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是一味很神奇的中草藥,在《傷寒雜病論》里大概有兩百多個經(jīng)方,其中一半以上都用到了桂枝。 從仲景時期開始到今天,以小梁認識的中醫(yī)里,大家都一致認為桂枝是第一大功勞之藥。 我甚至認為,如果沒有桂枝,可能就沒有中醫(yī)藥這個行業(yè)了。 在《雷公炮炙》里說,把桂樹的樹條釘在其他木頭的根部,那個木頭就會死。因為桂枝是木中之王,它克一切其他的木。有中醫(yī)說,肝主木,因為肝氣橫逆而帶來的問題,皆可用桂枝來解。不過這個說法有點像中醫(yī)的江湖黑話。我查了一些資料,通俗的說法,桂枝的第一功用是「解肌」,字面的意思就是緩解緊張的肌肉。小梁浮皮潦草、水過鴨背、前前后后學醫(yī)二十年,如果讓我說有什么對于整個生命炁機的重要體會,那就是:絕大部分的疾病都是基于一個問題而來——受寒或者是和受寒類似的狀況,這個狀況包含被風吹到、被嚇到......總之身體產(chǎn)生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或是生理的機制,這個機制叫「緊張」。人因為憤怒,因為恐懼,因為焦慮,因為執(zhí)著,因為一切的風寒暑濕燥火,都會帶來一個狀況,那就是「緊張」。這個緊張包括肌肉的緊張,包括血管的收縮,包括筋節(jié)、筋膜的收縮,尤其是微小循環(huán)的緊張,這些緊張會導致整個系統(tǒng)出現(xiàn)一個問題,那就是循環(huán)變差。當一個人身體的某個地方,或許多個地方都出現(xiàn)了循環(huán)變差的時候,就像一條河,流著流著就變成了泥湯一樣。你看到很多人的指尖、腳趾都會出現(xiàn)循環(huán)變差的問題,繼而就會手冷、腳冷。其實這個冷會一層層地上來,從腳趾到小腿,再到膝蓋,甚至有些人會到更高的地方,比如到胯部。當這個冷去到小腹,以至于連盆骨都氣血都不足的時候,就會帶來膀胱的問題。當時我們用桂枝湯給很多病人吃的時候,哪怕吃幾口,大概在三十秒到一分鐘之內(nèi),就可以明顯看到指尖的循環(huán)重新啟動。這種快速度,以至于我認為這不是血液流動能帶來的,它幾乎可能是來自于某種電信號或者是生物電信號。桂枝所在的樹叫肉桂樹,它是桂樹當中的一種?!侗静菥V目》里大概列舉了林林總總許多的注家對它的分類方法。大致把桂樹分成三種,有桂,菌桂,肉桂。我們現(xiàn)在在臨床當中用的桂枝多是肉桂這一種樹。據(jù)說肉桂以南方產(chǎn)地為佳,比如廣西、廣東等地,以至于廣西的簡稱都叫桂。有一次我跟著李可老抄方的時候,他說現(xiàn)在最好的肉桂皮都在越南了。因為中國草藥用得多,那種飽含油脂的肉桂已經(jīng)很少了。我見過從越南運過來的非常漂亮的肉桂皮,很厚,飽含油脂,走過去都聞到一股濃濃的香味。這個肌肉分兩種,一種是我們的表皮肌肉,包括內(nèi)臟的表皮,桂枝可以放松表皮的肌肉。桂枝是桂樹尖尖的、細小的嫩枝,而肉桂則是肉桂樹的皮。從取類比象、物以類聚的方式,以同氣相求的策略來看,那一些又小又嫩,在遠端的枝條拿來入藥的叫桂枝;而肉桂逐步下移,用肉桂樹下面的干皮入藥。所以用中醫(yī)的話來說,“桂枝氣薄而上行,善行于四肢,有發(fā)汗解表,溫通經(jīng)脈,助陽化氣,平?jīng)_降逆之功?!?/section>翻譯過來就是,桂枝有助于改善體表遠端的微循環(huán),緩釋表皮的緊張。而肉桂,也就是桂樹厚厚的外皮那一部分,“氣厚而下行,補火助陽,引火歸元,散寒止痛,溫血通經(jīng)。”翻譯成今天的普通話,約等于可以改善我們內(nèi)臟深處的血液循環(huán)。桂枝作用在表皮,而肉桂可以直達比較里的部分,它可以去到腎,去到腸子內(nèi)部,甚至下丹田,讓里面的「寒凝」——也就是陰寒凝結而帶來的緊張,甚至于受到某種恐懼帶來的緊張,或者是憤怒帶來緊張,一股腦釋放出來。如果你愛去一些咖啡館,你會發(fā)現(xiàn)有一些配料是肉桂粉。其實咖啡加上肉桂,有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提振心陽。翻譯成今天的醫(yī)學術語就是改善循環(huán),可以改善心臟的心肌供血,也能夠改善表皮的微循環(huán),所以讓人感覺到有能量。有許多上班族。每天上班之前拖著疲倦的身體經(jīng)過公司樓下的咖啡館,一定要買一杯咖啡。他以為是自己生活方式的體現(xiàn),其實是自己身體內(nèi)在每一個細胞的召喚。而肉桂除了辛辣有向外散之外,還有一部分是向下向內(nèi)的,這也就是肉桂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叫引火歸元。肉桂擅于把人體的虛火往下引,把中焦打通,讓心火降下去和腎水相遇,把先天腎后天脾都照顧到了。今年整體大寒濕,很多人手腳冰涼,總是感覺胃里冷痛,不敢吃涼的,老是拉肚子。這時多半是陽虛影響到脾胃,可以用肉桂+甘草來溫暖脾胃,給脾胃補足陽氣。材料:肉桂5克,甘草5片。
做法:藥材加300毫升熱水、燜泡5分鐘后飲用,每天1杯。 肉桂的熱可以運化中焦,和祛濕的茯苓配合,可以推動體內(nèi)的濁水向外排,就不會讓水濕停留在身體內(nèi)變成痰濕。材料:肉桂3克,茯苓15克 茯苓加300毫升水煮好后,加入肉桂粉調(diào)勻。 肉桂能中和蘋果的涼性,蘋果緩和了肉桂的熱性,喝下去暖胃生津,養(yǎng)氣血,美容顏。
材料:蘋果一個、肉桂10克,紅茶一包紅糖一小塊。 做法:肉桂加水煮10分鐘,煮出香氣;把切好的蘋果、紅茶、紅糖,再放養(yǎng)生壺中煮10分鐘。 兩者配合,同氣相求,不僅能讓上竄的火去到該去的地方,還能補脾腎、助陽氣,兩全其美。材料:取肉桂8克,磨成細粉;小米150克,蒸熟。 做法:食用時將肉桂粉均勻撒在小米飯上,拌勻,當作主食吃。 肉桂除了用于食療,平常作為養(yǎng)生保健也很好。很多牙痛反反復復發(fā)作,其實是虛火牙痛,這種牙痛要引火歸元,肉桂粉10g,加點醋調(diào)成糊狀,然后敷在腳板心(涌泉穴),睡上一覺,早上起床發(fā)現(xiàn)牙不痛了。用肉桂粉和吳茱萸粉按1:1的比例,用醋調(diào)勻,敷于腳底涌泉穴。有助于引火下行,上虛火、手腳冰涼的人適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