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繁花》中,阿寶從一個想闖蕩上海的窮小子到寶總的傳奇經(jīng)歷,離不開爺叔的悉心調(diào)教。 爺叔對阿寶說:“一個男人應(yīng)該有三個錢包。第一個,就是你實際上有多少錢;第二個,是你的信用,人家錢包里的鈔票,你可以調(diào)動多少;第三個,是人家認為你有多少錢?!?/span> 這三個“錢包”,不僅是商人血拼商場的保命符,也是普通人面對生活的啟示錄。 一旦失去它們,你必然會與成功失之交臂。 人到中年,守好手里的三個錢包,你的生活就穩(wěn)了。 ![]() ![]() 努力賺錢,攢底氣余華說:“世人慌慌張張,不過是圖碎銀幾兩,而偏偏這碎銀幾兩,能解世間惆悵。” 年輕時,我們總覺得談錢俗氣,可中年之后,方知那所謂的“俗氣”才是我們生活的底氣。 努力賺錢,是讓家人體面生活的重要保障。 “灣仔碼頭”的創(chuàng)始人臧健和,從小家境貧寒。 她初中輟學(xué)后在當(dāng)?shù)匾患裔t(yī)院做護工,期間結(jié)識了一位泰國援華醫(yī)生。二人互生好感,很快便組成家庭,還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 有一天,丈夫接到家里消息,說父親病逝需要他回去料理后事??纱巳ヒ粍e三年,丈夫杳無音訊,臧健和便辭掉工作帶著兩個女兒千里尋夫。 結(jié)果,她在泰國看到丈夫已經(jīng)另娶妻生子。她便毅然決然帶著女兒離開,輾轉(zhuǎn)來到香港謀生。 初到香港時,她語言不通,只能靠做苦力養(yǎng)家。 她每天都要打三份工,一天工作20多個小時,但她絲毫不喊辛苦。 有次,臧健和給工友包了水餃,這位工友吃過之后贊不絕口。 臧健和由此想出了擺攤賣水餃的生意,于是她在熱鬧的碼頭上開起了水餃攤。 生意雖小,她卻絲毫不馬虎,堅持用最新鮮的食材,每日還給餐具消毒。 由于她的水餃味道好、分量足,口口相傳引來了無數(shù)食客。 后來,她經(jīng)過不斷努力,終于組建起了自己的團隊,有了自己的品牌“灣仔碼頭”。 從農(nóng)村無依無靠的單親媽媽到身價60億的“水餃皇后”,臧健和靠自己努力賺錢,將兩個女兒養(yǎng)育成人,也書寫了自己的傳奇人生。 路遙在《幸福還會來敲門》里寫道:“錢是個好東西??梢宰屓瞬辉傩幕?,讓自己變得自信?!?/span> 沒有金錢支撐的日子,我們就會被現(xiàn)實的困頓所裹挾。 努力賺錢,不是為了貪圖享樂,而是身處困境時,可以多一些解決途徑,少一些無能為力。 當(dāng)你不再捉襟見肘時,你擁有的生活選擇權(quán)才會越大。 成年人最清醒的生活觀,就是認真掙錢,去積攢應(yīng)對風(fēng)險的抵抗力。 ![]() 重諾守信,立正氣古往今來,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身上無一例外都有重諾守信的特質(zhì)。 晉商代表喬致庸,有一次承接了一筆買賣,要從包頭送一批胡麻油到山西。 他油坊一個經(jīng)手的伙計動起了歪心思,以次充好,將劣質(zhì)的胡麻油兌入上好的胡麻油中。 喬致庸發(fā)現(xiàn)這個情況后,立刻將這位伙計痛斥了一番。然后,他命人將這整批摻假的胡麻油全部倒掉,重新?lián)Q了一批新的胡麻油。 經(jīng)此一事,喬家生意非但沒有受損,反而因喬致庸的誠信之舉,越發(fā)紅火。 由此可見,凡事以誠為本,以信立身之人,方能在經(jīng)商的路上行穩(wěn)致遠。 張洪瑞,是信譽樓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百貨界的傳奇人物。 上世紀90年代,在眾多商家打出“貨物出門,概不退換”的告示時,張洪瑞創(chuàng)辦的信譽樓就推出了“五試一退”無理由退換貨制度。 對于當(dāng)時昂貴的電視機、錄音機等,顧客都可以拿回家免費試用幾天,如果覺得不好用,就可以還回來。 信譽樓在成立前6年,賬面上利潤幾乎為零。別的商場都在換著花樣兒搞促銷,張洪瑞卻依舊堅持用“笨辦法”——守誠信。 多年的堅持和努力,最終換來了信譽樓的快速發(fā)展。 時至今日,信譽樓已經(jīng)開出了43家連鎖店,躋身進“中國商業(yè)零售百強企業(yè)”之列。 富蘭克林曾說:“失足,你可能馬上恢復(fù)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span> 人這一輩子最大的成就,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待人有幾分真誠,又能得到多少人的支持。 失信于人者,也必然失心于人。 那些貪圖眼前利益之人,必將把自己送上孤立無援的境地。 而誠信待人者,看似吃虧,卻能廣結(jié)善緣,將道路越走越寬。 ![]() ![]() 凡事利他,練大氣《墨子》有言:“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 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很微妙,利益往往是其中的紐帶。 真正的人脈,本質(zhì)是給予長久的關(guān)系,核心在于利他。 常懷利他之心,懂得互惠互利,才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古茗創(chuàng)始人王云安,僅用13年時間就打造出一個400億的奶茶商業(yè)帝國。而他坦言,古茗活著的核心就是“利他主義”。 第一家古茗開店兩年后,王云安迎來了第一位加盟商。 有一次店里很忙,這位姑娘主動留下來加班到深夜。 閉店后,王云安對她表達了感謝,并把談好的一萬五加盟費當(dāng)即免了五千,還承諾陪她選址。 王云安說,我的店是一個坑,我不希望加盟我的人重新走那個坑。 也正是有這樣的真心,那位姑娘到處給王云安做宣傳,給他帶來了第一波加盟商。 當(dāng)古茗發(fā)展到70家店時,王云安發(fā)現(xiàn)有一半加盟店的收入在盈虧平衡線上,運營壓力很大。 他沒有像其他奶茶店一樣,想辦法從加盟商身上賺錢。而是改變了經(jīng)營思路,降低了產(chǎn)品利潤,打造了為加盟店服務(wù)的貨品供應(yīng)鏈。 每天晚上,加盟商都會在閉店后來找王云安提第二日的物料,最早的加盟商也要到晚上12點才到。 王云安覺得加盟商太辛苦了,于是用當(dāng)時僅有的14萬存款買了一輛車,專門給供應(yīng)商送貨。 他說,加盟商應(yīng)該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門店的運營上。 那一年,很多加盟商盈利幾十萬,打破了掙扎在盈虧平衡線上的狀態(tài)。而他與合伙人也賺了70萬,成功度過了危機。 如今,古茗門店數(shù)已超9000家,而王云安的身價已達到150億。 稻盛和夫曾說:“人只要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運自然就會好轉(zhuǎn)?!?/span> 如果一個人只關(guān)注自己的得失,即便再才華橫溢,最終也會落得一個無人捧場的地步。 相反,常抱利他之心,多行利他之事,才能得到長久的福澤和意想不到的饋贈。 真正的強者,都是利他主義者。他們不去算計眼前的得失,而是懂得時時換位思考。 讓利三尺,看似一時之虧,卻換來勝友如云,積攢人生長遠之福。 ![]() 曾仕強教授曾說:“中國人的文化是避諱談錢的,但很多人生的智慧,是從錢里悟出來的?!?/span> 窮人和富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從來都不是賺錢的本事,而是金錢背后的待人處事之道。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如何守護好自己的“錢包”,是這場修行中的必修課題。 身處困境時,努力賺錢,才能擁有從容的底氣; 面對誘惑時,重諾守信,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與人合作時,凡事利他,才能收獲長久的利益。 點個在看,余生,愿你我都能修好自己的品行,贏得順遂輝煌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