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絡(luò)上有個段子說讀書與不讀書的區(qū)別,就是當(dāng)你看到夕陽余暉,孤雁翱翔的唯美景色,你的腦海浮現(xiàn)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臥槽,太好看了!”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边@句詩出自王勃的《滕王閣序》,今天就來講講這千古第一雄文——《滕王閣序》創(chuàng)作的故事。當(dāng)時王勃的父親被朝廷貶到交趾(今越南境內(nèi))去當(dāng)縣令,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親。路過洪州,也就是如的南昌時,正趕上都督閻伯嶼新修滕王閣,重陽日在滕王閣大宴賓客。王勃便前往拜見,閻都督早聞他的名氣,便請他也參加宴會。閻都督此次宴客,是為了向大家夸耀他女婿的才學(xué)。因此讓女婿事先準備好一篇序文,在席間當(dāng)作即興所作書寫給大家看。宴會上,閻都督讓人拿出紙筆,假意請諸人為這次盛會作序。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他的用意,況且還宴席吃的喝的都是閻都督供給,所以都推辭不寫。可是王勃的出現(xiàn)讓整個計劃發(fā)生了轉(zhuǎn)變,他見閻都督邀請,也不推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接過紙筆,當(dāng)眾揮筆而書。
閻都督自然老大不高興,拂衣而去,轉(zhuǎn)入帳后,可又好奇王勃寫了些什么。便叫人去打探。 手下隨著王勃書寫,時刻向閻都督進行報告,聽見王勃開篇寫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說:不過是老生常談。又聽聞“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開始沉吟不語。等到聽說“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時候,都督不得不嘆服道:“此真天才,當(dāng)垂不朽!”。 于是閻都督坐不住了,跳起身來趕回宴會去看王勃下面的文章。因為他深知自己正置身于一個歷史性時刻,見證著中國文學(xué)寶庫中一顆耀眼新星的誕生。這份榮耀,對他而言,超越了滕王閣的宴席,超越了世俗的功名,甚至于他閻伯嶼的名字,都可能跟隨著這篇文章而流傳千古。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深秋的傍晚,西下的夕陽映紅了晚霞,一只孤單的水鳥正向南方飛去,遙遠的天際,清澈的秋水接近天邊,相互交融為美麗的一線。這是筆者在整篇文章最喜歡的四句之二,另外兩句后面會講。也是整個《滕王閣序》中最著名的兩句,即使你不知道《滕王閣序》這篇文章,也大概率會知道這兩句詩。如果你真的對其沒有印象,可以在任意中文輸入法中輸入它的拼音“LXYGWQF”,它就會第一個跳出來證明你的孤陋寡聞。 一篇文章,一篇詩詞,如果只是寫景,那么在文壇斷然不可能有非常高的地位,《滕王閣序》上半部分景色描寫已經(jīng)登峰造極,難能可貴的確是下半部分,對于自身'時運不齊(同濟),命途多舛'的感慨。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竄梁鴻于海曲。一連串的典故如排山倒海般噴涌而出,真是質(zhì)地上乘量有足。 馮唐,才華橫溢卻官途坎坷,高齡仍為郎官。曾直言進諫漢文帝,救魏尚于罪,得帝賞識。性格剛直,景帝時遭罷免。至武帝,雖有人推薦,馮唐已年邁,無力再仕,映照了歲月無情,人生易逝。 李廣,才略非凡卻命運多舛,未能以軍功封侯。漢評功勛重斬首俘敵,李廣未達標,縱有武帝賞識,終難如愿。王維《老將行》嘆其無功,“衛(wèi)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shù)奇?!崩顝V雖勇,但缺乏一絲運氣,錯失封侯之機。 賈誼,才高八斗,其《過秦論》日后也是廣大學(xué)子要全文背誦的名篇。他有幸遇到算是古代明君的漢文帝,卻也未受重用,一次深夜,文帝聆聽賈誼談?wù)摴砩?,倒是聽的津津有味。李商后來譏諷文帝:“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辟Z誼雖有抱負,卻時運不濟,才華與機遇有時并不對等。 梁鴻,東漢時期的高潔之士,與賢妻孟光共譜'舉案齊眉'的佳話。不似諸葛亮借聯(lián)姻攀附,梁鴻真心愛慕孟光的德行。他們的婚姻超越了外貌,是相互尊重與深情的楷模。在東漢初年政治清明的背景下,梁鴻堅守清高,不隨波逐流,體現(xiàn)了“君子見機,達人知命”的境界。 王勃巧妙地引用了歷史上四位才華橫溢卻命運多舛的人物,透過他們的故事,表達了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感慨與不平。然而,如果此時結(jié)束,未免有些消極和悲觀,但“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徹底掃除了這份陰霾,這便是筆者喜歡的另外四分之二。 年紀雖然大了,精力卻要更加旺盛,絕不會在白發(fā)滿頭時改變自己的初衷。處境越艱難節(jié)操越堅定,也絕不會拋棄自己凌云的壯志。這不僅為《滕王閣序》注入了振奮人心的力量,也將其提升至文學(xué)的高峰,猶如鯤鵬展翅,直沖云霄,使其成為流傳千古的絕世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