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年輕人結(jié)婚生子的比例減少,導致少子化加劇。大批老年人退休,導致老齡化加劇。最可怕的,是這兩者重疊到一起了。 很多人不理解,年輕人不結(jié)婚,也不生孩子,為什么會影響到中老年人養(yǎng)老呢? 可以這樣理解。沒有少子化和老齡化的時候,是10頭牛拉1輛車,壓力被10頭牛分攤了,不僅牛輕松,就連坐車上的人,也舒服。 如今,少子化和老齡化加劇,是1頭牛拉1輛車,甚至1頭牛拉2輛車,不僅牛會撂挑子不干(年輕人躺平),就連坐車上的人,也沒有保障。 對此,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錢從何來?錢從年輕人的身上來。沒有年輕人交錢,那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吃什么呢? 身處于工薪階層的普通人,比如說70后和80后,要盡早存錢,做好養(yǎng)老的準備。 02 先來談談70后。 百度百科有一個數(shù)據(jù):2035年左右,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cè)丝谥械恼急葘⒊^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2035年左右,是哪一代人退休呢?就是70后。由于60后和70后的人口基數(shù)特別大,一旦這兩代人完全退休,老齡化的比例就特別高了。 看數(shù)據(jù),可能我們沒啥感覺,那我們就來談一談現(xiàn)實的情況。 就拿“看病”來說,如今老齡化還沒有那么嚴重,醫(yī)院都天天排隊,人聲鼎沸,生意特別好??墒牵?span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font-weight: inherit;margin: 0px;padding: 0px;border: 0px;font-style: inherit;font-variant: inherit;font-stretch: inherit;line-height: inherit;vertical-align: baseline;">醫(yī)院資源是有限的。 隨著老齡人口的數(shù)量增多,那看病的隊伍會更長。這個時候,普通人要想找到一個床位,都需要拼錢財,或者拼關系。 看病是其中的一個問題,子女會不會幫父母養(yǎng)老,也是一個問題。70后的孩子,如今應該已經(jīng)讀大學,或者大學畢業(yè)了。 而他們的孩子,可能大學畢業(yè)就失業(yè),哪怕找到工作,也只能養(yǎng)活自己,連結(jié)婚都困難。如此,70后指望養(yǎng)兒防老,大概率會成為一場空。 03 再來談談80后。 從整體的情況來看,70后算是幸運的一代,而80后終究是倒霉的一代。因為所有的紅利,都跟80后擦肩而過。 70后吃到了房產(chǎn)、商業(yè)的紅利,而80后只能高位接盤,負債累累;70后按時按點退休,而80后有可能要活到老,干到老。 可以這樣說,70后所擁有的紅利,80后都沒有。而70后沒有遇到的困難,80后統(tǒng)統(tǒng)都會遇到。這就是所謂的“時也命也”。 當下的80后,已經(jīng)奔四了。有的人已經(jīng)被職場辭退了,有的人成為了滴滴司機,有的人正在風雨中送外賣,有的人只能當快遞大叔...... 更重要的是,80后這代人,基本都生了二胎,有的人還生了三胎。現(xiàn)在的物價節(jié)節(jié)攀升,工資原地踏步,80后真的可以輕松養(yǎng)活二胎、三胎嗎?答案讓人扎心,很艱難。 雞娃需要錢,日常的讀書需要錢,每個月償還貸款需要錢,平時的衣食住行需要錢,而他們正在被職場淘汰,處境會比較艱難,壓力山大。 說句不太好聽的話,80后是這幾代人(50后到00后)里邊最倒霉的一代人。 04 給70后和80后的忠告:盡早存錢,做好養(yǎng)老的準備。 為什么要存錢?就一句話:還未到手的錢,很大幾率不屬于你。而在你兜里邊的錢,才是真正屬于你的。 舉個例子。你未來可以拿十萬,但現(xiàn)在一分錢都沒有,那你現(xiàn)在怎么生活?如果中途出了什么問題,未來的十萬沒了,你該怎么辦? 反之,你現(xiàn)在就有十萬存款,那你還能暫時保障一家老小的安穩(wěn)。哪怕中途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也能滿足平時的一日三餐。 在“透支消費”的年代,很多人都對“存錢”二字抱有鄙視的態(tài)度,認為“存錢”就是保守、落后的行為,根本跑不過通脹。 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我問你,身為普通人,真的能跑贏通脹嗎?跑不贏。因為跑贏通脹的項目和渠道,都在精英手中,而普通人根本沒有資格了解,更別說接觸了。 存錢,說實話,就是給家庭一個保障。家人生了大病,需要做手術。你有錢,自然萬事無憂。他沒錢,那他的家人就只能等死。話雖難聽,可現(xiàn)實如此。 05 寫到最后 做人,要有最好的準備,以及最壞的打算。 最好的準備,比如說盡早存錢,用來應對即將到來的生活風險。而最壞的打算,比如說接受養(yǎng)老內(nèi)卷的現(xiàn)實,避免希望越大,失望更大。 古人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莫看江面平如鏡,要看水底萬丈深?!?/span> 一切,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