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sì)虎,入軍不被(p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zhǎo),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出生入死”,現(xiàn)在這個成語主要是形容冒生命危險,毫不顧忌個人安危,隨時有死的可能,多用以贊揚不顧個人安危的獻身精神。?這個成語就是出自《道德經》的這一章,本意是指從出生到老死的人生過程。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睆某錾剿劳鲞@個過程,其中有些人能夠長壽,有些人則可能會早逝。 “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有些人本來可以順利的度過一生長壽到老,卻進入了短命的行列,什么原因呢?是因為“求生之厚”。一種是因為太急迫、太想長生不死、研究各種藥、補品等使用過度導致的;另外一種是由于妄為、“作”,大魚大肉、抽煙酗酒、熬夜縱欲、吃喝無度等行為把自己置于死地的。 怎樣才能避免這兩點呢?“以其無死地。”老子的思想就是順其自然,少私寡欲,不作死,不把自己置于死亡的境地,正確地對待生命和死亡。 既然死亡是必然的,無法預知的,不可掌控的。能做的就是不作、不妄為、不求生之厚,順其自然;再就是熱愛生活,珍惜每一個睜開眼睛的日子,張開雙臂擁抱每一個天亮。 有的人外表邋邋遢遢、有的人外表井井有條,但其背后可能都是一地雞毛,是的,可能都是一地雞毛。但是有的人把雞毛收拾起來,扎成了漂亮的雞毛撣子;而有的人則任由雞毛滿地最后臭氣難聞。 把日子過成什么樣是自己的選擇,過日子和混日子都是自己的日子。就如同今天的自己是從前每一天的積累;今后的自己也是從今天開始每一天的積累。就看自己選擇啥樣的日子,并為之而行動。 “出生入死”: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 “生之徒”:長壽的人。 “死之徒”:夭折早亡的一類。 “生生”:即養(yǎng)生。前一個生是動詞。 “攝生”:養(yǎng)生延命。 “兕虎”:猛獸。比喻危險。 “措”:放,使用,這里是無法加害的意思。 |
|
來自: 新用戶8168ftZw > 《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