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末代君主,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煜是個失敗的皇帝,是個被皇位耽誤的藝術(shù)家,他精通詩書音畫,其中以詞的成就最高,他的詞繼承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tǒng),對后世詞壇影響很深。下面跟趣歷史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李煜的故事吧。 北宋開寶九年(976年)正月,南唐后主李煜被押送到京城汴梁,宋太祖封他為違命侯。李煜的命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結(jié)束了高高在上的、悠游自在的帝王生涯,開始了作為囚徒的屈辱日子。 從被軟禁到逝世,其實只有短短的三年,但在李煜心中,卻有著無窮無盡的痛苦。在喝下毒酒臨終的時刻,我們不知道,他會不會感到一點欣慰,因為痛苦終于可以結(jié)束了。 囚徒的生活摧殘、折磨著李煜的身心,但在我看來,卻也正是這段苦難的日子成就了李煜。他流傳后世的名作,那些藝術(shù)成就最高的佳品,大都是在這短短三年之內(nèi)所作。是啊,“文章憎命達(dá)”,如果沒有這三年,他和孟昶、陳叔寶又會有什么不同,他又怎會被后人稱為“千古詞帝”? 李煜在汴京的住處,史籍記載,“一老卒守門”,他不能隨便出去,也不能隨意和別人接觸。他失去的不僅是自由,更是尊嚴(yán),他只剩了寂寞和痛苦。他曾給舊時宮女慶奴寫信說:“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p> 寂寞的時光,只有庭院,只有小樓,只有梧桐,只有明月;孤獨的詞人,只能登高,只能望遠(yuǎn),只能醉酒,只能思念。 無論是簾內(nèi)枯坐,還是憑欄遠(yuǎn)望,越是寂寞,就越是思念。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在這首《相見歡》里,人寂寞,月寂寞,梧桐也寂寞,只有“離愁”纏繞在心頭,理不清,剪不斷。 這“離愁”,是對故國的思念,是對昔日生活的思念。故國是再也見不到了,回憶往事,又有何用?只能增加心底的悲涼吧。且看這首《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fēng)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 秋日庭院,苔蘚滿階?!敖K日誰來”,會有古人來訪嗎?哪怕是來說上兩句話也是好的啊。他的已經(jīng)蒙受宋朝恩澤的弟弟李從善沒有來,他過去的寵臣,現(xiàn)在也在宋朝做了大官的張洎也沒有來。當(dāng)然,他們都有不得已的理由。 無邊的寂寞,無盡的痛苦,只有借醉酒來消除。北宋劉斧在《翰府名談》里記載,李煜在囚禁期間,“務(wù)長夜之飲,內(nèi)日給酒三石”,宋太祖甚至怕他醉酒而死,就不再給他供酒。李煜上表說:“不然,何計使之度日?”趙匡胤想想也有道理,讓他如何打發(fā)時間呢,還是恢復(fù)供酒吧。 醉后就可以進(jìn)入夢鄉(xiāng),夢鄉(xiāng),就是最好的去處: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在這首《浪淘沙》里,李煜沉入了夢鄉(xiāng),他忘記了痛苦和寂寞,又回到了往昔快樂的金陵歲月。哪怕只是“一晌貪歡”,他也沉溺在其中,不愿醒來??墒?,夢總是要醒的。夢醒了,他就不再是金陵的主人,而是一個汴京的“客”。這“客”,不僅要寄人籬下,還要忍氣吞聲,甚至是在妻子小周后被辱的時刻。 他還是醒來了,只能退而求其次,他告誡自己“莫憑欄”,南唐的那三千里江山,雖說是在人間,可對他來說,和在“天上”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看著院里的花朵在風(fēng)雨之中凋落,這不就像是自己的命運嗎?花瓣落了一地,那一點點晶瑩的水滴就是她們的眼淚吧,而李煜的眼淚,化作了一首《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 從帝王到階下囚,生活的轉(zhuǎn)變對于李煜來說,也是“太匆匆”了。時光流逝,好景不再,一切都已無法挽回,他只能悲嘆一聲:“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p> 后來,李清照讀到這首詞,忍不住掩卷長嘆:“亡國之音哀以思?!?/p> 據(jù)說,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的七夕,是李煜的四十二歲生日。李煜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虞美人》,讓歌姬演唱: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相傳,這是他的絕命詞。歌姬們的歌聲傳到了府外,歌詞傳到了宋太宗的耳中。宋太宗勃然大怒,李煜竟然還在想著故國,于是就派人賜毒酒毒死了他。 李煜的死,不僅僅是因為這首詞。宋太宗曾派原南唐大臣徐鉉去打探李煜的心思。或許是孤獨了太久,也或許是根本沒想到昔日的寵臣會出賣自己,李煜一見徐鉉就拉著他的手痛哭不已,還說了一句“當(dāng)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的話。徐鉉隨即把這番話報告了宋太宗。 宋太宗終于動了殺心,他讓人把“牽機(jī)藥”放在酒里,找來了自己的弟弟趙廷美,讓他帶了這壇酒去給李煜祝壽。趙廷美也喜歡詩文,和李煜見過幾次,較為投緣,此刻毫不知情的他高高興興地去了。 李煜喝下了毒酒,腹痛如絞,全身抽搐,臨死時身體扭曲得像一張弓。就這樣,“千古詞帝”的生命走到了盡頭?;蛟S,對他來說,死亡也是一種解脫,他再也不用經(jīng)受那“一江春水”般的憂愁了。 作為君王,李煜是失敗的;作為詞人,李煜是不朽的。 后人感嘆,他只是生錯了地方。清代郭磨在《南唐雜詠》里說他:“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绷硪晃磺迥┪娜俗T瑩也寫道: 傷心秋月與春花,獨自憑欄度年華。 便作詞人秦柳上,如何偏屬帝王家。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