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說法是: 人一生90%的煩惱都來自于人際關(guān)系。 暫且先不論這個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我想這個說法想要強調(diào)的是人際關(guān)系對于個體而言真的無比重要。而人際關(guān)系中的很多問題,其實源自于我們不敢表達真實的自己。 因為每個人最深切的本能就是渴望被人賞識、被人認可、被人尊重。但是有很多人是希望通過他人的反應(yīng)來確認自己的價值。 于是,很多人為了被別人接受、為了得到權(quán)威的認可、為了不辜負別人的期待。把自己活成了溫順的小綿羊,害怕沖突,努力討好和迎合他人,選擇順從和唯唯諾諾。 關(guān)于人際關(guān)系,有一個殘忍的真相就是:你和任何人的關(guān)系中,只要你表現(xiàn)出唯唯諾諾,膽怯卑微,對方就會看不上你。 為什么會唯唯諾諾? 很多人為了維護一個表面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而選擇小心翼翼,唯唯諾諾。 我們總說“沒關(guān)系”, 即使內(nèi)心很不情愿; 我們經(jīng)常自我犧牲, 把別人的需求和感受放在首位,想方設(shè)法的為別人著想,卻一而再而三地忽視自己; 我們害怕任何形式的爭執(zhí)或沖突,總想著能忍則忍,能讓就讓,總想著息事寧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我們既難以直接拒絕別人,也不敢直接表達不滿,當別人的做法讓你不滿意時,沉默忍讓是更多時候的選擇; 我們希望通過壓抑自己--照顧別人的方法,來讓自己擁有一個“好人緣”; 我們通過迎合和討好來獲得別人短暫的好感,但卻委屈和冷落了自己,終于有一天把自己弄丟了。 也許別人的一個眼神、一個表情都會讓自己難受半天,思慮萬千。別人拒絕你時輕描淡寫;而你拒絕別人的時候,感覺自己犯了天大的錯。 你總在揣摩別人的心思,總在試圖修正自己,來討好別人。寧愿放棄自由,也不愿意承擔自由帶來的責任。 為什么存在這種現(xiàn)象? 人類的進化歷程中,自古以來,那些敢于冒險的人、極具攻擊性的人才能獲得更充足的食物和資源,進而能獲得更多繁衍的機會。 而軟弱無能的人,則很難從艱難的環(huán)境下生存下來。這是來自遠古的基因,而這種基于【生存恐懼】的基因一直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從來未被抹掉。 所以,你越是唯唯諾諾、膽怯卑微,你就越容易被視為弱者,被打上【好欺負】的標簽,別人越是看不上你。 長此以往,你只會越發(fā)覺得是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會陷入一種無力和自我否定的循環(huán)中走不出來??墒牵?strong>人,天生就有一種對強者的崇拜和對弱者的輕視。 英國著名小說家毛姆曾經(jīng)說過: 一經(jīng)打擊就灰心泄氣的人,永遠是失敗者 所以我們必須要學會祛魅,化去一切的軟弱與自卑。去逐漸學會在工作中、社交中展現(xiàn)出對自我的堅定和實力的自信,即便遇到不如意,也絕不退縮,而是主動出擊,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 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象? 01 清晰自我價值 要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每個人的都是唯一的,都有自己的天賦優(yōu)勢和獨特性。不要因為別人的否定,而懷疑自己。也不要因為害怕得罪誰,或者讓誰失望了,而一味迎合討好他人。 求認同 不應(yīng)該是障礙自己的絆腳石。 我們其實并不需要別人的認可,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更不需要別人來評判,你要先學會拿回人生的遙控器。你的人生你說了算,在你的世界里,你就是主角。 當你能夠真正由內(nèi)而外看到自己的價值,你也會擁有更多的自信和底氣,而這種由內(nèi)而外的自信,也會讓周圍的人不自覺地對你保持尊重。 02 不懼怕沖突 學會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即使這可能會引起爭議或不滿。也要試著主動表達你自己,哪怕表達的不好,說得磕磕絆絆,讓別人知道,你不是隨便什么都行,你也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而不是逆來順受,一忍再忍。 03 設(shè)立好自己的邊界 自我邊界是個人與他人之間的一道界限,一個人如果沒有明確的自我邊界,往往容易被他人看不起或操縱,從而導(dǎo)致自己的處境變得更加困難。 你要清楚自己的價值觀,不輕易違背自己的內(nèi)心聲音,不因為他人的反對而失去自己的立場。 要學會拒絕和反抗,對于那些試圖侵犯我們權(quán)益或尊嚴的行為,我們要敢于說“不”。拒絕,是一個人最正當不過的權(quán)利。 04 明確人際關(guān)系的本質(zhì) 所有的人際關(guān)系其實都是來自于彼此需要。一個人愿意跟隨和崇拜另一個人,是因為對他有需求。哪怕極其親密的人,他們對你的愛也是一種需求交換。 人際交往的本質(zhì)是需求和價值的交換,所以提升自身價值遠比去迎合別人更重要。 你要做的不是費力去討好他人,而是去專注自己,不斷提升自己,大大方方的去做自己,強大自己。 記住,任何時候你和任何人的關(guān)系,都并不取決于你對他們有多好,而是取決于你自身的強弱,你要做的就是搞清楚你有多需要他,而他又有多需要你。也就是你的籌碼有多少。 你完全不必在任何人面前表現(xiàn)出順從和卑微,畢竟大家在一起,都是互相有需求的。不然別人壓根不會搭理你。 別人欺負你批評你也好、贊美你靠近你也好,他們和你任何的互動都在說明一件事: 這個人對你有需求,想從你身上拿到能量;想從你身上獲得情緒價值;想從你身上得到安慰;想從你身上找到TA的自我價值;想從你身上滿足他們的欲望和私心;甚至可能就是,他想滿足自己——被人需要的需要。 一旦你想通這一點,你就完全不必唯唯諾諾,你的對象就算超級無敵Super優(yōu)秀,他既然選擇了和你在一起,那他一定就是對你有需求。 你不要有任何的不配得感,更不需要有什么虧欠感。他選擇你,你身上就一定有被他需要的點。你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享受悅納這段關(guān)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