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慶路3號,交響音樂博物館,整潔精致,近三千平的花園草坪上,香樟樹蔭下種植著精心修剪過的玫瑰。不知道是因為它被修整得太過精致,還是因為室內(nèi)只擺放有兩三桌椅沙發(fā),它總是讓我感覺到缺少一種煙火氣,一種活色生香的味兒。 ![]() 周宗良,寶慶路3號的締造者,老上海灘著名的“顏料大王”。其父在當(dāng)?shù)亟?jīng)營一家油漆店,小有資財,同時還在一家基督教會任職。周宗良因其父的關(guān)系,自幼接觸教會,早年上過私塾,后在教會學(xué)校讀書,畢業(yè)后在寧波海關(guān)工作,在此期間練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并在此期間以翻譯的身份,結(jié)識了在中國從事從德國進口染料生意的謙信洋行的德國商人-格羅門。 ![]() 周宗良在1905年來到上海,進入了謙信洋行,并憑借其能力和格羅門對其的賞識,在幾年后成為了謙信洋行的買辦,由此開始了長達35年的買辦生涯。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給了周宗良迅速積累財富的機會。 當(dāng)時德商紛紛回國,格羅門在返德前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把謙信洋行名下的全部不動產(chǎn)過戶到了周宗良名下,并把謙信所有棧存染料折價賒給他。 周宗良因握有謙信洋行全部棧存染料,大獲其利,一躍而成為上海灘有名的巨商大賈,被稱為顏料大王。 積累了大量財富的周宗良,于1930年從德國人手中購得了寶慶路3號這座花園洋房。為了更符合自己的居住需求,1936年,周宗良又委托當(dāng)時的華蓋建筑事務(wù)所,在原有兩棟小樓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擴建,這才有了如今的寶慶路3號樣貌。被人稱為“上海第一私人花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