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知識到實踐有多遠? 今天讀到肖知興的一篇文章《越無用越正確,越具體越容易做錯》,里面提及管理實踐為啥難,從理論知識到實踐知識,從實踐知識到實踐行為,中間隔了兩個太平洋,完成轉化非常艱難,這也是很多大學教授為啥創(chuàng)業(yè)成功概率較低的原因。說到和做到,完全是兩碼事,紙上談兵,終歸失敗。 從知識到行為,中間需要的是能量,如果缺乏這種能量,就很難真正把事情做成。能量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與人的關系上的連接力,即同理心以及與人心心相印的能力。那些成就大事的人,往往都有主動與人進行有效連接的能力,盡最大可能爭取到最大的支持,也就是順應人心。 其次是在處理事務時的決斷力,尤其是在面對不確定、復雜或難以判斷的情況下,能夠果斷決策。這種果斷的決策能力通常是讀書人所缺乏的,很多人遇到事情往往瞻前顧后,實際上是未能看透事物的本質,也不能預測未來,缺乏對不確定性的判斷以及擔當?shù)挠職狻?/span> 第三種能力是復原力,即無論經(jīng)歷多少挫折和失敗,都能夠迅速調整并恢復到“滿血復活”的狀態(tài)。成功畢竟是小概率事件,挫折和失敗才是常態(tài),但不同人看待失敗的角度是不一樣的,還是認知的問題。強者會看淡得失,從失敗中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弱者卻往往顧及面子尊嚴,自信心備受打擊。說白了,還是“自我”太強。 這三種能力——連接力、決斷力、復原力——都是知識分子往往缺乏的,這也是為什么從知識到實踐之間有如此大的差距的深層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