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在造成人類死亡的動物中,排首位的是什么?你會猜獅子?老虎?還是鯊魚?都不是!這個夏季最常見的微小動物居然如此危險!6月份,各地天氣逐漸悶熱起來,蚊子大軍也開始猖獗,危險無處不在!今天豆苗媽就帶大家“深度防蚊”,聊聊如何正確防蚊和蚊蟲叮咬帶來的疾病,建議收藏!現在蚊子越來越多,帶孩子外出,往往出去溜達一圈,帶回一身蚊子包!怎么才能正確防蚊呢?美國兒科學會推薦避蚊胺、派卡瑞丁2種驅蚊成分用于兒童驅蚊。這些經過嚴格科學驗證,以及長期使用時間驗證的有效驅蚊成分安全又實用。而那些號稱“天然無毒驅蚊成分”的驅蚊產品其實作用都不大。  根據國務院發(fā)布的《農藥管理條例》中的相關規(guī)定,只要宣稱了“驅蚊”、“滅蚊”的產品,都必須取得農藥登記證號,并在包裝上注明毒性。 像驅蚊植物、調味料驅蚊、涂抹維生素B等,這些“純天然”的驅蚊方式,雖然無害,但其實并沒有什么作用,只是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罷了……另外,很多家長應該都給孩子買過驅蚊產品,網上的網紅產品很多,但很多其實都不適合給孩子用。 蚊子叮誰跟血型無關,蚊子是靠三樣東西對“受害者”進行追蹤:嗅覺、視覺和溫度感應,蚊子對二氧化碳、昏暗的環(huán)境、熱源更敏感。 出汗多的人皮膚更容易排泄乳酸等成分,蚊子對此非常敏感,一旦嗅到這些物質的氣味就“食欲大開”。蚊子有趨暗的習性,孩子穿著深色衣服,就變成了蚊子停留地。蚊子會主動接近 37℃物體,體表溫度更高的,就更容易招惹蚊子。蚊蟲叮咬可傳播瘧疾、登革熱、絲蟲病、乙腦等等,今天我們重點聊聊可以用疫苗預防的乙腦,大家一定要重視!乙腦全名流行性乙型腦炎,又稱日本腦炎,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tǒng)傳染病,主要通過蚊蟲叮咬來傳播,主要流行于夏秋季(7、8、9三個月為發(fā)病的高峰季節(jié))。人對乙腦病毒普遍易感,以10歲以下兒童發(fā)病率最高,隨著乙腦疫苗計劃免疫的實施,我國兒童乙腦病例下降,但是成人乙腦病例卻在增加。乙腦發(fā)病初1-2日以高熱、頭痛、嘔吐、嗜睡等癥狀,與感冒相似。發(fā)病后4-10日癥狀會加重,出現意識障礙、抽搐、呼吸衰竭及腦膜刺激征等臨床特征。重癥者常出現中樞性呼吸衰竭,病死率高達20%~50%,可殘留有明顯后遺癥。為了娃的健康,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及時帶孩子接種乙腦疫苗。 目前,乙腦疫苗有乙腦減毒活疫苗和乙腦滅活疫苗兩種。
1. 乙腦減毒活疫苗: 兒童8月齡接種1針, 24月齡加強1針;
2. 乙腦滅活疫苗: 兒童出生8月齡基礎免疫2針,間隔7-10天,2周歲和6周歲各加強1針。  豆苗媽覺得,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和孩子的健康情況選擇一款安全、有效、適合自己寶寶的疫苗。總的來說,兩種疫苗都能有效預防乙腦,其中乙腦減毒活疫苗為國家免疫規(guī)劃疫苗,免費為適齡兒童接種、接種針次少。而乙腦滅活疫苗,為自費疫苗,病毒株經過滅活處理已失去毒性,需要多次刺激才能更好地產生保護。也正是由于疫苗中的病毒株只是病毒的“尸體”,不管是健康的寶寶,還是有免疫缺陷的寶寶,都可以放心接種哦!而減毒活疫苗的話,這幾類人群不適合:包括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如艾滋病或其他病毒感染引起免疫缺陷疾病者、白血病、因罹患腫瘤正在接受放療/化療者等。 歐洲、北美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qū)主要批準和使用乙腦滅活疫苗(Vero細胞)。雖然與乙腦減毒活疫苗相比,乙腦滅活疫苗需要接種更多劑次,但乙腦滅活疫苗加強免疫可以誘導個體產生很好的免疫效果。蚊子會攜帶病毒、寄生蟲,如果被蚊子叮咬后出現發(fā)熱、頭疼、全身酸痛等跡象,要趕緊去醫(yī)院。 看完這篇文章,你學會怎么對付蚊子了嗎~如果覺得有用的話,記得點在看+轉發(fā)~ - https://caringforkids./handouts/safety-and-injury-prevention/insect_repellents
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15-2018 年浙江地區(qū)流行性乙型腦炎的 血清學和分子流行病學調查 》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1998年4月第19卷第2期《兩種乙型腦炎疫苗的免疫效果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