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幾天看到一篇長長的傾訴,引不少網(wǎng)友唏噓不已。 發(fā)文的是一位為人母不久的女性,她與丈夫從大學戀愛,到結婚生子,一起經(jīng)歷了整整十一年。 大學畢業(yè)時,帖主為丈夫放棄周遭一切來到他的城市重新開始,兩人的戀情也十分順利,雙方父母都非常支持。 在帖主看來,兩人一直都很甜蜜,就像連體嬰一樣生活著,生活早已互相滲透,完全不能離開彼此。 他們戀愛四年后結婚,前年女兒出生,如今一歲半了,可愛又懂事。 家庭氛圍和諧,雙方父母都對這個小家庭非常好。丈夫也是溫柔細心又體貼,每逢節(jié)日都會為她準備小驚喜,這令帖主覺得生活非常幸福美滿。 正當帖主以為自己能夠繼續(xù)這樣幸福下去時,出現(xiàn)了一道晴天霹靂——她的老公談戀愛了。 今年春節(jié),她的丈夫在網(wǎng)上認識了一個女生,并迅速陷入熱戀,到如今也不過三四個月的時間。 02 她的丈夫也不落俗套,見異思遷的最初都需要無數(shù)的謊言去掩蓋。 一開始,他說自己心情不好想出去走走,想趁著過年放假,獨自出門自駕游,帖主答應了。 后來頻繁以出差為由離家,而丈夫以前是很少需要出差的。 一出門,丈夫仿佛人間蒸發(fā)了一般,電話打不通,微信也需要很長時間才回。 此時帖主隱隱約約猜到了一些,但她仍不敢相信,說服自己丈夫可能真的是因為心情不好,不想理人。 再后來,丈夫借口兼職跑滴滴,說自己睡在車里,整夜整夜地不回家。 帖主依然選擇相信,心疼丈夫太累。 就這樣兩人溝通越來越少,帖主漸漸感覺到,丈夫已經(jīng)不再愛她了。 這對曾經(jīng)覺得十分幸福的帖主來說,落差感太大了。 微信回的越來越晚,晚上出門也沒有知會一聲,常常半夜回家……帖主說,“愛與不愛真的非常非常明顯?!?/p> 在這樣日漸加深的猜忌與折磨中,帖主確診中度抑郁,開始吃藥治療。 在這個過程中,丈夫依然間歇性消失,即使知道她病了。 時間來到上周的某一天,帖主生日。 全世界都和帖主說了生日快樂,唯獨丈夫什么都沒有。 到晚上,丈夫熬不住對帖主坦白,說他不愛她了,對她一點感覺也沒有了,他愛上了別人。 聽到丈夫的話,帖主腦袋一轟:“十一年啊……” 隨后,她了解了事情的真相。 在她擔心丈夫跑滴滴、自駕游,開車路上安不安全的時候,丈夫卻陪著另一個女人看海爬山、逛街吃美食。 他們到處旅游、肆意快樂,去帖主與丈夫從來沒有一起去過的地方。 在她擔心丈夫中午沒飯吃,給他點外賣時,心虛的丈夫卻質(zhì)疑她是為了查自己在不在家,因為彼時的他正在去見女友的路上。 帖主生日的五天前,剛好是丈夫女友的生日,那天丈夫借口出差,實際卻是陪女友過生日,那時候也正是丈夫剛得知帖主生病的時刻。 03 當帖主更加了解丈夫與女友的戀愛細節(jié),她更加心痛了,她發(fā)覺丈夫非常愛他的女友。 那個女人在另一個城市,丈夫為了見她,下午五點半下班他都要開車連夜去見他,然后隔天再趕回來早八打卡。 前幾個月丈夫買了很多新衣服,帖主還打趣道是不是談戀愛了,沒想到一語成讖。 趁著丈夫睡著,帖主在深夜加了丈夫女友的微信,她才知道丈夫向她坦白的原因,是覺得對不起女友。 他覺得自己明明已經(jīng)結婚生子了還騙對方,承受不了愧疚感的折磨向女友坦白了,并在女友的勸說下與帖主坦白。 女友得知自己成了第三者,頓覺痛苦的她提出了分手,帖主丈夫很難過,寫長長的小作文表達愛意。 而同時間的帖主,還在苦苦質(zhì)問丈夫什么時候回家。 帖主無法理解,曾經(jīng)恩愛的兩人,曾經(jīng)那么愛自己的丈夫,怎么就說變就變了呢? 她不敢相信,三番五次詢問丈夫是否可以回頭,但都被拒絕了。 事發(fā)后,丈夫也覺得內(nèi)疚,認為自己把兩方都傷害了。 在平靜之后,帖主與丈夫聊了很多,她也深深地意識到,這個男人真的不愛自己了。 她死心了,兩人最終協(xié)議離婚,丈夫表示愿意凈身出戶,目前正在走流程。 04 看了只覺得唏噓。 站在帖主的角度,十一年相伴的感情,居然就被別人短短幾個月輕易粉碎,這期間自己付出的感情與青春換來這樣的結局,任誰都會覺得難過。 只是很現(xiàn)實的是,人生在世,有很多事情是我們控制不了的。 你控制不了世事的變遷,你更控制不了一個人的心。 不管是早有預謀,還是毫無兆頭的說變就變,你都無法阻止一個決定要離你遠去的人。 外界變化我們難以控制,我們唯一能控制的是,自我的成長與塑造。 我們不應該去期待別人永遠不變,而是應該即使他人改變,你的一切依然都在可控的范圍內(nèi),讓自己足以有底氣的應對任何變化。 正如網(wǎng)紅papi醬說,人那糟糕的事不會因為有個伴侶或者結了婚就會消失不見,不要把不確定的事情交到不確定的人手里,不如自己牢牢抓著解決。 你最好不要指望一個別人,你最可靠的第一個伙伴就應該是你自己。 《親愛的安德烈》書中說: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伙而行,歡樂地前推后擠、相濡以沫; 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p> 我們可能會對某一個人抱有無限的期待與信任,總會相信當下的美好能夠持續(xù)永遠,這并沒有什么不好。 但我們依然要在相信一個人的同時,更相信自己,讓自己能夠消化猝不及防的變化,保持更好的狀態(tài)走未來的路。 對不值得的人不必過多執(zhí)著,有時候放開手,是更好的選擇。 作者簡介:何似,平凡生活中,有暗香盈袖,關注公眾號何似酒肆(ID:heside9),與你共同思考、記錄、欣賞世間萬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