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面有段話,直抵人心:真正能給你撐腰的,是豐富的知識儲備,足夠的經(jīng)濟基礎,持續(xù)的情緒穩(wěn)定,可控的生活節(jié)奏,和那個打不敗的自己。前天在發(fā)文《每個人,都走在成為自己的道路上》中說,真正能給自己撐腰的,必得是自己立得住。今天就讀到了蔡崇達的這段話,蔡大家提到五個點,點點是精華,竟無法取舍。不要和我抬杠說,沒上過學沒文化,我也照樣在社會上立足。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造就不一樣的生活品質(zhì)。如果說解決了溫飽問題就是生活,只要有雙手,只要肯付出勞動,那做到基本生存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有豐富的知識儲備,比如一位農(nóng)民,懂得科學種植,或許同樣的一畝地,同樣的勞作,人家的收獲可能就會比一般人多出許多。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對多數(shù)人來說,都或多或少能夠體會到這一點。 說白了,就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力,智力,來獲得更多的金錢,以期擁有充足的生活費用以及未來的養(yǎng)老資金。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俗話還說,一文錢能憋倒英雄漢。老一代人,如我們的父母輩,有眾多兒女進行侍養(yǎng),但我們這一代,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的父母,養(yǎng)老恐怕只能指望自己。而經(jīng)濟狀況的不同,很大可能影響到晚年的生活質(zhì)量。無需裝清高,說什么談錢俗氣。此刻談錢,難道不是最務實的嗎?畢竟,我們的生活和經(jīng)濟基礎息息相關。 情緒的穩(wěn)定代表心態(tài)的成熟,代表一種理智的生活態(tài)度。悄悄地觀察一下周邊的人,那些脾氣暴躁點火就著的人,說實話,不見得生活過得多么安穩(wěn)。雖然說秉性難移,但是我們自從認識到這點開始,就在有意修煉自己。尤其人到中年,努力做一個情緒平穩(wěn)的人,利己利他。 誰不希望歲月靜好呢?當然我們不否認年輕時候的熱血,以及大干一場的激情。中年的我們,可能更喜歡安然,希望未來的生活有序前行。從未奢望過大富大貴,但是我們用自己的工作付出,養(yǎng)活自己,從來也不是問題。 我們常常說扶不起的阿斗,如果自己扶不起來,立不住,即使有貴人相幫,只怕也難有效果。一個人的韌性,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越挫越勇,這可能也需要一個極大的心臟以及頭腦,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宰。要做打不敗的自己,才能在這個世界里,在自己短短百年中,活出應有的精彩。
我是木槿,用圖文記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