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社會上貪取的人,一遇到財物就不肯放過,拿來增加自己的家產(chǎn),不知道這樣做會成為自己的負(fù)擔(dān),總是只怕財物聚積得不多。等到她稍有疏忽而跌倒了,就會罷官、降職、遠(yuǎn)謫,這已經(jīng)夠困苦的了;但他只要能東山再起,便又克制不住,天天想提高自己的官位,增多自己的財富,變本加厲地貪取財物,以至于臨近傾危跌落的邊緣。他即使看到前面有人貪財喪命,也不知警戒。這種人,雖然他的形體比蝜蝂高大,名稱也叫做“人”,但他的智慧卻跟小蟲一樣。
偉大的科學(xué)家愛因斯坦,當(dāng)年任教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xué),年薪為一萬六千美元,他主動要求減至三千美元,人們大惑不解。他解釋說:“每件多余的財產(chǎn),都是人生的絆腳石;唯有簡單的生活,才能給我以創(chuàng)造的原動力!”簡單的生活,無論對身體還是精神,都大有裨益。愛因斯坦在彌留之際,立下遺囑:不發(fā)訃告、不搞葬禮、不建墳?zāi)?、不立紀(jì)念碑。即使這樣,又有誰不承認(rèn)他的蓋世功勞、偉大精神、永恒價值呢?
知足,是就得之于外而言,到一定程度就不再索??;知止,是從內(nèi)在上講,主動結(jié)止、不要。知足,詩人不致走向極端,不會事事、處處與人攀比。一個人活的累,小部分原因是為了生存;大部分來源于攀比。知止,可以控制貪求,控制過高過強的無知欲望。
一個人的追求應(yīng)該是有限度的,必須適可而止;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能貪得無厭、窮追不舍。否則,讓名利鎖盤踞在心頭,蒙蓋住雙眼,那就會陷入歧途,導(dǎo)致身敗名裂的悲劇下場。
活著、愛著、夢想著! .
.
.
潔世界(編制)
??谑袇^(qū)氣溫31
空氣質(zhì)量指數(shù)35
2023年03月21日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