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西湖的詩詞文句,我印象最深的有兩: 一個(gè)是蘇軾,“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此句一出,直接封神; 另一個(gè)就是明代的張岱,他筆下的西湖則呈現(xiàn)出一種別樣的風(fēng)貌,不信就看看他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 說到張岱,說他是明代最好玩也最會玩的人,一點(diǎn)也不為過。 他的《夜航船》可以看作是文化方面的百科全書。 他的小品文,清新,簡約,不說大道理,卻蘊(yùn)含著無盡的哲思。 張岱筆下的西湖,在十二月,在大雪三日、人鳥聲俱絕之時(shí),又在深夜以后,駕小舟擁爐火,著毛衣前往。 看到這里,不由得想起王獻(xiàn)之的五哥王徽之,雪夜訪友,天亮?xí)r分,到了,卻掉頭而回。 下人問緣由,他說,我高興,愛咋咋地。 有文化的人都這么怪癖而異于常人嗎? 白茫茫一片,山、云、樹、舟,顯得卓然不群。 癡者乎? 似乎更有癡行者。 船到湖心亭,見二客對坐,一童子煮酒。 這樣的場景,這樣的遇見,這樣的特別。來來來,兄嘚,一起喝幾杯。 是不是要比白樂天的“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更直接,更有趣? 飲三大白,揮手告別。人生自是有情癡,相逢何必曾相識呢?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看他人神經(jīng)病。 好玩,玩好。 哥的喜好,你不懂! 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 獨(dú)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diǎn)、 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qiáng)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 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張岱 湖心亭看雪 甲辰夏 都梁布衣小舟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