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公眾號與您相伴4065天▲戳上方藍(lán)字關(guān)注「曾仕強每日箴言」 |全文共2259字,深度閱讀需6分鐘,受益終生| ![]() ![]() 一般情況下,人都是喜歡爭強好勝的。除非遇到了無能為力,無可奈何的情況才會被動認(rèn)慫。 不能說這種做法不好,因為有人偏喜歡不撞南墻不回頭。 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往往需要主動認(rèn)慫、示弱,才能避免被磕碰得頭破血流。 這其中蘊含著什么道理呢?我們今天就從老子的話里好好體會一二。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我們用最通俗的話來講,“堅強者死之徒”,就是脾氣壞的,遲早要氣死自己;“柔弱者生之徒”,就是修養(yǎng)好的,不會受氣,活得很愉快。 有人說,我就是脾氣壞。脾氣壞你改不改,是你自己的事,不改就兩個字,活該。 脾氣好也不能好到說完全沒有脾氣,那也是不負(fù)責(zé)任的。都不關(guān)你的事,心已經(jīng)死了,那就太過分了。 脾氣好不是忍出來的,忍對身體是不好的,脾氣好應(yīng)該是寬厚,寬厚跟忍耐不一樣。 這些都應(yīng)該分清楚,稍微有點兒缺失,稍微有點兒偏差,后果就差得太遠(yuǎn)了。 我們要了解自己,才有方法調(diào)整自己。說改很難,要從調(diào)整開始,慢慢地調(diào)整,調(diào)整到自己滿意。 當(dāng)然,你很快又會不滿意,因為你的要求會提高,這是最好的現(xiàn)象。不要要求自己馬上改,太難。 有人說我從現(xiàn)在開始要怎么樣,這講一百次都沒有用,因為要求太高。 慢慢改,改了一點點,心里就很欣慰,然后就希望自己再有點兒進(jìn)步,這才是比較有效的方法。 老子接著說: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折。兵強氣盛,打仗反而不會勝。 如果兩軍相對,一定是兵多的贏,還要打嗎?那就站出來比一比,馬上就分勝敗了,還可以少死很多人。 往往初看起來是寡不敵眾,但是結(jié)果往往是寡勝眾,兵多的反而一下子潰敗掉了,這種案例很多。 因為兵強氣盛之時,很容易驕傲,自認(rèn)為是世界上最強的,但是老天會證明原來你并不強,驕兵必敗,木強則折。 大家想想,每次一陣大風(fēng)過來,斷的都是那種很直、一點兒都不妥協(xié)的樹枝,那種搖來搖去的反而不會斷。 所以老子下的結(jié)論很有趣,他說: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兩句話體會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千萬不要把它看作是有形的位移,而是一種氣的調(diào)和,強大的一定要處下,不見得;柔弱的一定會處上,也不見得。 我們從兩句話來體會,第一句話,叫作“好男不與女斗”。 大家想想看,男的跟女的斗,女的一定吃虧,男的體型比較高大,體力比較強,女的怎么打得過? 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創(chuàng)造出這樣一句話,好男不與女斗。從表面上看,好像我們看不起女性,但實際上是為了保護(hù)女性。 小時候,我一聽到柔道冠軍,總覺得這個人真是了不起。 有一天我碰到這位柔道冠軍的時候,他被打的到處都是傷,我那時候也很天真,就問:“你不是柔道冠軍嗎?” 他有一點兒生氣,說:“是啊,怎么樣?” 我說:“那怎么被打成這個樣子。”他更加生氣。 我說:“我很好奇,怎么還有人比你更厲害。”他說:“我太太比我厲害!” 我說:“你太太難道柔道比你還強?” 他說:“要是她強的話我們兩個就有的拼了,可是她根本不會,我一出手她就得死了,搞得我都不敢出手,隨便她打,就被打成這個樣子。” 柔弱勝剛強,所以柔弱處上是因為他的柔弱,受到大家的保護(hù),他才會居上位,不是真的他居上位、占上風(fēng)。 第二句話,“大人不記小人過”。 大人不能計小人過,不然就不叫大人了,這其實也是強大處下的一種通俗化的演繹。 我們中國人很了不起,會把那些思想家很高深的話變成很容易了解的話,然后流傳得非常廣。 大人不記小人過,對方聽完之后,就只好什么都忘記了。 小人不是說一定是壞人,只是地位比較低的人。 大人就是地位比較高的人,你怎么斗也斗不過他,他老是記恨你,你就糟糕了。 所以為什么說,宰相肚里要能撐船。就是你要么不要當(dāng)宰相,既然當(dāng)宰相,就要能夠容納百官不同的意見。 不能說你說了就算,否則有時候是會誤國的,這才是老子的真意。 不是說強大的人處處都要低下,那也做不到,那也只是形式化,只是一種虛偽。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的現(xiàn)實運用 我們要了解,一個會柔的人,才是會剛的人;一個經(jīng)常不發(fā)脾氣的人,偶爾發(fā)脾氣,人家才會重視,才會檢討。 如果你常常發(fā)脾氣,根本沒有人理你。所以老子所講的是一種描述,不是一種事實。 天道本來就跟人道有差距,人要靠自己的修養(yǎng),才有辦法慢慢地天人合一,這需要從小做起。 我大學(xué)剛畢業(yè)的時候,我能做什么,人家誰都不把你看在眼里。那時候就要認(rèn)分。 所以人家罵我,我也不覺得是欺負(fù)我,我認(rèn)為長官都是這個樣子;人家講話很難聽,我也不覺得受恥辱。 我慢慢覺得,這是每一個人的生存之道,沒有什么好壞,沒有什么對錯,沒有什么高低,然后慢慢地就能夠想出一條好辦法,就是走出自己的路來,要不然你活不了多久。 我曾經(jīng)被一個老板罵過這樣的話,他不是當(dāng)我面罵,是跟別人講的: “曾某人算什么,他只是一顆小雞蛋,我是個大石頭。你小雞蛋來碰我大石頭,會粉身碎骨的,還是我很堅強。” 我聽了,也覺得是這樣的。人家是大老板,當(dāng)然是這樣,我也不生氣。 因為我慢慢了解到,所有這些事情,都是對自己一個很好的借鑒。 于是告訴自己,哪天如果我有權(quán)有勢,可不要像他那樣。我相信老天會收拾他。 果然如此,因為像他那種人,打擊他的人很多,而像我這種柔弱的人,誰也看不上眼,打我干什么,我反而就沒事。這才是真正活用老子的智慧。 本文依據(jù)曾教授著作匯編而成 直播預(yù)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