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高漲的長江水又將這一大片的荷花、睡蓮淹死了。 這是南京的長江北岸。風光帶的聞濤廣場北側有一大片的水面,有成片的荷花、睡蓮,水邊上還有再力花、水蔥、黃菖蒲等水生植物。 為了便于市民觀賞、游覽,水上還建有很長的曲橋。 在曲橋上,游人能較近距離地觀賞荷花,觀看睡蓮。 曲橋上有風格特別的長凳,可以坐下來,打卡拍照。荷塘的一角,還建有一座涼亭。方便游人歇歇腳,拍荷花。 這幾年七月汛期暴漲的長江水,竟將這個荷塘給淹沒,將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淹死。 第一次見到被江水淹死的荷花,就想到了魯迅先生《祝?!分邢榱稚┱f的話:“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里沒有食吃,會到村里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我只曉得生長在旱地上的莊稼在每年的汛期發(fā)大水的時候要排澇,要不然會被水淹死,還真的不知道長在水中的植物竟然也會被水淹死。 幾乎無法想象,這水中是被水淹死的荷花荷葉。光剩下了枯竿了,還不及其他荷塘里冬日的枯荷,還能成為一道風景。 荷花,是挺水植物;睡蓮,是浮水植物。她們的葉子都是在水面之上的,應該是為了能更好更多地接受陽光的照射,進行光合作用吧。在正常情況下的水位稍微有些升降變化,是不會對她們的生長造成傷害的。但夏季江邊的水位,是猛漲,就讓荷花、睡蓮的葉子一下子沉入到水中。她們就在暴漲的水中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了。 這大片的荷花、睡蓮被江水淹死,似乎還可看作是特例。查有關報道,雨季暴風雨往往造成荷田中的荷大面積死亡。深水脅迫也已成為荷花大面積栽培生產的瓶頸。 洪澇災害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重大自然災害,隨著季節(jié)變換,水位也會發(fā)生相當大的改變,特別是平原地帶表現得還更加明顯。 植物處于淹澇情況下還伴隨著低氧、失去自養(yǎng)能力,應該是荷花被淹死的原因之一。 汛期被水淹死的還不止是荷花、睡蓮。 與長江相連的這條河里的景觀植物大部分被水淹死了。 已經結出蒲棒的菖蒲淹死了。 在江邊,在河邊,還看到許多的蘆葦也被水淹而枯死了。 汛期,看新聞報道,有不少地方的水稻也因為淹水而造成災害。 “人定勝天!” 幾十年前,我們總是聽到這樣響亮的口號。 當年,還曾有過一個響亮的宣誓,“我們一定要消滅血吸蟲!” 半個多世紀過去,我時常走過的這一段江堤,還是血吸蟲的疫水,時常會投放藥物,隔一段,就會有提醒人們的告示牌或者是標語。 我們應該懂得如何尊重自然規(guī)律,科學發(fā)展了。 相關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