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方:當歸12g 川芎10g 赤芍15g 生地15g 黃芩10g 黃連10g 梔子12g 黃柏10g 陳皮10g 土茯苓60g 防風6g 川牛膝15g 木蝴蝶9g。 醫(yī)案一 跌打水腫 由于是跌打損傷引起的水腫,也就沒有把舌像,脈象作為診斷依據(jù),處方如下:當歸15g ,川芎10g , 赤芍15g , 熟地15g , 黃連6g , 黃芩9g, 梔子12g , 黃柏10g。三副,水煎三次分服。 三天后家屬打電話向我反饋治療效果,說第一副藥吃完腳不腫了,第二副吃完小腿不腫了,第三副吃完膝蓋水腫消了一大半,接下來怎么用藥? 我回復繼續(xù)原方服用四副,吃完藥聯(lián)系。 四天后家屬反饋說病人全部水腫消退,其實第五天吃完藥就完全消了。 醫(yī)案二 摔傷浮腫 2020年10月的一天,我的小舅子,男,45歲,眼睛不好,晚上酒后騎摩托,破舊的那種車。 由于燈光太暗,被一輛面包車蹭了后摔倒,面部著地,損傷嚴重。 第二天給我發(fā)圖片,臉腫的像豬頭,呵呵。我就用溫清飲治療:當歸15g 川芎10g 赤芍15g 熟地15g 黃連6g 黃芩9g 梔子12g 黃柏10g 三副,水煎三次分服。 隨后在又一次學術交流的時候,山西省長治的一位同行講了一個運用溫清飲治療跌打損傷引起的水腫疼痛,效果很好,也是幾副藥就痛止腫消,這下引起了我的注意。 開始臨床中試運用溫清飲治療所有四肢表面的水腫疼痛,結果獲得顯著地痊愈療效。 長治的同行是這樣分享病例的: 醫(yī)案三 局部水腫 受此啟發(fā),我除了照貓畫虎運用該方治療跌打損傷后引起的水腫血瘀病癥外,是否可以運用于治療無菌性炎癥等引起的水腫和血瘀? 比如:膝關節(jié)積液……。想法是好的,現(xiàn)實是骨感的。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恰好一個病患送上來。 醫(yī)案四 膝關節(jié)水腫 2020年7月份左右,張某,男,66歲,山西五臺縣原八一廠(軍工廠)廠長遇到我。 處方如下:當歸12g ,川芎10g,赤芍15g ,生地15g, 黃芩10g,黃連10g,梔子12g,黃柏10g,陳皮10g,土茯苓60g,防風6g,川牛膝15g,木蝴蝶9g。 10副,水煎,日服三次。 患者取藥后服用再無聯(lián)系,一月后我讓徒弟回訪一下,結果家屬說早就好了,并且以后偶然遇見了患者本人,確定是治愈了,而且沒有反復,最終避免了一場手術。 按語: 通過運用此方的治療,體會到該方消瘀腫快,治愈率高,不易反復。也許這就是我們中醫(yī)所說的:血不利則為水吧; 此方原是由四物湯組成,但是我臨床運用時把熟地易生地,白芍易赤芍,也就成了生四物湯了; 溫馨提醒:本文所涉及之方藥,僅供臨床中醫(yī)大夫參考,非中醫(yī)專業(yè)人士可在當?shù)刂嗅t(yī)大夫指導下使用。 方中藥味具體分析 當歸 【性味】甘辛,溫。 【歸經(jīng)】入心、肝、脾經(jīng)。 【功能主治】補血和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燥滑腸。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腹痛,癥瘕結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痹;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竊,跌撲損傷。 川芎 【性味】辛,溫。 【歸經(jīng)】入肝、膽經(jīng)。 【功能主治】行氣開郁,法風燥濕,活血止痛。治風冷頭痛旋暈,脅痛腹疼,寒痹筋攣,經(jīng)閉,難產(chǎn),產(chǎn)后瘀阻塊痛,癰疽瘡瘍。用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痛經(jīng),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 赤芍 【性味】苦,微寒。 【歸經(jīng)】歸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于溫毒發(fā)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郁脅痛,經(jīng)閉痛經(jīng),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 生地黃 【性味】鮮地黃:甘、苦,寒。 【歸經(jīng)】歸心、肝、腎經(jīng)。 【功能主治】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用于熱病傷陰,舌絳煩渴,發(fā)斑發(fā)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 黃芩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黃連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入心、肝、胃、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瀉火,燥濕,解毒,殺蟲。治時行熱毒,傷寒,熱盛心煩,痞滿嘔逆,菌痢,熱瀉腹痛,肺結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積,蛔蟲病,百日咳,咽喉腫痛,火眼,口瘡,癰疽瘡毒,濕疹,湯火燙傷。 梔子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入心、肝、肺、胃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瀉火,涼血。治熱病虛煩不眠,黃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熱毒瘡瘍,扭傷腫痛。 黃柏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入腎、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治熱痢,泄瀉,消渴,黃疸,痿躄,夢遺,淋濁,痔瘡,便血,亦白帶下,骨蒸勞熱,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瘡瘍腫毒。 陳皮 【性味】苦、辛,溫。 【歸經(jīng)】歸肺、脾經(jīng)。 【功能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土茯苓 【性味】甘、淡,平。 【歸經(jīng)】歸肝、胃經(jīng)。 【功能主治】除濕,解毒,通利關節(jié)。用于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疬,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防風 【性味】辛甘,溫。 【歸經(jīng)】入膀胱、肺、脾經(jīng)。 【功能主治】發(fā)表,祛風,勝濕,止痛。治外感風寒,頭痛,目眩,項強,風寒濕痹,骨節(jié)酸痛,四肢攣急,破傷風。 牛膝 【性味】苦、酸,平。 【歸經(jīng)】歸肝、腎經(jīng)。 【功能主治】補肝腎,強筋骨,逐瘀通經(jīng),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無力,經(jīng)閉癥瘕,肝陽眩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