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有區(qū)區(qū)史筆存”(梁溪非遺項目)留青竹刻 【月旦青眼/周口任建明評】
面出宋代岳珂《讀劉琨傳》:“古為萬事無真實,賴有區(qū)區(qū)史筆存。士雅聞雞偶同被,至今起舞說劉琨?!惫磐駚淼臍v史,為親者隱、為尊者諱、為既得利益的統(tǒng)治者既隱且諱。但也不乏秉筆直書、剛正不阿的史官,面對權(quán)勢和屠刀,他們寧可殺身成仁也不肯歪曲史實的獻身精神,幾千年來一直像燈塔一樣,指引著后人們勇敢地去探索、追求、堅持真理。為追求一部“通古今之變”的信史,司馬遷就極刑而無慍色;“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也一直成為史家秉筆直書的典范。
古代無紙,刻竹成簡而書??厩嘀癯鏊绾?,故稱竹簡為汗青,借指史冊。本謎采用正宗的會意手法成謎。成謎時“青竹”連讀,解謎為“留下用青竹簡鐫刻的史書”,從而與謎面扣合。“留”字的運用靈活飛動,增添了動感;“竹刻”原為名詞,“刻”字動用,如雕刻家手下的刻刀,給人留下深深的印跡。
縱觀整條謎作,成句掛面,有理有據(jù),傳統(tǒng)技藝為底,底面貫串自然?!扒嘀瘛边B讀轉(zhuǎn)義,“留刻”動用生情。串底意脈貫通,會意章法井然。有秉筆直書,留取丹心照汗青之正氣;無阿諛逢迎,但求隱諱著歪史之曲筆。賞此作靈香滿腹,讀斯謎浩氣填胸。(2021年無錫第二屆長三角地區(qū)暨運河城市燈謎邀請賽梁溪專題燈謎評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