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烤及面米制品常用的食品添加劑種類
文|杜德春
我國焙烤(烘焙)食品與面米制品(糕點糕餅點心食品)國標(biāo)規(guī)定可以用的有24類添加劑,幾千多種食品改良劑添加劑,它是現(xiàn)代食品加工中的食品革命。
對于改良升級優(yōu)化面米制品及其工藝具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譬如對于面包、饅頭、米糕、面條等焙品的色香味美的綜合改良;或是蓬松度及其制品美拉德反應(yīng)的最佳匹配;或是增筋增加水調(diào)面團(tuán)(面條水餃皮)的吸水率及耐煮性筋道爽口滑道;或?qū)τ诿追壑破?、米糕、云片糕由于其糯米淀粉熟化淀粉老化的改善、及其對其保鮮保濕濕潤柔軟的改善等等。
筆者就焙烤食品、烘焙食品、面米制品、糕點糕餅點心、速凍冷凍面團(tuán)品類常用的食品添加劑歸類如下: 一、△乳化劑類
單甘酯MG 硬脂酰乳酸鈉-鈣SSL CSL 大豆磷脂 蔗糖脂肪酸酯SE 雙乙酰酒石酸單雙甘酯DATEM
*司盤類
山梨醇酐單月桂酸酯(又名司盤 20),
山梨醇酐單棕櫚酸酯(又名司盤 40),
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又名 司盤 60),
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又名司盤65),
山梨醇酐單油酸酯(又名司盤80)
*吐溫類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單月桂酸酯(又名吐溫 20),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單棕櫚酸酯(又名吐溫 40),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又名吐溫 60),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單油酸酯(又名吐溫80)
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單硬脂酸酯
二、△酶制劑類
淀粉酶 蛋白酶 戊聚糖酶 脂肪酶 氧化還原酶類 谷氨酰胺轉(zhuǎn)氨酶 植酸酶 食品主要酶制劑:
葡萄糖氧化酶,氧化酶、TG酶、脂肪氧化酶、戊聚糖酶(真菌木聚糖酶)、蛋白酶、真菌a-淀粉酶、β-淀粉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乳糖酶、酒精酶、轉(zhuǎn)化酶、異構(gòu)酶、麥芽糖酶、脂酶、真菌脂肪酶、半纖維素酶、混合酶(真菌a-淀粉酶+真菌木聚糖酶,真菌淀粉酶+半纖維素酶) 等。
三、△增白改良類
抗壞血酸 偶氮甲酰胺
四、△增稠劑類
植物膠 動物膠 生物膠 海藻膠 化學(xué)改性膠。
食品增稠劑正文如下:
植物子膠:瓜爾豆膠、槐豆膠、羅望子膠、他拉膠、決明子膠、沙蒿子膠、亞麻子膠、田菁膠、葫蘆巴膠、皂莢豆膠。
植物樹膠:阿拉伯膠、黃蓍膠、印度樹膠、刺梧桐膠、桃膠 。
其他植物膠:果膠、魔芋膠、印度蘆薈提取膠、菊糖、仙草多糖。
動物膠:膠 明膠、干酪素、酪蛋白酸鈉、甲殼素、殼聚糖、乳清分離蛋白、乳清濃縮蛋白、魚膠。
微生物膠:黃原膠、結(jié)冷膠、茁霉多糖、凝結(jié)多糖、酵母多糖。
海藻膠:瓊脂、卡拉膠、海藻酸(鹽)、海藻糖、海藻酸丙二醇酯、紅藻膠、褐藻巖藻聚糖。
化學(xué)改性膠: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乙基纖維素、微晶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變性淀粉、聚丙烯酸鈉、聚乙烯吡咯烷酮。
五、食品類增稠劑:淀粉類、變性淀粉類等。
六、△水分保持劑類
磷酸, 焦磷酸二氫二鈉, 焦磷酸鈉, 磷酸二氫鈣, 磷酸二氫鉀, 磷酸氫二銨, 磷酸氫二鉀, 磷酸氫鈣, 磷酸三鈣, 磷酸三鉀, 磷酸三鈉, 六偏磷酸鈉, 三聚磷酸鈉, 磷酸二氫鈉, 磷酸氫二鈉, 焦磷酸一氫三鈉, 聚偏磷酸 鉀, 酸式焦磷酸鈣,
七、面米增筋劑改良劑
一、谷元粉
二、大豆蛋白粉
三、蓬灰
四、抗壞血酸
五、偶氮甲酰胺(ADA)
六、轉(zhuǎn)谷氨酰胺酶(TGase)等。
八、食品膨松劑
食品膨松劑根據(jù)其化學(xué)性質(zhì)可以分為堿性、酸性和中性膨松劑。
堿性膨松劑包括:
碳酸氫鈉(小蘇打) 碳酸氫銨 碳酸銨 碳酸鈣 碳酸鎂等
酸性膨松劑包括:
硫酸鋁鉀(明礬) 硫酸鋁銨 磷酸氫鈣 酒石酸氫鉀等
復(fù)合膨松劑通常由以下成分組成:
碳酸鹽類(如碳酸氫鈉) 酸性鹽類(如磷酸氫鈣、酒石酸氫鉀) 淀粉和脂肪酸等
中性膨松劑包括:
葡萄糖酸-δ-內(nèi)酯等
微生物膨松劑:
生物膨松劑,如酵母,通過微生物的繁殖產(chǎn)生氣體,起到膨松作用。酵母的生長和繁殖受溫度、濕度、酸度和時間等因素的影響。
九、防腐劑類
焙烤食品、面米制品、糕點糕餅焙烤點心食品制品用的防腐劑
烘焙、焙烤、面制品等食品防腐劑有哪四類
一:化學(xué)工業(yè)防腐劑
脫氫乙酸鈉、丙酸鈣、山梨酸鉀、苯甲酸鈉、雙乙酸鈉、超霸復(fù)配等幾十種不同防腐劑。
焙烤食品、烘焙食品、面制品添加量,參閱GB2760-2014國標(biāo)食品法。
二:天然微生物防腐劑
納他霉素、聚賴氨酸、乳酸菌素、乳酸鏈球菌素、溶菌酶、乳酸、抗菌肽、殼聚素、魚精蛋白等幾百種天然類微生物防腐劑。
焙烤食品、烘焙食品、面制品添加量,參閱GB2760-2014國標(biāo)食品法及其諸食法。
三:植物性防腐劑
生物堿類、黃酮類、香豆素和內(nèi)酯類、皂甙、酚類化合物、葸醌類和萜類化合物等。
茶多酚、植酸、兒茶素、蜂膠、大蒜素、苦瓜提取物、酒花素、酒花堿、酒花提取物、L-抗氧化酸等。
焙烤食品、烘焙食品、面制品添加量,參閱GB2760-2014國標(biāo)食品法及其諸食法《食品添加劑衛(wèi)生標(biāo)準(zhǔn)》。
四:食品防腐性的防腐劑
丙二醇、丙三醇、山梨糖醇液、食品乙醇酒精75℃、酸類(果酸、檸檬酸等)、堿類(碳酸氫鈉、碳酸鉀、碳酸鈉等)、糖醇、葡萄糖粉、酒花液、酒花、高鹽、高油、紅曲米、納豆菌、葡萄糖酸內(nèi)脂、苦瓜、鹽類、低聚果糖醇、赤蘚糖醇類、vc、檸檬酸、蘋果酸、醋酸、富馬酸、蜂蜜、糖醇類等。
五:其它防腐劑
臭氧、臭氧水、紫外線、氮氣、惰性氣體等
焙烤食品、烘焙食品、面制品添加量,參閱GB2760-2014國標(biāo)食品法及其諸食法《食品添加劑衛(wèi)生標(biāo)準(zhǔn)》、《食品添加劑國標(biāo)法》等。
十、抗氧化劑類
焙烤食品抗氧化劑有哪些:
化學(xué)抗氧化劑有:茶多酚(TP)、生育酚、黃酮類、丁基羥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羥基甲苯(BHT)、叔丁基對苯二酚(TBHQ)等。
植物性抗氧化劑:
抗壞血酸 (維生素C),谷胱甘,硫辛酸,胡蘿卜素,β-胡蘿卜素,α-生育酚 (維生素E),泛醌 (輔酶Q),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天然抗氧化劑:
茶、黑枸杞、菠菜、山楂、紅葡萄酒、胡蘿卜、黃豆、蜂蜜、番茄、堅果、草莓、燕麥等。
11酸味劑:
是能夠賦予食品酸味并控制微生物生長的食品添加劑,是酸度調(diào)劑的一種。酸味劑食品中的主要調(diào)味料,有增進(jìn)食欲、促進(jìn)消化吸收的作用。除去調(diào)酸味以外,兼有提高酸度、改善食品風(fēng)味、抑制菌類(防腐)、防褐變、緩沖、螯合等作用。
中國現(xiàn)已批準(zhǔn)許可使用酸味劑的有:檸檬酸、乳酸、磷酸、酒石酸、醋酸、蘋果酸、偏酒石酸、乙酸、鹽酸、己二酸、富馬酸、氫氧化鈉、碳酸鉀、碳酸鈉、檸檬酸鈉、檸檬酸三鉀、碳酸氫三鈉、檸檬酸一鈉等種。
12、鮮味劑
谷氨酸鈉、5’一鳥苷酸二鈉、5’肌苷酸二鈉、5’一呈味核苷酸二鈉、琥珀酸二鈉、L一丙氨酸、酵母提取物。
杜德春:焙烤食品工藝技術(shù)首席工程師博士。
#食品添加劑改良劑的種類與應(yīng)用#焙烤烘焙食品添加劑改良劑#面米制品與糕點添加劑改良劑的種類與應(yīng)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