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在消防員滅火救援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消防員到達救援現(xiàn)場后,必須立即連接水帶出水滅火,一刻都不能耽誤;遇到被困人員后,必須馬上救出并背出險地。消防員在火場中也需要靈活迅速地移動身體,處置各種突發(fā)情況。因此,良好的速度素質對消防員極為重要。 速度素質是消防員在不同的條件下,或徒手或負重快速完成各種救援任務的能力。消防員的速度素質不僅體現(xiàn)在移動速度,也體現(xiàn)在快速完成各種救援動作的能力上。 速度訓練的強度、距離、組數(shù)和間隔時間如下: 徒手速度訓練 高抬腿跑 動作要領:身體保持直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在身體兩側彎曲;將右膝快速抬起至腰部高度,左臂向前擺動,右臂向后擺動;在右腳落下的同時,將左膝快速抬起至腰部高度,右臂向前擺動,左臂向后擺動,雙腿快速交替重復動作。 訓練要求:保持身體的平衡,要用力收腹,腿要抬高。 后蹬腿 動作要領:上體正直稍向前傾,后腿蹬地伸直,前腿積極向斜上方擺動至水平部位呈弓步姿勢,帶動同側髖充分蹬伸,大腿積極下壓,后拉小腿,腳前掌著地緩沖,迅速轉入后蹬。 訓練要求:后蹬時,前腿屈膝前頂、送髖,落地時小腿積極后拉,有明顯的騰空時間。 加速跑 可組合運用小步跑接加速跑、高抬腿接加速跑等形式,通過加強短距步頻訓練提高速度素質。單純加速跑距離通常80m左右,組合加速跑距離通常在30~50m。 負荷速度訓練 上坡跑 在平地上先進行20m沖刺跑,接著進行10~50m傾角在10°~30°的上坡加速跑,再進行15m平地沖刺跑。跑動時身體前傾大,重心適當前移,步幅要小,步頻要快,前腳掌著地,練習速度不低于最大跑速的90%。 牽引跑 把彈力帶的一端系到參訓者的腰部,另一端可系到同伴身上或固定物上,加快擺臂速度,快速跑動。上體正直,略向前傾,掌握平衡地高速練習,逐步增加牽引距離和重復次數(shù)。 拖行重物跑 在平地上通過拖行水帶、輪胎或其他重物進行直線短距離的快速跑。注意保持身體平衡,跑動過程中身體適當前傾。 速度耐力訓練 間歇訓練法+重復訓練法 400m救人疏散物資是與消防員滅火救援實戰(zhàn)聯(lián)系最緊密的應用體能項目,需要極強的速度和速度耐力水平。與400m跑訓練一樣,400m救人疏散物質速度耐力訓練采用的間歇訓練法以高強度和強化性間歇訓練為主,其特點是訓練強度高,嚴格把控間歇時間,使機體在未完全恢復時進行下一組訓練。 在訓練方法上采用重復訓練法,以中、長時間的重復訓練為主。將重復訓練法與間歇訓練法相結合,既能保證訓練負荷強度,又能對訓練間歇時間進行嚴格把控,增強消防員跑步的節(jié)奏控制與穩(wěn)定性,從而有針對性地提高消防員的速度耐力與專項成績。 負荷變換訓練法 速度耐力訓練的負荷變換通常為強度變化、量度恒定。在間歇時間與訓練量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改變每次練習的負荷強度,有效增強消防員機體的速度能力與耐乳酸能力,使消防員在負荷強度發(fā)生變化時也能達到訓練要求,提高變速能力;促使消防員適應火場和各種復雜救援場所條件的變化,也可及時根據(jù)消防員的身體狀況調整負荷,保證訓練安全有效進行。 內容變換訓練法 速度耐力訓練多采用距離變換的訓練方法,比如兩種距離組合或兩種以上距離相組合。此方法可適用于不同的訓練階段,有針對性地增強消防員的速度能力、有氧能力以及速度耐力能力。 |
|
來自: 昵稱GKCwlMik > 《消防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