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歌報(中詩報),讓詩歌溫暖人生! 或喻或擬,活潑行走——跟野百合學寫敘事詩 文/ 山城子 我說的野百合的敘事詩,就是她貼在中詩網(wǎng)向外推薦紙媒的會員專貼上的《昨夜下了一場雪》。詩人借雪抒情,或喻或擬,活潑行走,而把情隱藏在敘事之中。 原文黏帖如下: 昨夜下了一場雪 野百合 昨夜 雪絮了一床被子 蓋住了一地的嘆息 今年大旱 土地在干渴的心上 龜裂出一道一道的焦急 父親心疼地萎縮了半尺 成了地里一顆打蔫的玉米苗 汗水懂事地落進土地里 幫助玉米苗長高幾厘米 為了保住今年的收成 父親把自己也站成玉米 昨夜下了一場厚厚的雪 父親高興的睡不著 興奮的就像一個孩子 一大早父親跑出去又跑回來 說 安逸 安逸 大雪下了足足有一尺 父親讓翻出他的新棉襖 說 我要和麥苗一塊 歡喜歡喜 兩行為一節(jié),共八節(jié)16行。16行就樹立起一位父親、農(nóng)民,或稱為農(nóng)業(yè)勞動者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夠精煉的了。就在栩栩如生中,隱藏了詩人對父親、農(nóng)民,或農(nóng)業(yè)勞動者由衷的尊敬和愛戴的深厚情感。這詩之旨,不必說很正能量的了。 詩,畢竟是語言的藝術(shù)。若語言藝術(shù)不起來,再好的詩旨,也不能算是詩。這首詩的語言藝術(shù),在于文本的或喻或擬地行走,立刻給人一種活潑靈動的感覺。 認真地學習,我發(fā)現(xiàn)詩人一開始就喻就擬了。 “昨夜 雪絮了一床被子/ 蓋住了一地的嘆息” ——動詞“絮”的擬人效果很明顯,而“被子”就是比喻,“嘆息”又是擬人。 “今年大旱 土地在干渴的心上/ 龜裂出一道一道的焦急” ——“干渴的心上”是擬人;“焦急”也是擬人。 “父親心疼地萎縮了半尺/ 成了地里一顆打蔫的玉米苗” ——動詞“萎縮”這里配合于后句的“玉米苗”,成了兩處相互認證的擬物。 “汗水懂事地落進土地里/ 幫助玉米苗長高幾厘米” ——先“懂事”,后“幫助”,就都擬人了。 “為了保住今年的收成/ 父親把自己 也站成玉米” ——“站成玉米”還是擬物。 “昨夜下了一場厚厚的雪./父親高興的睡不著 興奮的就像一個孩子” ——這里可以叫類比,把父親比成孩子了,更顯活潑。 “一大早 父親跑出去又跑回來 說/安逸 安逸 大雪下了足足有一尺” ——雖沒有喻擬,但有連續(xù)反復和疊字,也很美麗。 “父親讓翻出他的新棉襖 說/ 我要和麥苗一塊 歡喜歡喜” ——說“與麥苗一塊 歡喜歡喜”就已經(jīng)擬人了,且止筆于連續(xù)反復上。 活潑靈動就是這樣且喻且擬的行文中,極其自然地帶出來了。我也寫過人物詩,但比不上野百合的因為活潑靈動而使人物栩栩如生了。 本欄編輯||海底月 聲明||非商業(yè)行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僅為創(chuàng)作者提供參考和交流 新詩與詩詞探討原創(chuàng)投稿郵箱:zgsgb2@12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