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這件事,太司空見慣了,有多少人一感冒就咳嗽,又有多少人,感冒雖然好了,但是咳嗽沒好,一拖再拖,拖成了久咳。今天講的正是這種感冒后的長期咳嗽。中醫(yī)界有這么一句話,叫名醫(yī)不治咳,治咳丟臉面。這是說咳嗽不好治,它里面的學(xué)問啊太多了,治不好是要丟臉面的。但是林鶴和老先生不怕啊,林老是江西省鼎鼎有名的老中醫(yī),他有一張方子,專門治療風(fēng)寒感冒之后,咳嗽遷延不愈。細辛3克,五味子5克,薄荷9克,射干9克,法半夏9克,杏仁9克,枳殼9克,桔梗9克,沙參9克,陳皮6克,瓜蔞皮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林老囑咐如果有寒熱錯雜的情況,則可以加黃芩6克、桑白皮9克。羅大倫老師經(jīng)驗:一般到了這個階段,往往都是寒熱錯雜,所以,直接在方子里面加入這兩味藥,效果比較好。風(fēng)寒感冒以后,雖然用了些祛風(fēng)散寒的藥物,但是因為自身正氣不足,不能一鼓作氣把所有邪氣都趕出去,導(dǎo)致一些邪氣鉆了空子,悄悄的在體內(nèi)潛藏了下來。這個時候,寒氣已經(jīng)去掉了七八成,什么發(fā)燒啊,頭痛啊等等這些癥狀都消失了,但唯獨這一點寒氣影響了肺氣宣發(fā)肅降的功能,人就會繼續(xù)咳嗽,還會咳痰,這個也比較好理解,氣機升降失常,津液自然也就沒有辦法正常輸布,凝聚在一起慢慢的形成痰,每咳一次,就帶一點痰上來。細辛這味藥是溫性的,溫可以散寒,再加上它非常地細,像箭一樣,甚至可以穿透到骨子里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往往少不了它。這里用細辛把潛藏在肺里面的那一點點寒邪散掉。緊接著陳皮、半夏、杏仁、瓜蔞皮,這四味藥有什么作用呢?可以化痰止咳。如果買不到瓜蔞皮,可以用全瓜蔞來代替。再看桔梗和枳殼,桔梗的藥性是往上走的,主升;枳殼的藥性是往下走的,主降。一升一降,旨在恢復(fù)肺部氣機,也就是肺主宣發(fā)肅降的這一功能。另外,氣機斡旋起來,它可以主動去攻擊這個病邪。然后是五味子和沙參。中醫(yī)說,久咳必虛,咳嗽遲遲好不過來,肺臟受到拖累,導(dǎo)致肺虛,一方面是肺氣受損,另一方面肺陰也會受到影響。五味子收斂肺氣,沙參這味藥帶點甘甜,很好吃,而且它主要是滋陰的,沙參一去,肺臟就能滋潤一點。五味子和沙參都是止咳的良藥。五味子斂肺止咳。沙參潤肺止咳。射干最擅長治咽喉疾病,比方說咽喉痛,痛的連話都講不出來,一味射干熬成湯,它喝下去以后,會覺得喉嚨那里清清涼涼的,很快,痛就止住了,講話也利索了。《本草綱目》里說射干是治喉痹咽痛的要藥。它的主戰(zhàn)場就是在咽喉這一帶,在這里負責把氣道疏通開來。薄荷可以防止寒邪入里化熱,如果寒邪已經(jīng)入里化熱了,還要再加黃芩6克、桑白皮9克。黃芩,非常苦寒的一味藥,可以清熱。桑白皮清熱的同時還能補補肺氣。羅大倫老師說,這么多年,只要是感冒過后的殘余咳嗽,我只見過幾例服用無效的。羅老師提醒,再次提醒一下,此方是在感冒過后,其余癥狀都已經(jīng)消失了,只是殘余咳嗽的時候用,往往是嗆咳為主,沒有呼吸道里面很深的咳嗽。千萬不要在感冒仍在,還發(fā)燒呢,卻急于用此方,一定沒有效果的。 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專業(yè)中醫(yī)人士參考學(xué)習(xí),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藥,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任何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