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Ray在逛街,我告訴她Ralph Lauren coffee快開了,緊接著我就在想,新公司的咖啡機能用嗎,好像沒有冰塊,同事們好像也沒有喝那個咖啡,都是樓下買,緊接著一陣失落。Ray說:“你怎么突然低沉下來?”,我說“在想新公司有沒有咖啡機?!?span style="display: none;line-height: 0px;">? “你現(xiàn)在難道有嗎?” “現(xiàn)在有冰塊,咖啡機好像也沒有,附近辦了個咖啡年卡還有兩個月。” 然后就覺得自己好貪心,明明都不想打卡,卻還想要自己的工位放杯子,還要有咖啡機。新公司洗手間有護手霜和護發(fā)精油,再也不用蹲冬天冷夏天熱的洗手間了,想到這里,我知道我該知足。 從體制內離開對于其他人來說好像是個很難的決定,對我來說卻很簡單,也不需要誰佩服就來的勇氣,做完p100好像又知道我是,哪來的勇氣。 我總是不灰心。 是從那天晚上在車上用話筒唱蔡依林的歌(她確實讓我的精神世界又上了一個level),第一次在360度江景會議室talking聊到忘記下班時間,在新天地一下午碰到四撥人。還是更早一點,去海邊之前的露營,蔦屋書店開業(yè)前的偶遇,或者再早一點,2022年歐亞達美術館的遇見我的一半。 在歐亞達看的《巴黎的樹》,她剛好也從巴黎回。第二天就是巴黎2024年開幕式,很巧。 舉辦奧運會確實可以幫助一個城市/國家提升國際形象,吸引游客,提振經(jīng)濟。但巴黎真的需要嗎?巴黎已經(jīng)是巴黎了。 看完開幕式,我才發(fā)現(xiàn),并不是巴黎需要奧運會,而是奧運需要巴黎。一百年后,奧運又回到巴黎。今天的世界比彼時更需要它。一個城市最重要的是它的價值觀。在一個急轉直下的時代里,我們需要看到巴黎這樣的一點亮光。 一切都是那么順理成章。我跟W說:“很奇怪當這邊對我有吸引力開始,我現(xiàn)在的工作就開始把我往外推?!彼f:“也許是你的感覺變得更敏銳了?!?/span>跟露營的那句“你沒有你說的那么愛自己。”一樣正中我心。 是的,畢竟今年吃年飯的時候我就在準備離開了。當我翻看朋友圈,早就對工作和領導愛到妥協(xié),甚至妥協(xié)勝過我的每一份感情。感情和工作其實沒什么兩樣,一樣的付出時間和精力去換取一些酬勞?成就感也好。 不想告知太多的人,因為不想被外界的聲音影響。所以直接選擇不聽不看。驚喜的是同在體制內的朋友反而比較理解我的選擇,反倒是不在體制的不理解。也罷,我的選擇我自己承擔就好。 |
|
來自: 新用戶4881kt3f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