦于山東省。 這就是曲阜與“三孔”, 乃至山東的文化意義, 其代表著一個民族共同的記憶。 孔德成在孔府 自晚清起, 衍圣公家嫡系皆枝葉不繁。 如孔令貽、孔德成,皆是獨子。 在孔德成之后,“衍圣公”這個封號廢除, 而這位末代衍圣公在亂世中漂洋過海, 到了臺灣,從此再沒有回過大陸。 2008年,孔德成在臺灣去世, 并安葬于當(dāng)?shù)亍?/p> 孔德成的堂弟、世界孔子后裔宗親聯(lián)誼總會會長孔德墉表示: “我們的愿望是他能夠落葉歸根, 葬在曲阜的祖塋孔林內(nèi)。 這里一直給他預(yù)留著墓地?!?/p> 葉落歸根,終會回到共同的家園。 儒家思想經(jīng)過兩千多年的傳承,影響深遠(yuǎn), 而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 都沒有像這樣數(shù)千年不曾斷絕的文化傳承。 相同的文化, 帶給一個民族無比強大的凝聚力, 在災(zāi)難面前, 就表現(xiàn)為眾志成城的家國情懷, 與“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英勇逆行。 在泱泱中華廣袤的土地上, 還有無數(shù)如三孔一樣的遺跡。 滿天星斗,匯成了一條文明的長河。 我們,豈能相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