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庵(1880-1960),原名禔、壽祺,字維季,號福庵,浙江杭州人,是民國時期的著名書法家。他的篆、隸、楷均渾穆恬靜,篆書尤為出色。他設立了西泠印社,篆刻藝術融合了皖、浙兩派之長,布局喜勻稱平穩(wěn),氣韻淳樸茂密。他主張刻印需從謹嚴規(guī)矩入手,才可放而不狂怪,對推動近現(xiàn)代印學有極大貢獻。 王福庵的篆書作品以渾穆恬靜著稱,線條圓潤,結體勻稱,點畫一絲不茍,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他的篆書風格融合了傳統(tǒng)篆書的古樸與現(xiàn)代審美的精致,展現(xiàn)出獨特的藝術魅力。特別是在篆書領域,他以“玉筯篆”聞名于世,這種篆書風格線條流暢而有力,結體嚴謹而不失靈動,給人以美的享受。右:秋菊花盛正鮮艷,含露潤澤采花英。菊泡酒中味更美,避俗之情更深濃。一揮而盡杯中酒,再執(zhí)酒壺注杯中。日落眾生皆息止,歸鳥向林歡快鳴??v情歡歌東窗下,姑且逍遙度此生。鈐?。?/span>書貴瘦梗方通神(朱) 福廠六十后所書(朱) 古杭(朱) 左:王在吳,格吳大廟。公族釐入佑師酉立中廷。王呼史墻冊命:“師酉,嗣乃祖嫡官邑人、虎臣、西門夷、夷、 秦夷、京夷、身夷、薪。賜汝赤巿。鈐?。?/span>王禔私印(白) 福廠六十后所書(朱) 古杭(朱)
《飲酒·其七》【作者】 陶淵明 【朝代】魏晉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陶淵明《飲酒》詩,注重筆墨的流暢與意境的傳達,通過篆書的形式,將陶淵明詩歌中的清新自然、淡泊名利的精神內涵融入筆端,使書法作品呈現(xiàn)出一種超脫世俗、寧靜致遠的藝術效果。在筆法上,運用較為圓潤、柔和的線條來表現(xiàn)詩歌的韻味,同時注重筆畫的起承轉合,使每一筆都充滿生命力。結構布局上,根據詩歌的內容和節(jié)奏來調整字體的大小和間距,使整幅作品既和諧統(tǒng)一又富有變化。酉簋銘文作為西周時期的青銅器銘文,具有濃厚的歷史感和古樸的韻味。王福庵在篆書師酉簋銘文時,盡量保持其原始風貌,通過篆書的形式再現(xiàn)其歷史價值和藝術魅力。在筆法上,更加注重對古文字的準確書寫和整體布局的嚴謹性,力求還原銘文的原始面貌。運用篆書中的“藏鋒”技法,使筆畫起收含蓄、不露鋒芒,以符合銘文古樸、厚重的風格特點。在結構布局上,他會嚴格按照銘文的原始格式進行書寫,注重字與字之間的呼應和整體的協(xié)調性。王福庵在篆書陶淵明飲酒詩與師酉簋銘文兩幅作品時,運用了不同的筆法風格來展現(xiàn)各自的藝術特色和歷史價值。這不僅體現(xiàn)了他深厚的書法功底和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在篆書藝術領域的獨特造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