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咱們針對許多人新冠后,心虛、心悸的情況,粗粗分析了一下心陽虛、心氣虛、心血虛的區(qū)別、以及對癥的中藥調理方向。當時留了個小尾巴,因為篇幅有限,只講了虛癥對心臟的影響,其實實際臨床,個體情況復雜多變,還有實證沒和大家聊聊。實證怎么說呢?最常見的就是痰濕、淤血,都會影響心臟血脈,引起心悸、心臟病,運氣不好的,一個普通小感冒病毒,也會要了你心臟的小命,又或者留下個心肌炎的后遺癥。實證的范疇就太廣了,今天筆者就先重點說一個吧,那就是濕氣重,水濕凌心! 水氣凌心之人,除了心悸無力、心悸氣短、心中悸動不安之外,因為水氣影響了心臟,胸部還會有悶塞不舒、滿脹感,奇怪的是,這種人由于水氣對氣機的阻滯,體內有水、但是不能正常疏布到位,所以,雖然嘴巴感覺干渴,但飲水不多、甚至不想飲水。。。其他的,如果水氣影響到胃,還會惡心、嘔吐,影響到膀胱,還會小便不利、排尿不暢,嘴角流哈喇子,到一定程度,還會浮腫,尤其是下肢。這類人,舌頭伸出來一看,往往是淡胖苔白滑膩的,脈象也是偏弦滑的,多主痰飲、水氣等實邪內停,如果脈氣再無力一點,那說明心臟也有了虛癥。這種水氣凌心,你說純粹的實證有么?肯定有的,但實際上,往往是虛實結合,一開始有了脾虛,導致濕氣不除,慢慢的就阻滯影響心臟血脈,最后淤積成實,成就了虛實結合的復雜難調局面。這種毛病一般要溫陽利水為主,比如著名的小方苓桂術甘湯,就桂枝、茯苓、白術、甘草,這么小的方子,能用桂枝強心陽,甘草白術補脾氣,茯苓利水,還就真能治好一些水氣凌心的輕癥呢。其他的方子,比如真武湯、甚至金匱腎氣丸等等,也多少會有點效果。筆者記得一個小醫(yī)案,講的一位中年人,心悸、心律失常,下肢水腫,一按一個凹坑,中醫(yī)感覺其有點房顫,為了進一步確診、謹慎起見,讓她上二樓去做個心電圖。帶患者上樓時,發(fā)現(xiàn)她走的特別慢,一回頭,發(fā)現(xiàn)她氣喘吁吁、兩手捂著按著心口,瞬間,這位醫(yī)者想起醫(yī)圣當年留下的小方桂枝甘草湯:發(fā)汗過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這不就是典型的心陽虛,雙手要按著心臟才能舒服點嗎?醫(yī)圣的描述實在太形象、太惟妙惟肖了,于是以桂枝甘草湯(桂枝、甘草)打底,又因為有浮腫水氣,又加上了茯苓、白術,不正是形成了苓桂術甘湯的結構?病人一周就癥狀明顯改善,后來又加減真武湯等堅持調理,很快就沒癥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