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悲劇,莫過于活了一輩子,還是糊里糊涂,就跟行尸走肉一般。 有的人打拼了幾年,就看清楚了世道、人心的真相,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人生策略,那他們的往后余生,就會往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有的人辛苦了一輩子,依舊看不懂世道、人心的真相,也無法及時調整自己的人生策略,那他們的往后余生,就只剩下一眼看到頭的絕望了。 這就是《教父》中談到的,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通透的人,命運不會差到哪里去。愚昧的人,命運都比較悲催。有這些舉動的人,其實都沒有活明白。 一、一輩子,都被別人的眼光、標準束縛。 我們不妨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特別在乎別人的看法、眼光和標準?身處于人情社會當中,肯定是會在乎的。 在乎親戚說了我們什么話,在乎同事如何看待我們,在乎我們在朋友心中的印象,在乎自己是否達到了世俗的標準。 各種在乎別人,可就是沒有在乎自己。各種在乎世俗的標準,可就是沒有在乎自己心中的標準。如此活著,注定不會幸福。 18歲的時候,別人會跟你說,考不上985、211的人都是失敗者;30歲的時候,別人會跟你說,沒房沒車的人都是失敗者;40歲的時候,別人會跟你說,還幫別人打工,沒有自己事業(yè)的人,都是失敗者...... 難道說,每個人都能考上985、211,每個人都能有房有車,事業(yè)有成?這明顯是不可能的。這個世界的普通人,占了大多數(shù)。 做人,沒必要在乎別人的看法,也沒必要在乎世俗的標準?;畛稣鎸嵉淖约?,才算活明白。 二、一輩子,隨波逐流,只會淪為韭菜。 網(wǎng)絡上有一個問題,為什么普通人會被割韭菜? 有的人抱怨,是富人太有謀略;有的人抱怨,是世道、人心太壞;有的人抱怨,是現(xiàn)在的套路、手段太高明。 說實話,從古至今的套路都是差不多的。之所以普通人會被割韭菜,就是因為他們隨波逐流,缺乏自己的判斷、認知和主見。 有一個潛規(guī)則。如果有一天,某樣東西漲得很厲害,別人引導你去購買,那就說明,這樣東西過幾天,就會跌下來。 為什么呢?因為精英要出清手中的資源,進行變現(xiàn),所以他們就會制造上漲的假象,引導普通人來接盤。不僅房子如此,就連其他的產品,也是如此。 大家都去做的事,未必就是有利于自己的。大家都去購買的東西,未必就能讓自己獲益。有可能,大家一起這樣做,就一起被割韭菜。 三、不讀書,缺乏系統(tǒng)的知識邏輯、分析能力。 越是有所經歷,越是發(fā)現(xiàn)讀書的重要性。一個人可以貧窮,但不能不讀書。 不僅學生需要讀書,就連成年人也需要讀書。 讀書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我想,有這3點。 首先,讀書讓人明智,有著一定的知識儲備,至少明白這個世界發(fā)生了什么;其次,讀書讓人有邏輯,知道如何分析、推理一件事,而不只是情緒化;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讀書可以給人托底,不僅是物質上的托底,還有精神上的托底。能賺到一點錢,也有豐富的精神世界,日子不就安穩(wěn)、幸福了嗎? 現(xiàn)階段,又出現(xiàn)了“讀書無用論”的風潮。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那些倡導讀書無用論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第一,沒讀過書的人,跟著別人起哄;第二,有錢的精英。他們說讀書無用,就是希望普通人少讀書。普通人變得愚昧了,就容易被收割了。 四、整日幻想,而缺乏對于“人性”的了解。 說一句很現(xiàn)實的話,這個世界不是烏托邦,而是赤裸裸的人性修羅場。現(xiàn)實發(fā)生的每一件事,都跟“人性”有關。 小人為什么欺負老實人?因為人性當中有著“欺軟怕硬”的特點。大灰狼不敢欺負老虎,但肯定會吃掉軟綿羊。 老板為什么PUA員工,說公司是員工的家?因為人性有著“忽悠”的特點。老板忽悠員工多干活,那他才能多賺錢。 你有錢了,就顯擺了一番,親戚卻見不得你好,為什么?顯擺,是因為人性有著“虛榮”的特點。見不得人好,是因為人性有著“就近攀比”的特點。 說到底,人性的本質,并非善惡,而是“自私”。小人欺負老實人,是自私;老板PUA員工,是自私;有錢人虛榮,是自私;親戚見不得你好,也是自私。 活明白的第一步,就是以“人性”的視角,去觀察這個世界。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