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推薦《中醫(yī)基礎理論》這本書,這是中醫(yī)大學的入門教材,入門教材一般比較簡單,跟你看養(yǎng)生文章差不多,不難,認識字就看得懂。 第一段節(jié)選《先天病因——胎弱》 胎弱,也稱胎怯。是指胎兒稟受父母的精血不足或異常,以致日后發(fā)育障礙,畸形或不良。胎弱的表現(xiàn)是多方面的,如皮膚脆薄、毛發(fā)不生、形寒肢冷、面黃肌瘦、筋骨不利、齒生不齊、發(fā)生不黑、項軟頭傾、手足痿軟、神慢氣怯等。 胎弱為病,主要包括兩類情況:一是各類遺傳性疾病。多因于父母之精本有異常,如先天性畸形等。二是先天稟賦虛弱。多因于受孕妊娠之時,父母身體虛弱,或疾病纏身;或飲食不調,七情內傷,勞逸過度,以致精血不充,胎元失養(yǎng)等所致。如《醫(y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說:“小兒五遲(立遲、行遲、發(fā)遲、齒遲、語遲)之證,多因父母氣血虛弱,先天有虧,致兒生下筋骨軟弱,行步艱難,齒不速長,坐不能穩(wěn),要皆腎氣不足之故。” 第二段節(jié)選《房勞過度》 房勞過度,又稱“腎勞”。指房事太過或手淫惡習,或婦女早孕多育等,耗傷腎精、腎氣而致病。由于腎藏精,為封藏之本,腎精不宜過度耗泄。若房事不節(jié)則腎精、腎氣耗傷,根本動搖,常見如腰膝酸軟、眩暈耳鳴、精神萎靡、性機能減退等?!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氛f:“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婦女早孕多育,虧耗精血,累及沖任及胞宮,易致月經失調,帶下過多等婦科疾病。此外,房勞過度也是導致早衰的重要原因。 第三段節(jié)選《影響體質的因素——先天稟賦》 影響體質的因素: 體質特征取決于臟腑經絡氣血的強弱盛衰,因此,凡能影響臟腑經絡、精氣血津液功能活動的因素,均可影響體質。 先天稟賦 先天稟賦,是指子代出生以前在母體內所稟受的一切,包括父母生殖之精的質量,父母血緣關系所賦予的遺傳性,父母生育的年齡,以及在體內孕育過程中母親是否注意養(yǎng)胎和妊娠期疾病所給予的一切影響。先天稟賦是體質形成的基礎,是人體體質強弱的前提條件。父母的生殖之精結合形成胚胎,稟受母體氣血的滋養(yǎng)而不斷發(fā)育,從而形成了人體,這種形體結構便是體質在形態(tài)方面的雛形,故《靈樞·決氣》說:“兩神相搏,合而成形?!睆埥橘e稱之為“形體之基”。因此,父母生殖之精的盈虧盛衰和體質特征決定著子代稟賦的厚薄強弱,影響其體質,父母體內陰陽的偏頗和機能活動的差異,可使子代也有同樣的傾向性。漢·王充《論衡·氣壽》指出:“稟氣渥則其體強,體強則命長;氣薄則體弱,體弱則命短,命短則多病短壽。”明·萬全《幼科發(fā)揮·胎疾》認為:“子與父母,一體而分。”父母形質精血的強弱盛衰,造成了子代稟賦的不同,表現(xiàn)出體質的差異,諸如身體強弱、肥瘦、剛柔、長短、膚色、性格、氣質,乃至先天性生理缺陷和遺傳性疾病,如雞胸、龜背、癲癇、哮喘、艾滋病等。這種差異決定于先天遺傳性因素,取決于父母腎之精氣陰陽的盛衰偏頗及母體的調攝得當與否。先天之精充盈,則稟賦足而周全,出生之后體質強壯而少偏頗;先天之精不足,稟賦虛弱或偏頗,可使小兒生長發(fā)育障礙,影響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健康發(fā)展。如《醫(y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說:“小兒五遲之證,多因父母氣血虛弱,先天有虧,致兒生下筋骨軟弱,行步艱難,齒不速長,坐不能穩(wěn),要皆腎氣不足之故?!笨梢?,在體質的形成過程中,先天因素起著關鍵性作用,是它確定了體質的“基調”。但這只對體質的發(fā)展提供了可能性,而體質的發(fā)育和定型,還受后天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影響。 第四段節(jié)選《精血津液之間的關系》 精、血、津液都是液態(tài)物質,與氣相對而言,其性質均歸屬于陰。在生理上,精、血、津液三者之間存在著互相化生、互相補充的關系。病理上,三者之間也往往發(fā)生互相影響。這種一榮俱榮,一衰俱衰的關系集中地體現(xiàn)于“精血同源”和“津血同源”的理論之中。 (一)精血同源 精與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養(yǎng),化源相同;兩者之間又互相資生,互相轉化,并都具有濡養(yǎng)和化神等作用。精與血的這種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資生的關系稱為精血同源。 精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質之一。先、后天之精分藏于臟腑之中,則為臟腑之精。臟腑之精融入血液中,則化為血。如肝精、心精分別融入肝血和心血之中,則化為肝血和心血;脾精即脾運化吸收的水谷之精,其中的精專部分化為營氣,清稀部分化為津液,營氣與津液入脈化血;腎精在肝腎之氣的推動作用下,入肝而化為血。先、后天之精充足,臟腑之精充盛,則全身血液充盈。 由于腎為藏精之臟,故腎精化血的意義更為重要。腎精化血,榮養(yǎng)頭發(fā),故稱發(fā)為腎之外華,又為血之余。因此,腎精虧耗則出現(xiàn)血虛病證表現(xiàn),同時也有頭發(fā)枯槁脫落之候。 血液以后天水谷精微為主要生成來源,腎精賴后天水谷之精不斷充養(yǎng),血液也可化生為精,以不斷補充和滋養(yǎng)腎之所藏,使腎精充實。故血液充盈則精足,血液虛少則精虧。 腎藏精,肝藏血,精能生血,血可化精,這種精血之間相互滋生,相互轉化的關系既可稱為“精血同源”,也可稱為“肝腎同源”。 編者:根據第四段【精血同源】的道理,所以精是不怕多的,多了可以化血。血多了,人就強壯健康。 第五段節(jié)選《精的功能》 三、人體之精的功能 精主閉藏而靜謐于內,與氣之運行不息相較,其性屬陰。精除了具有繁衍生命的重要作用外,還具有濡養(yǎng)、化血、化氣、化神等功能。 (一)繁衍生命 由先天之精與后天之精合化而生成的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由于具有遺傳功能的先天之精主要藏于腎,并且五臟六腑之精都可資助藏于腎的先天之精,故生殖之精實由腎精化生。 先、后天之精的相輔相成使腎精逐漸充實,化生的腎氣也逐漸充盛。充盛的腎氣促進和維持了人體的生長發(fā)育,形體發(fā)育成熟到一定年齡并能產生“天癸”,使人體具備生殖機能,有利于繁衍后代。在生殖過程中,父母將生命物質通過生殖之精遺傳給后代。因此,腎精不僅產生生殖之精這種物質,而且化生腎氣以促進生殖。這一給予后代的生命遺傳物質,即是新生命的“先天之精”。因此,精是生命的本原。 (二)濡養(yǎng) 精能滋潤濡養(yǎng)人體各臟腑形體官竅。先天之精與后天之精充盛,則臟腑之精充盈,腎精也充盛,因而全身臟腑組織官竅得到精的充養(yǎng),各種生理機能得以正常發(fā)揮。若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之精化生有礙,則腎精虧虛,五臟之精也衰,失去濡養(yǎng)作用,臟腑組織官竅得不到精的濡養(yǎng)和支持,其功能則不能正常發(fā)揮,甚至衰敗。如腎精有損,則見生長發(fā)育遲緩或未老先衰;肺精不足,則見呼吸障礙、皮膚失潤無澤;肝精不足,肝血不充,筋脈失養(yǎng),則見拘攣、掉搖或抽搐;如此等等。 腎是藏精的主要臟器,腎精可以生髓,髓充養(yǎng)骨骼,使骨骼健壯,牙齒堅固;髓充養(yǎng)于腦,則腦的生理功能得以充分發(fā)揮。如若腎精虧虛,不能生髓,則骨骼失養(yǎng),牙齒脫落松動;髓海不足,則頭昏神疲,智力減退。 (三)化血 精可以轉化為血,是血液生成的來源之一?!稄埵厢t(yī)通·諸血門》說:“精不泄,歸精于肝而化清血?!币蚨I精充盈,則肝有所養(yǎng),血有所充。故精足則血旺,精虧則血虛。 精化血的另一層意義,是指精作為精微的生命物質,既可單獨存在于臟腑組織中,也可不斷地融合于血液中。如心精一般融入心血中,肝精一般融入肝血中以發(fā)揮其濡養(yǎng)作用。 (四)化氣 精可以化生為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精化為氣。”先天之精可以化生先天之氣(元氣),水谷之精可以化生谷氣,再加上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綜合而成一身之氣。氣不斷地推動和調控人體的新陳代謝,維系生命活動。因此,精是生命之本原,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 先、后天之精分藏于臟腑之中,則為臟腑之精;一身之氣分布于臟腑之中,則為臟腑之氣。先、后天之精充盛,則其化生的一身之氣必然充足;各臟腑之精充足,則化生的臟腑之氣自然充沛。各臟腑之氣推動和調控著各臟腑的功能,使其正常發(fā)揮而協(xié)調共濟,共同維持著機體正常的生命進程。 精化生氣,氣有保衛(wèi)機體、抵御外邪入侵的能力?!端貑枴そ饏T真言論》說:“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溫?!笨梢娋銊t正氣旺盛,抗病力強,不易受病邪侵襲。 總之,臟腑之精充盈,腎精充盛,則化氣充足,機體生命活動旺盛,身體健康,生殖功能正常,抗御外邪,祛病延年。若臟腑之精虧虛,腎精衰少,則化氣不足,機體正氣虛衰,抗病和生殖能力下降,對整個生命活動極為不利。 (五)化神 精能化神,精是神化生的物質基礎。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總體表現(xiàn),它的產生離不開精這一基本物質?!鹅`樞·平人絕谷》說:“神者,水谷之精氣也?!本c神的關系,說明了物質是第一性的唯物觀點。因此,“精氣不散,神守不分”(《素問·遺篇·刺法論》)。只有積精,才能全神,這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保證。反之,精虧則神疲,精亡則神散,生命休矣。 四、人體之精的分類 精,按其來源,可分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言其分布部位,則有各臟腑之精;以其特殊功能,則有生殖之精。因此,精(一身之精)由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相融合而成,分藏于各臟腑,則為臟腑之精;施泄以繁衍生命,則為生殖之精。 (一)先天之精與后天之精 人體之精從生成來源來說,有先天之精與后天之精之分。先天之精稟受于父母,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構成胚胎的原始物質,是生命產生的本原。后天之精源于飲食水谷,由脾胃等臟腑吸取飲食精華而產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 先天之精為基礎,后天之精為補充,二者相輔相成,使一身之精生成有源,逐漸充盛。 (二)臟腑之精 分藏于臟腑之中的精稱為臟腑之精。 先天之精形成胚胎,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五臟六腑均以先天之精作為其組織結構及生理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再者,先天之精化生元氣以促進各臟腑的功能活動,也即是得到先天之精的活力資助。因此,各臟腑之精均含有先天之精的成分。另一方面,后天之精經過脾氣的轉輸,灌注到各臟腑,成為臟腑之精的主要成分。 臟腑之精不僅滋潤濡養(yǎng)各臟腑,而且化生臟腑之氣,推動和調控臟腑的生理活動。 (三)生殖之精 ★第六段——重點 臟腑之精不僅濡養(yǎng)臟腑,而且化生臟腑之氣,推動和調控臟腑的生理機能。 【心精】,心血化生心氣,推動和調節(jié)心臟搏動,血脈的舒縮以及精神活動。 (所以有的人沒幾歲,心臟功能卻不如從前了,動不動就心率不齊,早搏。) 【肺精】,肺津化生肺氣,推動和調節(jié)呼吸運動和水液的輸布。 【肝精】,肝血化生肝氣,疏泄氣機,調暢情志,促進精血津液的運行。 【脾精】,化生脾氣,推動和調節(jié)水谷和水液的運化,血液的生成和運行。 (編者:有的人擼出胃病了,知道原因了吧。胃長期不好,外界因素是你不懂得養(yǎng)胃,內在因素是你缺少胃精。補充胃精得戒色2年以上,所以胃病即使要好,也得拖很久。) 中醫(yī)教材已經定義【sy是惡習】,而教材的編制也比較嚴謹。 第七段《防病》 【但性生活要消耗腎精腎氣,而腎精腎氣,關系到人體的生長,發(fā)育,及機體陰陽平衡的調節(jié)】。 編者:所以xing生活,肯定是要消耗腎精腎氣的。 腎精腎氣的充足與否,就關系到你能不能一直年輕,活躍,或者是早早的衰老。 邪淫的人,一般比較費錢,花銷大。 這是網絡上看過的很多帖子,一起總結出來的規(guī)律現(xiàn)象。 第一,邪淫導致體弱,經常生病去醫(yī)院,現(xiàn)在儀器小檢查一下,300以上。藥也100以上。如果需要長期吃藥的人,平均一個人一禮拜要200元的西藥費,一個月要1000元。 第二,邪淫的人,特別對“補”很有興趣。滿腦子就想著補,雞鴨魚肉啊,冬蟲夏草鹿茸啊。 總想吃好的東西,好菜不用錢嗎? 學佛的人或者尼姑,一般不邪淫,三餐粗茶淡飯,足以應付身體營養(yǎng)需求。因為他們并不消耗腎精,所以,一輩子都不怎么補。 整天消耗腎精的人,難怪要補。 粗茶淡飯能養(yǎng)活一個高尚的人,養(yǎng)不活一個邪淫的人。 ———————————— 大學教材,自學的可以借鑒: 中醫(yī)必修課: (1)基礎課: 《中醫(yī)基礎理論》 《中醫(yī)診斷學》 《中藥學》 《方劑學》 《針灸學》 (2)專業(yè)課: 《中醫(yī)外科學》 《中醫(yī)內科學》 《中醫(yī)婦科學》 《中醫(yī)兒科學》 《中醫(yī)骨傷科學》 《中醫(yī)眼科學》 《中醫(yī)耳鼻喉科學》 等等。 |
|
來自: Pramardane > 《戒之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