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改大河郡為東平國,治所在無鹽(今山東省東平)。轄7縣,包括今山東濟寧、東平、汶上、梁山等地。南朝宋改為郡,北齊廢。東平劉氏出自漢皇族,有很多支派。漢宣帝第四子劉宇受封為東平王,其后又有成陽共王劉喜之子劉慶封東平侯。后漢皇子劉蒼也被封為東平王。他們的后代形成東平劉氏各支,為當?shù)睾缽?。漢桓帝時,東平寧陽人劉梁聚眾講學,影響很廣。漢末劉楨,為建安七子之一,系東平劉氏后裔。明代著名水利家兵部尚書劉大夏家族,也自稱東平劉氏之后。 轄境相當今山東濟寧市、汶上、東平等縣地。南朝宋改為郡,北齊廢。隋大業(yè)及唐天寶、至德時又曾改鄆州為東平郡。西漢在此置鐵官。 遼神冊三年(公元918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攻占遼城州。翌年(919)改為東平郡,置防御使。遼天顯三年(公元928年),遼太宗耶律德光號東平郡為南京,遼會同元年(公元938年),改南京為東京,設(shè)東京道,東平郡廢除??ぶ卧诮襁|陽市白塔區(qū)。 晉朝時為東平國,劉宋時改為郡,下領(lǐng)五縣:無鹽縣、平陸縣、須昌縣、壽昌縣、范縣。隋朝時,戶八萬六千九十,下領(lǐng)六縣:鄆城縣、鄄城縣、須昌縣、宿城縣、雷澤縣、鉅野縣。 唐朝初年,郡改州。治所在鄆城縣,貞觀八年(634年)徙治須昌縣。土貢:絹、防風。戶八萬三千四十八,口五十萬一千五百九。下領(lǐng)九縣:須昌縣、壽張縣、鄆城縣、鉅野縣、盧縣、平陰縣、東阿縣、陽谷縣、中都縣。天寶元年(742年),全國州改郡,為東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全國郡改州,為鄆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