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天高云自悠,水靜月如鉤。風(fēng)過荷香遠,蟬鳴柳影柔。
風(fēng)搖荷葉露華涼,雨過山巒綠意揚。風(fēng)過草青新,蟬鳴柳綠深。
花紅香滿徑,月朗影留人。
七月清溪多愜趣,詩情畫卷滿池塘。天秋高氣朗天清爽,七月風(fēng)光美景多。綠水青山環(huán)繞處,詩情畫意醉心窩。
七月是艷陽天,萬里山河盡笑顏。大地蒼茫風(fēng)景美,神州四處彩云間。
夏天雨過云飄散,碧綠青紗籠樹間,鳥唱枝頭花艷麗,蛙鳴水底草芳鮮。
秋風(fēng)吹落萬紅黃,滿地清輝照晚涼。月上枝頭添美景,夜深獨坐對書窗。
七月,這個季節(jié)就像一幅潑墨的中國傳統(tǒng)畫卷,流淌著古韻與詩意。夏日的陽光透過稀疏的綠葉,斑駁地灑在古老的石板路上,那是歲月的痕跡,也是歷史的印記。此刻,我翻開泛黃的古詩書頁,仿佛穿越千年的時空,與古人的心靈對話。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這是曾幾的詩句,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的夏日田園景象,黃鸝的啼鳴在七月的空氣中回蕩,仿佛是大自然的贊歌,喚醒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與對自然的敬畏。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的夏日荷塘,是七月的一首絕句。碧綠的荷葉鋪滿水面,紅艷的荷花點綴其間,仿佛是詩人筆下的仙子,靜謐而優(yōu)雅,讓人沉醉于那份寧靜與純潔。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七月的夜晚,古詩詞中的憂郁與感慨如星辰般璀璨。那明月,那東風(fēng),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讓人不禁對過往的故事產(chǎn)生深深共鳴。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這是七月的田野,是豐收的季節(jié),也是詩人的心聲。在稻花的香氣中,人們期待著一年的辛勤努力能換來滿滿的收獲,蛙鳴聲聲,仿佛是大自然的樂章,賦予了生活無盡的希望。
七月,古詩之韻,不僅在于字句之間,更在于那份深深的人文情懷。它如同一首首無聲的歌謠,穿越時空,喚醒我們對生活、自然、歷史的深深熱愛。在每一個炎炎夏日,讓我們在古詩的世界里,找到那份寧靜,那份力量,那份屬于生活的詩情畫意。
在七月里,雨是最美的,在月光下雨點落在大地,輕輕地敲打著窗欞。而在這個季節(jié),詩人們也總是喜歡在雨中漫步,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感受著自然的美妙。
七月有炎炎的夏日,陽光如熾熱的金線,編織出一幅幅歷史的畫卷,喚醒了沉睡在古籍中的詩篇。那便是七月,一個充滿古韻的季節(jié),讓我想起了那個關(guān)于古詩美的故事。

記得小時候家鄉(xiāng)有一位名叫墨硯的老者,他的生活就像一首古詩,平實卻富含深意。七月的清晨,墨硯老者會在陽光透過窗欞的那一刻,手握一卷泛黃的詩集,輕輕翻開,那些文字仿佛有了生命,跳躍在眼前。
他的世界,是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是白居易的“琵琶行”,是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在炎炎夏日的午后,他會在庭院的竹椅上,靜靜地品讀,仿佛在與古人對詩,感受那份深深的感動和哲理。

記得每一個七月的夜晚,月光如水,墨硯老者會在月光下,拿起毛筆,蘸上墨汁,將那些古詩的意蘊,化作一行行工整的漢字,落于宣紙之上。他的字,如詩如畫,每一筆都流淌著古詩的韻律,每一劃都承載著歲月的痕跡。
小時候的記憶,就像一首古詩,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散發(fā)出獨特的魅力。它告訴我,古詩之美,不僅在于其言辭的華麗,更在于那份深沉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洞察。從那以后,感覺七月的陽光,不僅照亮了墨硯老者的身影,也照亮了那些古詩的字里行間,讓它們在我的時光的流轉(zhuǎn)中,熠熠生輝。

家鄉(xiāng)至今仍在繼續(xù)這個傳承。每一年的七月,都會在墨硯老者的筆下,喚醒新的古詩篇章,講述著古韻的故事,傳遞著那份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歷史的敬畏。這就是七月,這個融合了詩的季節(jié),讓我在時光的長河中,品味古詩的溫婉,感受那份穿越時空的美。
今夜,夏日的序曲在蟬鳴中悄然開啟,七月,這個充滿詩意的季節(jié),仿佛一首古色古香的長詩,每一行都是歷史的沉淀,每一字都流淌著歲月的溫度。
此時的夜晚,月光如水,灑在湖面上,泛起一圈圈漣漪。那是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寧靜而深遠。湖邊的涼風(fēng),輕輕拂過,帶走了一天的疲憊,留下滿心的詩意與清涼。
突然想起蘇軾的詩了,如詩如畫,用最樸素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幅恬靜、婉約的畫卷。他那“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豪情壯志,深深打動了我們,讓我們看到了一種詩情畫意的美。

而我,則應(yīng)該學(xué)習(xí)杜甫的詩。他那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讓我們體會到了杜甫的曠達和樂觀,讓我們對生活的喜怒哀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2024年這個七月的一天,是詩人的詩歌的盛會。在這個日子里,詩人可以盡情地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抒發(fā)自己的心靈。詩人們在詩歌里抒發(fā)著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讓自己的思緒飄向遠方。
除了詩的美,在七月的日子中,還有一些其他的美景。例如:夏日里,夕陽西下,天空湛藍,山巒起伏,景色壯觀,令人陶醉。而秋季里,落葉飄零,湖面結(jié)冰,景色清新,令人驚嘆。
七月的古詩是難以忘懷的。無論你是詩仙還是詩魔,只要在七月這一日里,吟誦一首古詩,你一定能夠感受到它的優(yōu)美和詩意。
下面是10首7月的古詩,希望友友喜歡。領(lǐng)略七月日光明媚艷陽照,綠樹蔥蘢鳥語飄。萬紫千紅呈秀色,人間七月最妖嬈。夏至荷塘花滿天,蜻蜓點水樂翻躚。蛙聲陣陣歌喉脆,蟬韻悠揚舞動翩。秋高氣爽天清朗,萬里長空雁陣翔。大地歡歌聲震蕩,山河錦繡韻流香。

01.、《夏意》
宋代: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dāng)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賞析:小院幽深寂靜,躺在竹席上,渾身清涼;窗外的石榴花盛開,透過垂掛的竹簾,映紅了虛堂。
濃密的樹陰隔斷了暑氣,正是中午時分,一覺醒來,耳邊傳來黃鶯兒斷續(xù)的啼唱。
02、《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宋代:蘇軾
柳庭風(fēng)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fēng)庭柳。
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
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賞析:院無風(fēng),柳絲垂,閨人晝寢。
閨人安靜晝寢之際,起風(fēng),庭院柳條搖擺。
微風(fēng)吹,汗味透香氣,薄衫生涼意。涼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氣。
紅潤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塊拌藕絲的小碗。
盛有冰塊拌藕絲的小碗冰冷了她紅潤的手。
郎笑碗中的藕絲太長了。
閨人一邊吃長絲藕,一邊又嘲笑她的情郎。

03、《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唐代: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fēng)起,吹人舞袖回。
賞析:登上岳陽樓覽盡四周風(fēng)光,江水遼遠通向開闊的洞庭。
看見大雁南飛引起我憂愁之心,遠處的山峰又銜來一輪好月。
在高入云間的樓上下榻設(shè)席,在天上傳杯飲酒。
醉酒之后興起了涼風(fēng),吹得衣袖隨風(fēng)舞動我們隨之而回。
04、《池上早夏》
唐代: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賞析:春初夏的一個晚上,剛下過雨,塘里的水積得很深,抬頭望頭頂?shù)闹ρ旧弦呀?jīng)長出了葉子。
遠處幾只船好像沒有組織的渡家一樣散亂的排著,旁邊村落籬笆疏散,好像只是一個小的江村。
閑來無事靜靜地撫摸著琴床,突然想起打開酒窖,取上一瓶好酒來獨自品味。
終日無事,只能不時地逗逗還不懂事的小孫子。
05、《夏花明》
唐代:韋應(yīng)物
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風(fēng)適自亂,照水復(fù)成妍。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
賞析:夏天樹木的枝條十分濃密綠意盎然,朱紅的花朵點綴在上面顯得明亮鮮美。
正當(dāng)中午,炎炎烈日當(dāng)空,花朵灼灼,像火燃燒一樣。
一陣風(fēng)吹來,花葉都翻卷凌亂,映照在水面上,十分鮮妍。
我歸來看見窗子上的字,(因為被花的艷光晃花了眼睛)眼前一片閃爍。

06、《夏晝偶作》
唐代: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馀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賞析:永州的夏天又濕又熱,困得使人像醉漢打盹,推開北窗,憑案酣睡長精神。
中午醒來,只覺得大地死一般的寂靜,隔著竹林,惟有山童搗制新茶時敲擊茶臼的聲音。
07、《西湖雜詠·夏》
元代:薛昂夫
晴云輕漾,熏風(fēng)無浪,開樽避暑爭相向。映湖光,逞新妝。
笙歌鼎沸南湖蕩,今夜且休回畫舫。風(fēng),滿座涼;蓮,入夢香。
賞析:西湖的夏日天空白云萬里,微風(fēng)輕輕的吹拂,是人們喝酒避暑爭著去的好地方。
倒映在水里的都是漂亮的新妝 ,在歡樂地歌舞聲下西湖的水都在振動。今晚這么高興就留在這里不要把船搖回去了。
在這里到處吹的都是帶著蓮花香味的涼風(fēng),不如就在這兒枕著蓮花的香味入夢。

08、《菩薩蠻·夏景回文》
宋代:蘇軾
火云凝汗揮珠顆。顆珠揮汗凝云火。瓊暖碧紗輕。輕紗碧暖瓊。
暈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暈。閑照晚妝殘。殘妝晚照閑。
賞析:火云夏熱凝聚著的汗水散成珠粒,顆粒珠子般的揮汗凝聚成火云。玉石般的身上,天暖得只穿碧色的輕紗。輕厚、碧色的衫衣,裹著如玉般的肌體。
臉頰上泛出的紅暈,怕是被枕頭印出來的。印在枕頭上的是討厭的臉上胭脂??臻e時,對照鏡子,一看晚妝殘散了。卸了妝,對著夕陽,也覺得輕閑無享。
09、《晚晴》
唐代:李商隱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干后,歸飛體更輕。
賞析:一個人深居簡出過著清幽的日子,俯瞰夾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小草飽受雨水的浸淹,終于得到上天的憐愛,雨過天晴了。
登上高閣,憑欄遠眺,天高地迥,夕陽冉冉的余暉透過窗欞。越鳥的窩巢已被曬干,它們的體態(tài)也恢復(fù)輕盈了。

10、《喜晴》
宋代:范成大
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賞析:窗戶之間的梅子熟了之后落了下來,墻下的竹筍長成了竹林。
雨不斷地下,晴下來的時候甚至不知道春天已經(jīng)過去,夏天都很晚了。
友友,七月,詩行在時光的墨池里潑灑,翠綠的韻腳在晨曦中醒來,
蟬鳴是古詩的金嗓子,喚醒沉睡的瓦當(dāng),喚醒古籍的泛黃頁。
月牙橋下,蓮花開成詩眼,倒映著唐朝的風(fēng)雅,
墨染的江南,煙雨畫舫里,一曲笛聲,如絲如縷,穿越宋詞的煙波。
繁星點點,是宋詞的北斗,照亮夜的深巷,照亮詩人的心河,
每一滴墨汁,都是歷史的回聲,訴說著千年的滄桑與溫柔。
七月,是詩的祭壇,每一縷風(fēng),每一滴雨,都是古詩的韻腳,
在塵世的角落,綻放著永恒的美,照亮心靈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