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愛子,計當長遠。 誰都希望兒女過得好,但兒女要過好一生,不是一兩天可以成就的,需要循序漸進地引導。 更現(xiàn)實的是,父母再厲害,兒女混到最后,還得靠自己。 因而,父母對兒女的教育,應該更加注重平常的言傳身教,讓孩子盡早認清社會,能形成自己的大格局。 要懂得,父母的層次高低,決定了孩子的起點高低。孩子一飛沖天,是幾代人的力量在匯聚和接續(xù)。 以下八種話,高層次父母常常談起,低層次父母閉口不談。 01 “短時的快樂,多半是垃圾快樂”:用一生時光,去尋找長久的快樂生活。 孩子都喜歡看手機,沉迷游戲。拿到手機就很快樂,殊不知這就是短時間的快樂。 等孩子長大后,還能用手機來尋找快樂嗎?柴米油鹽貴,這不是手機里都有的。 告訴孩子,樹立長期思維,看看自己三十歲,五十歲,能夠靠什么過快樂的生活。 舍去短時間的快樂,需要用長時間的快樂來取代,而不是單純地禁止,強行地拒絕。 02 “能夠無私幫你的人,除了父母,就沒剩幾個”:用心體會父母的愛,增加信任度。 很多父母,等孩子長大后,才發(fā)現(xiàn)不親了。 甚至有的孩子,把外人當成寶,把家人當成草。對著家人怒吼,聯(lián)系外人來家里搗亂。 顯然,孩子對父母的愛,感觸不是太深。 就像小說《活著》里,父母都很愛兒子福貴,但是福貴寧愿和狐朋狗友去賭錢,抽煙,也不會好好聽父母的話。直到父親被氣死,福貴還沒有清醒過來。 父母有愛,但是沒有取得兒女的信任,這很容易滋養(yǎng)“白眼狼”。 當父母變成兒女最值得信任的人的時候,那么彼此無話不說,父母的話更加管用。 03 “結婚找對象,其實是找了一個家庭”:培養(yǎng)好的愛情觀,促進婚姻,承擔責任。 多少父母,看到兒女找錯了對象,氣得要哭。 為什么等兒女找了對象,才生氣呢?為什么不是找對象之前,給兒女一些正確的婚姻觀念呢? 千萬不要做事后諸葛亮,而是要“丑話說在前頭”。 當兒女能沖著家庭去尋找愛情的時候,就會變得理智,而不是鬧著玩,也不容易上當受騙。 結婚,其實是把兩個大家庭聯(lián)系在一起。也是把兩分力量聯(lián)合在一起。 從古至今,人們習慣找門當戶對的人,就是為了促進家業(yè)發(fā)展,而不是找一個累贅。 04 “事情成功不成功,都不要輕易告訴別人”:學會守嘴,低調(diào)成事。
當你弱的時候,能夠得到大家的同情和幫助。 當你強大的時候,得到的就是嫉妒和厭恨。 你失敗了,有人嘲諷你,瞧不起你;你成功了,有人嫉妒和暗中使壞。 人心隔肚皮,永遠不知道人家想什么。 管好自己的嘴,少說幾句,不要炫耀,不要吐槽,不要暴露自己的狼狽......默默無聞的自己,慢慢走,才能寧靜致遠。 就是自己的親戚,都別說太多,保持一定的距離。 05 “你有價值的時候,朋友最多”:別把太多的人請到生命里,別害怕一個人獨行。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樣的道理沒有錯,但是真正的朋友很少。 很多人看起來像朋友,其實是來獲取利益而已。 陪你吃喝的人很多,但是你到低谷,情況就改變了。不信,借一次錢,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關系,不靠譜。 當你成功的時候,朋友數(shù)量的最多的。但是不要把他們當成朋友,而是來求利益的人。 你只管提升自己的價值,比在吃喝之中,稱兄道弟強很多倍。 06 “最難的不是賺錢,是從說到做”:行動起來,一切都會變好。 很多青少年,理想遠大,但是說一說而已,終究不會理想成真。 反而是那些長大后要當醫(yī)生、護士、士兵的人,還能真正實現(xiàn)。 可見,好高騖遠是沒有用的,關鍵是積極行動,目標定低一點。 只有那些既定可以實現(xiàn)的目標,才能夠讓我們感受到成功的驚喜。才有動力去踐行。 別總是想著發(fā)大財,而是要行動,要有可行的目標。 去讀一本書、找一份技術工、做小老板,都行。 07 “不要去感動一個人,沒有必要”:感動是一時的,感恩才是一世的。 看過很多電視劇,男主角的行為,讓女主角哭得稀里嘩啦。 在大雨里,男主角不管不顧,要保護女主角,電視機前面的你,都心動了。 好了,別沉迷在電視劇里。 當你拼盡全力去感動一個人的時候,其實只能感動到自己,對方仗著你的好,肆無忌憚。 你就是感動了對方,也不會被珍惜,因為他是“于心不忍”而已。 真正能夠長久的感情,是彼此感恩。 你的好,會被珍惜,也會被對方回報給你。正如禮尚往來的道理一樣。 能夠感恩的人,才是善良的人。比方說,感恩父母,感恩幫助自己的熟人,感恩一份愛情、一個家庭。 08 “大家都可以做起來的行業(yè),價值不大”:別盲從,學會尋找不一樣的方向。 一件很容易做成功的事情,大家都在做,說明這件事門檻很低,很容易被取代。你在容易的事情上,可以賺一定的錢,但是不要長期做。 比方說,擺地攤賣頭飾,誰都能做。 你要在任何行業(yè)成為大咖,就得尋找不一樣的自己,或者去轉(zhuǎn)賽道,去另一個人少,但是難度系數(shù)高的行業(yè)。 敢于挑戰(zhàn)自己,打破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09 父母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我們沒有辦法把兒女捆在身邊,只要給兒女獨立的本事和勇氣,就行了。 在平時交談的時候,給出一些積極的暗示,讓孩子更早認識社會,很有必要。 我們培養(yǎng)孩子,其根本就是讓孩子去社會上闖蕩,而不是在家里折騰。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