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水韻中,平聲分30個韻部。 王力先生的《漢語詩律學(xué)》中分得比較細(xì),根據(jù)韻部所轄字?jǐn)?shù)的多寡,將韻部劃分為:寬韻、中韻、窄韻和險(xiǎn)韻四類。 有的韻部里字多,就叫作寬韻或者中韻。有的韻部常用字少,就叫作窄韻或者險(xiǎn)韻。 ![]() 一、寬韻 定義:所轄字?jǐn)?shù)較多的韻部。 特點(diǎn):由于包含的字?jǐn)?shù)較多,在作詩時有更豐富的韻腳可供選擇,因此使用寬韻作詩相對較為容易。 示例:上1東、上4支、上7虞、上11真、下1先、下7陽、下8庚、下11尤等韻部。 二、中韻 定義:所轄字?jǐn)?shù)中等,一般化多的韻部。 特點(diǎn):相比寬韻,中韻所含字?jǐn)?shù)較少,但仍有較多的韻腳可供詩人選擇,因此使用中韻作詩也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示例:上2冬、上6魚、上8齊、上10灰、上13元、上14寒、下2蕭、下4豪、下5歌、下6麻等韻部。 ![]() 三、窄韻 定義:所轄字?jǐn)?shù)較少的韻部。 特點(diǎn):由于包含的字?jǐn)?shù)有限,使用窄韻作詩時詩人的選擇范圍會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更高的技巧和才思來避免湊韻之弊。 示例:上5微、上12文、上15刪、下9青、下10蒸、下13覃、下14鹽等韻部。 有的古代詩人如韓愈、蘇軾、黃庭堅(jiān)等常常有意選擇窄韻,以此來顯本領(lǐng)。 四、險(xiǎn)韻 定義:所轄字?jǐn)?shù)極少的韻部,或在使用某一韻部時,多有意取其艱僻生澀的字為韻腳。 特點(diǎn):險(xiǎn)韻不僅所轄字?jǐn)?shù)極少,而且往往包含許多艱僻生澀的字,使用險(xiǎn)韻作詩對詩人的才思和技藝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若能成功使用險(xiǎn)韻并化艱僻為平妥,往往能給人去驚警險(xiǎn)峻之感,顯示出詩人的高超技藝。 示例:上3江、上9佳、下3肴、下12侵、下15咸等韻部。唐宋詩人中也有故意押險(xiǎn)韻以炫奇的。 ![]() 五、鄰韻 在探討近體詩的押韻規(guī)則時,首要之務(wù)是清晰界定何為鄰韻,及哪些韻部之間可以相互通押。 鄰韻,簡而言之,是指詩韻排列中順序相鄰,且音韻相近的兩個或多個韻部。 這些韻部因其音韻的和諧性,在創(chuàng)作時允許跨韻部押韻,以增強(qiáng)詩的音樂美感。 例如,上平聲中的一東、二冬,以及四支、五微、八齊等,均屬于此類可通押的鄰韻范疇。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些韻部雖然在排列次序上并不緊鄰,但它們的音韻卻頗為相似,因此同樣可以視作通押的對象。 比如上平聲的三江與下平聲的七陽,上平聲的九佳與下平聲的六麻等,都是基于音韻相似性而允許通押的例子。 為了更準(zhǔn)確地把握這些通押規(guī)律,我們可以參考權(quán)威資料,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詩韻·詩韻目錄》及《詩韻新編》,以及王力先生的《漢語詩律學(xué)》。 請注意,這里提供一個大致的參考框架,實(shí)際創(chuàng)作中仍需根據(jù)具體作品的藝術(shù)需求和音韻美感進(jìn)行靈活調(diào)整。 可以通押的韻目: 1.一東二冬 2.三江七陽 3.四支五微八齊十灰(半) 4.六魚七虞 5.九佳(半)十灰(半) 6.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 7.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刪一先 8.二蕭三肴四豪 9.五歌 10.九佳(半)六麻 11.八庚九青十蒸 12.十一尤 13.十二侵 14.十三覃十四鹽十五咸 上面括號中注明'半'的,表明該韻目一半與這(些)韻目通押,另一半與別的韻目通押。 ![]() 總之,寬韻、中韻、窄韻和險(xiǎn)韻在平水韻中是根據(jù)韻部所轄字?jǐn)?shù)的多寡來劃分的。 寬韻和窄韻是相對而言,古人未必和王力先生區(qū)分的一樣。寬韻作詩押韻簡單一些,窄韻相對比較難。 鄰韻,豐富詩詞的韻律美,給詩人寫作帶來更多表達(dá)方式。我們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合適的韻部來展現(xiàn)技藝。 ~未完待續(x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