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信近日頭條都被上海某個Manner店鋪里的一位店員因為出餐速度跟顧客發(fā)生爭執(zhí),把咖啡粉潑在了顧客的臉上。后來又情緒失控地把另一杯咖啡粉倒在了自己的頭上。 整個事件,太多的網(wǎng)友開始共情這位店員。不得不否認,對于咖啡店員、奶茶店員來說面對大量的工作導致崩潰可以理解,也可以尊重。 大家在共情的背后,似乎是代入了自我工作被壓榨的那種無力感,因為店員的行為表達了太多打工人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她做了太多人想做不敢做的事情。 但是,我們不得不否認一個現(xiàn)象:無論你是否情緒是有多崩潰,畢竟在顧客沒有和你動手,也沒有謾罵你,只是通過合法的途徑說要投訴你的時候,你就對于你的服務對象使用暴力,即使你有太多委屈,有太多無奈,但是,這個行為真的不值得提倡,也不值得去完全認同。 畢竟,另一個店員同樣承受著相等的工作壓力,大多數(shù)工作人員都有過類似的想法、念頭和這種無奈的時候,但人家終還是選擇了溫柔相待。 至少,作為服務行業(yè),我們拿著工資服務于我們的服務對象,再怎么樣可以辭職,可以去和老板理論,沒有必要叫囂顧客。 因為曾經(jīng)有過幾十年的醫(yī)護工作經(jīng)驗,我相信從醫(yī)的同行都了解,不要說對你的服務對象進行動手或潑藥的行為,就是患者一口痰吐在我們的臉上,我們都不可能說脫下工作服和我們的患者對打起來。 在醫(yī)務人員如果說因為工作壓力去和顧客進行壓制,不要說動粗,就有可能因為說錯一句話,半只腳都踏入了法律之門,不是說就光辭退這么簡單。 在這里,我也很能感同身受店員的無奈、無助,誰又曾經(jīng)不是打工人呢?誰的念頭里沒有一千次想過要這么對我們的老板、對我們的客戶大干一回? 但是,又是什么將我們拉回到了理智的邊緣,將委屈轉(zhuǎn)化為愛的力量,去助自己成長、前進、反思? 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站在共情店員,認為當我們不爽的時候,就是可以這樣對待我們的老板、這樣對待我們客戶的時候,這個世界, 終會越來越戾氣。人與人之間只會越來越冷漠、無情和邊緣化相處。 作為同樣的打工人,我們都有過委屈、憤怒、不公,畢竟拿著老板開的工資,客戶捧場給的流量、收入,但是不是更應該去反思我們工作,真的只是為了錢?僅僅是為了生存,難道就沒有了一點點情懷與使命感? 某天,下著大雨,我心情非常eom地路過一家便利店,因為想著這樣的雨天還要去上班、工作、養(yǎng)娃,雨水浸濕了我所有的衣襟、鞋襪。早餐還沒有吃,我一邊咒罵著天氣,一邊感嘆命運的不公。 但當我一進門,店員非常熱情洋溢地和我打招呼,問我買些什么,然后爽朗的笑聲劃破了天空的陰霾。我接過熱騰騰的早餐,看著店員的笑臉,好奇的問她:“看你的樣子,上班比我還早,應該天不亮就出門了,這么大的雨,你是怎么樣的力量讓你對我們一個陌生的顧客都這么開懷大笑的? 店員的一番話非常治愈我,她說:”總是要上班的,崩著一個臉,顧客看到了,也會同樣的臉色回饋給我,我一整天也不開心,顧客也一整天不開心,但是如果我每天開開心心,見到我的顧客也開開心心,為什么不呢?為什么不把快樂傳遞呢?反正快樂是不需要花錢的!” 店員的話,瞬間讓我感受到了溫暖,那一整天,我也非常熱情洋溢地對待我的工作、我的服務對象,把快樂傳遞。 很多時候,誰的工作沒有996?沒有壓制?沒有加班加點?沒有被領導罵過蠢笨如豬?沒有被顧客無理投訴? 甚至我很多學醫(yī)的同行,最嚴重的還被患者當場扇過巴掌。但作為醫(yī)護人員,我們也當場emo,當場發(fā)瘋?是不是也是情有可原?但是為什么沒有選擇崩潰呢?因為我們知道,還有更重要的生命值得我們?nèi)尵龋€有更重要的使命不容我們?nèi)涡?、發(fā)瘋、發(fā)??! 你可以去通過法律正當?shù)耐緩饺ブ浦贯t(yī)鬧,也可以通過正當?shù)牧鞒倘ネ对V客戶不妥的行為,但是偏偏就有小部分人,選擇了簡單粗暴。 如果每一個打工人都把自己作為癩皮狗,把自己作為工具人而沒有任何情感、沒有任何情懷對服務你的服務對象,那么我們的社會,將只會越來越冷漠和寒心。 如果你覺得老板的工作安排不合理,你是有權利去選擇勞動仲裁、也有權利去選擇不在這個地方工作,但是把你對老板的矛盾轉(zhuǎn)介客戶,找到一個正當合理的事件就可以作為正當發(fā)瘋的理由,這一點,希望大家去理智、理性地對待各自的工作。 確實這個社會是有一些領導、老板的作法,讓很多打工人不滿,但不代表這個世界就處處是兇險和崩潰。 畢竟我不了解這家咖啡店,我無權去評價人家的工作機制,不支持也不反對店員的做法,但是我想說,店員在她作出崩潰舉動的時候,她也應該做好了為后果買單的心理準備。但我們這些即將崩潰的打工人,真的沒有必要去效仿或覺得爽感。 因為,所有爽感的背后,都是要用你養(yǎng)家糊口的就業(yè)履歷來買單。值與不值,熟輕熟重,我們還是要三思。 當你不喜歡你工作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自己是一條狗,當你對自己的人生開始負責的時候,你才會去刻意去尋找工作的興趣、價值,才會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和意義。 我們更多的時候,不是去反思,要不要和老板或顧客誰打贏這場仗,而更是要去好好思考,我們?nèi)绾芜x擇更匹配自己工作量的工作、選擇自己更熱愛的工作、去找到自己工作的意義、價值以及我們和客戶、領導之間的矛盾縮小化,這才是每一個必學的人際溝通成長課。 作者:心理咨詢師紅衫倩影 |
|
來自: 紅衫倩影心理室 > 《職業(yè)規(guī)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