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今天的文章之前,我想請你回憶一下,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在面對一件即將要做的很重要的事,明明自己應該花所有時間去好好準備,但你卻總是找各種借口拖延,把注意力花在無關緊要的事上,快到臨近的時候隨便準備一下就上場了。
比如說,下個月你有一場很重要的考試或者面試,按理說,你這個月都應該投入到這場考試的準備中,但你卻總是下意識的把時間花在了其它事上,甚至是看電視劇、打游戲上,就是不會讓自己全然專注投入。
如果有過這樣的經歷,你是不是常常覺得自己專注力太差,對重要的事不夠重視,明明知道很重要為什么就是很難專注投入呢,怎么就是這么喜歡拖延、就是這么懶惰,很不喜歡這樣的自己。
先不要這樣自我攻擊,那是因為你沒有了解生而為人,我們內心隱藏的“自我保護欲”。
////////
先思考一下,這些行為看上去就像什么呢?
是不是就像你自己在無意識的設置障礙和紅燈來阻撓自己成功。
是不是很不可思議,我居然會“自毀前程”,居然會阻撓自己成功,明明人都渴望成功,害怕失敗。
那為什么要用自我挫敗來妨礙自己呢?
絕對不是故意破壞哈,而是太害怕失敗帶來的打擊了,于是下意識想要通過這種行為,把失敗的結果歸因于外在這些行為來保護自我形象和自尊心,避免直面我能力差,我這個人不行這件事。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基本的需求,就是自我認可和別人認可,無論是在自我心中還是別人眼里營造一個有能力、有價值的自我形象。試想一下,如果你全然準備了,面試卻還是失敗了,是不是就會懷疑自己,我能力太差了,甚至害怕辜負了別人的期待,害怕別人不好的評價。但如果你在面試之前,阻礙特別多,得到失敗的結果,你心里會覺得好受些,會跟自己和別人說:哎呀,我就是事情太多了,沒時間好好準備,所以失敗了也很正常,并不是我能力不行,錯的不是我,是世界給我的阻礙太多了,我運氣太不好了,這樣你仍然可以維持在自己心中和別人眼里好的自我形象。所以,如果你常常是這樣,并不是表面的拖延、懶惰,而是你為了“自我保護”,潛意識的在自我妨礙。什么是自我妨礙?簡單來說,它是指這么一種內在的傾向:有意無意地為自己設限,為自己增添麻煩,破壞自己成功的機會,想方設法地讓自己失敗,自毀前程的潛在心態(tài)。因而,明明是很簡單的問題,比如說,只要我們好好準備,全然投入,那成功的概率必然是更大的。
但我們內在潛在的保護欲,卻為了保護自我形象,無意識的搞破壞,把簡單的事情搞的很復雜,甚至讓我們與成功失之交臂,還找不到真正失敗的根源。
這是一個非常常見卻又隱秘的思維陷阱,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如果不懂這個概念,可能一輩子都意識不到這一點,走不出這個思維陷阱,于是一直在“自我妨礙”里打轉,影響自己做對決策。
////////
那么,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有過這樣的困擾,或者覺得自己是容易產生自我妨礙的類型,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這一點呢?我們有一個想象的完美自我形象,無論是自我心里還是別人眼中,我們都害怕有事情破壞這個完美的形象。為了保護這個形象,我們才自我妨礙,自我設限,不敢做可能會失敗會犯錯的事情。但其實這個形象只是虛假的幻象,并不是真實的你,甚至它在阻礙你成為更好的你自己。所謂接納自己,就是我打破這個幻象,愿意看見每個狀態(tài)下真實的我自己,甚至會認為,當下每個狀態(tài)下的我都是最好的我,都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的程度。無論成功與失敗,只要我用心專注當下,結果未必是我想要的,但這個專注當下的過程就在塑造更好的我,就在豐富我的人生。沒有人是始終完美和一成不變的,真實、有優(yōu)點、有缺點、在不斷通過行動豐盈自己人生的你,才是一個鮮活的你,過鮮活的人生。無論你做什么樣的事情,拿到什么樣的結果,決定不了你是誰,真正塑造你的,讓你成為更好的你的,是你在做每件事時專注、全然投入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