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醫(yī)在心,心正藥自真 草藥大全 【中藥名】仙鶴草 【別名】龍芽草、脫力草、狼牙草、毛將軍、黃龍尾、毛腳茵等 【類別】收斂止血藥。 【藥用部位】以植物的地上部分、地下根莖芽或根入藥。以梗紫色、葉青綠、多而完整、無雜質(zhì)者為佳。 【產(chǎn)地分布】毛將軍生于溪邊、路旁、草地、灌叢、林緣及疏林下。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藥材主產(chǎn)于湖北、浙江、江蘇等地。 【性味歸經(jīng)】平,苦、澀。歸心經(jīng)、肝經(jīng)。 【功效】收斂止血,截瘧,健胃,止痢,解毒。 【主治】收斂止血、補(bǔ)虛止痢、殺蟲解毒、活血消腫、治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赤白痢疾,崩漏帶下,勞傷脫力,癰腫,跌打、創(chuàng)傷出血。廣泛用于各種出血之證。 【成分藥理】具有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抗腫瘤作用,對陰道滴蟲有良好殺滅作用。有止血、調(diào)整心率、增加細(xì)胞抵抗力、降低血糖和消炎等作用;冬芽含酚性物質(zhì)鶴芽酚,冬芽及根有較強(qiáng)的驅(qū)絳蟲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均有抑制作用??辜纳x。 【用法用量】6~12克煎服,外用適量。 【使用禁忌】非出血不止者不用。表證發(fā)熱者慎服。 【過敏反應(yīng)】表現(xiàn)為胸悶、氣短、心悸、煩躁、頭暈眼花、大汗淋漓、面色蒼白、四肢冰冷、寒戰(zhàn)、血壓下降。重者尚有頭暈、面色潮紅、大汗淋漓。中毒性球后視神經(jīng)炎失明,腹痛腹瀉、嘔吐、面紅、血壓下降。 【配伍】 1.配阿膠:阿膠甘平,滋陰補(bǔ)血,止血,為血肉有情之品。仙鶴草苦澀平,收斂止血,升壓強(qiáng)心,調(diào)整心率,恢復(fù)疲勞。兩藥配伍,補(bǔ)斂兼施,補(bǔ)血強(qiáng)心,收斂止血。 2.配地錦草:地錦草辛平,清熱解毒,活血涼血止血,利水通脈。仙鶴草收斂益氣,強(qiáng)心,調(diào)整心律。兩藥合用,涼血通脈,調(diào)整心律。 3.配白茅根:茅根甘寒,涼血止血,清熱利尿,與仙鶴草合用,則清熱,涼血,止血。常用于治尿血。 4.大棗:取仙鶴草補(bǔ)中益氣,大棗補(bǔ)脾益氣養(yǎng)血。相配入補(bǔ)益劑中可治體虛無力?!墩憬炷可剿幹仓尽芳从孟生Q草配大棗,治“小兒疰夏”。 5.配槐花:仙鶴草收斂止血,槐花涼血止血而清利濕熱,兩藥常相須為用,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大便出血。 6.配海螵蛸:海螵蛸味咸澀,性微溫,收斂固澀之功較強(qiáng),并能和胃制酸,仙鶴草苦微甘,能收斂止血能補(bǔ)虛,常用于胃潰瘍出血和崩漏下血。 【文獻(xiàn)】 ①《生草藥性備要》:'理跌打傷,止血,散瘡毒。' ②《滇南本草》:'治婦人月經(jīng)或前或后,赤白帶下,面寒腹痛,日久赤白血痢。' ③《偽藥條辨》:'治瘰疬。' ④《百草鏡》:'下氣活血,理百病,散痞滿;跌撲吐血,血崩,痢,腸風(fēng)下血。' ⑤《現(xiàn)代實用中藥》:'為強(qiáng)壯性收斂止血劑,兼有強(qiáng)心作用。適用于肺病咯血,腸出血,胃潰瘍出血,子宮出血,齒科出血,痔血,肝膿瘍等癥。' 【配伍選方】 ①治鼻血及大便下血:仙鶴草、蒲黃、茅草根、大薊。煎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婦人月經(jīng)或前或后,有時腰痛、發(fā)熱。氣脹之癥:黃龍尾二錢,杭芍三錢,川芎一錢五分,香附一錢,紅花二分,水煎,點酒服。如經(jīng)血紫黑,加蘇木、黃芩;腹痛加延胡索、小茴香。(《滇南本草》) ③治貧血衰弱,精力痿頓(民間治脫力勞傷):仙鶴草一兩,紅棗十個。水煎,一日數(shù)回分服。(《現(xiàn)代實用中藥》) ④治小兒疳積:龍芽草五至七錢,去根及莖上粗皮,合豬肝三至四兩,加水同煮至肝熟,去渣,飲湯食肝。(《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⑤治過敏性紫癜:仙鶴草三兩,生龜版一兩,枸杞根、地榆炭各二兩。水煎服。(蘇醫(yī)《中草藥手冊》) ⑥偏頭痛,頭昏,頭痛: 龍芽草根30克,雞、鴨各1個。煮服。(江西草藥手冊) ⑦失眠或夜驚: 仙鶴草根30克,萱草根15克。燉子雞1只吃。(貴州草藥) ⑧咯血,吐血: 仙鶴草30克,側(cè)柏葉30克,藕節(jié)12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⑨虛損,唾血,咯血: 龍芽草六錢,紅棗五枚。水煎服。(文堂集驗方) ⑩癌癥扶正驅(qū)邪:仙鶴草50g,油松節(jié)50g。泡水當(dāng)茶喝,每天1-2次(如無不適可以長期喝)陰虛血燥者慎用。這兩味藥相當(dāng)于西醫(yī)的免疫球蛋白?!鹅o月山人于民間老中醫(yī)整理》 (11)【涼血止血,用于血熱出血】 崩漏下血:仙鶴草30克,蒲黃(炒)9克 水煎服。 血熱咯血:鮮仙鶴草30克,鮮旱蓮草12克,側(cè)柏葉9克 水煎服。 瀉痢有血:仙鶴草30克 水煎,加紅糖30克調(diào)服。 咳唾膿血:仙鶴草、葦莖各30克,魚腥草、茜草各15克,薏苡仁、冬瓜仁各12克,桃仁9克 水煎服。 濕熱便血:仙鶴草、地榆各15克,黃芩、山梔、槐花各9克,黃連3克 水煎2次分服。 氣虛衄血:仙鶴草、黃芪、土黨參各30克,桂元肉、大棗各15克 水煎服。 (12)【敗毒抗癌,用于癌瘤積毒】 胃癌:仙鶴草60克,龍葵、白英各48克,半枝蓮、蛇莓、石見穿各24克 水煎服,日1劑。宜于胃癌之伴有黑便、貧血、消瘦、疲乏等癥狀者。繼續(xù)服用能使腫塊消散。 食管癌:仙鶴草30克,代赭石、急性子、蜣螂各21克,旋復(fù)花、姜竹菇、天冬、麥冬、南沙參、北沙參、沉香曲、石斛各12克,木香丁香、厚樸、當(dāng)歸、豆蔻各9克 水煎服。能使癥狀改善,飯量增加,體力恢復(fù)。 肝癌:仙鶴草、生地黃、石燕、半枝蓮、瓦楞子各30克,漏蘆、薏米各15克,當(dāng)歸、丹參、八月札各9克,白芍、陳皮各6克 水煎3次分服。結(jié)合放射治療,能改善體力,縮小腫塊。宜于早、中期。 乳腺癌:仙鶴草30克,蒲公英、澤瀉各15克,海灌、海帶、半夏、當(dāng)歸、川芎、白芍、獨活、青皮、象貝、紅花、蛤粉各9克,陳皮、甘草各6克 水煎服,日1劑。宜于早期者,可獲痊愈。 宮體腺癌:仙鶴草30克,益母草、當(dāng)歸、丹參各15克,川芎、牡丹皮、香附、陳皮各9克,茴香6克,艾葉3克 水煎3次分服,日1劑。能使流血、白帶減少,疼痛消除,陰疲乏涂片檢查癌細(xì)胞陰性??山Y(jié)合放射治療。 白血?。合生Q草、鹿銜草各30克,鳳尾草、紫珠各12克,生甘草6克 水煎代茶飲。另用:生黃芪、紫草各30克,七葉一枝花、黨參、鳳尾草各12克,山豆根、茜草各9克,當(dāng)歸、射干、生甘草各 6克,生馬錢子1克,水煎并沖服牛黃粉0.6克。宜于急性各型,可獲緩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