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鞋 文/老木 讀小學(xué)四年級的時候,我無比想要一雙白色的球鞋。母親死也不肯給我買,她嫌白色難洗,好看不耐穿,最后還是給我買了一雙解放鞋,還同我說,你別不打不罵,還想要油搽,你看你老爸(伯父)腳上,穿的還是草鞋。 那年月,穿草鞋的人都是年紀(jì)大的人,像我們這種年紀(jì)的人,穿得最多的還是布鞋。布鞋分為兩種,一種是白色的塑料底,這種塑料底,鞋店有賣,要多少碼,買多少碼。還有一種,就是純手工做出來的鞋底,也叫千層底,是由女人一針一線納出來的。 早先的女人,比現(xiàn)在的女人苦命?,F(xiàn)在的女人,天天躺在沙發(fā)上玩手機,看電視,還嫌累。早先的女人忙前忙后,忙到大晚上,才將所有的家務(wù)做完,還得在燒油燈底下納鞋底。 納鞋底的針比縫衣服的針粗了不少,針眼里穿著的是白色的麻繩。當(dāng)針穿過去一去,就抽不動了,就得用手指上戴著的頂針用力將針頂過去,然后再抽起來。如抽不動,還得用牙齒咬住針尖這頭,才能憑借牙齒的力量,將針抽過來。這樣納過幾針之后,還會將針在自己的頭發(fā)里劃一劃,因為頭發(fā)里有油,可以讓針更加輕松穿過布墊。 等到鞋底納好了,再縫鞋面,鞋面有青布、黑布,還有燈芯絨的。自然,燈芯絨的更討人喜歡,也更讓人穿上之后覺得有面子。但不管什么樣的布鞋,都怕雨天。尤其是大雨天,穿布鞋上學(xué),簡直就在受罪。鞋濕了,就是腳濕了,遇上三九寒天,一雙腳就如踩在冰水里一樣,凍得透紅。 解放鞋還好一點,還有個膠皮的鞋幫,走在雨中,只要注意走,惦起腳,相對于布鞋,就好得不止是千倍萬倍。這才會有母親所講的,能有解放鞋穿在腳上,那已是萬福。所以,別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算是一個惜福的人,所以,直到讀初中,我才穿上第一雙純白的球鞋。我對球鞋,愛惜有加,也像我姐洗她那雙白色的“護士鞋”那樣,多放洗衣粉,用勁去刷,還在晾曬的時候,拿一張衛(wèi)生紙粘在鞋面上,這樣洗出來的鞋子,才不泛黃,才能保持原有的模樣。但洗過幾回,仍會泛黃。 后來,我又有了一雙回力鞋。至于皮鞋,是在九十年代,參加工作之后,我才有了第一雙皮鞋。我穿皮鞋,不喜歡像有些人那樣愛打鞋釘,愛走起路來發(fā)出“嘀噠、嘀噠”的聲音。尤其是一些女孩子穿著的皮鞋打了鞋釘,走在大馬路上,一條街都響的。 九十年代,我所在的供銷社的鞋柜臺里面,不止是解放鞋,還有各種各樣的鞋。但銷得最火的仍是解放鞋,山里的人對解放鞋情有獨衷,認(rèn)為解放鞋耐穿,不打滑,上山下田方便無比,當(dāng)然,解放鞋也有缺點,透水性差,一出汗,就漚腳。但仍擋不住人的喜歡。 上山砍柴,一雙解放鞋,下地干活,一雙解放鞋。還有多少人,認(rèn)為穿解放鞋是一件很自豪的事,他們同人說,我這輩子,什么鞋都不穿,就穿解放鞋。 的確,解放鞋,看起來土土的,似乎還有點呆頭呆腦的味道,但自從五十年代初,有了解放鞋,就有了一輩子都只穿解放鞋的人。在他們的心里,解放鞋適合做任何苦活、臟活、也適合穿上它走在任何地方,因為它曾經(jīng)是解放軍主力鞋,解放軍穿著它,作戰(zhàn)、訓(xùn)練,打勝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