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癖好,不僅反映了他的性格,還反映了他的人品。 出門在外,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人的“癖好”,去逐漸看透對方的品性。所謂“聽其言,觀其行”就是這個道理。 人有惡癖,不可深交。要盡量遠離,有以下6種癖好的人。 1、遠離熱衷于人情世故的人。 雖然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但是,正常人不會將太多的時間,投入到人情世故當中。 而將大部分的時間,都投入到人情世故當中的人,基本都是“詭計多端”的老江湖。有可能,別人的一句話,就能搞得你團團轉(zhuǎn)。 普通人,第一沒有人情世故的天賦,第二沒有鉆研人情世故的時間。所以說,普通人就不適合跟這些老江湖往來。 有心人算計無心人,就好比隱藏在暗處的豺狼,一口咬死正在吃草的綿羊,這是輕輕松松的?;⒈豢膀T,人心隔肚皮。 2、遠離永遠都一臉笑意的人。 人是感性的生物,會為了有利的好事而開懷大笑,也會為了不幸的遭遇而放聲痛哭。有明顯情緒化的人,都沒有太多的城府。 在職場中,有的人并沒有明顯的情緒,哪怕你罵了他,他都是一臉笑意。難道說,他們就有如此寬容的胸懷嗎? 并非如此。永遠都一臉笑意的人,就是妥妥的笑面虎。這一刻的仇恨,他們放在心上,等下一刻你露出破綻,那他們就會來收拾你。 所有的笑意,就是為了打消別人的防備之心。要知道,伸手不打笑臉人。而一臉笑意的笑面虎,城府極深,很難被人看透。 3、遠離各種見不得人好的人。 人性最大的黑暗,莫過于見不得人好,笑人窮,恨人富。你有錢了,那他就仇恨你。你貧窮了,那他就笑話你。 一般來說,越是有點關系的人,越會見不得人好。比如親戚,他不會計較外人賺了多少錢,但他一定會計較你賺了多少錢。 外人賺得比他多,他不在意。你賺得比他多,他就仇視你了。因為人性存在“就近攀比,就近傷害”的特點。 你想想,自己攀比的時候,是不是拿身邊人進行比較的?你是這樣做的,別人也是這樣做的。以至于,熟人之間的見不得人好,層出不窮。 4、遠離為了利益而隱忍的人。 春秋末年的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一般情況下,君王都會選擇自刎,不被人侮辱??晒篡`不一樣,賣身為奴,連夫差的排泄物都吃。 一個人,從高高在上,跌落到奴隸的層次,還不顧自己的尊嚴,就跟狗一樣,那他真的會對身邊人真心嗎?肯定是不可能的。 隱忍了十來年,勾踐見機會來了,連續(xù)出兵滅了吳國。事后,還將跟自己同患難的大臣、謀士、原配妻子,通通賜死。連自己人都不放過。 越是為了利益而隱忍的人,他的內(nèi)心就越是冷血、無情。如果不是冷血、無情,那他怎么可能一忍到底呢?跟六親不認的人走太近,分分鐘會被他們搞死。
5、遠離熱衷于道德綁架的人。 在人情社會,有一個“陽謀”,可以讓無數(shù)人吃癟,道德綁架。指的是,某些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別人。 舉個例子。你賺了不少錢,老家的親戚就會找上門,跟你說:我們都是親戚,是親人,你有錢,難道不該幫窮親戚一把嗎? 聽了這番話,你肯定會不知所措。不幫,別人會說你為富不仁。幫了,他們就會來吸你的血。不論幫不幫,吃虧的都是你。 近些年,各種“道德綁架”的行為層出不窮。有些用心不良的人,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利益目的,就各種道德綁架,敗壞了世道的風氣。 6、遠離各種跟你抬杠的人。 你提出了這個觀點,總有人會反駁你,跟你對著干。如果你回應他,那他就起勁了,跟你繼續(xù)爭執(zhí)。如此,吃虧的不是他,而是你。 在朋友圈,你分享自己的感想,就有人會說你這也不對,那也不對。你就不理解了,自己在朋友圈說幾句,為什么還會招惹來杠精呢? 很簡單,很多人都想向別人刷一波“存在感”。而刷一波存在感,最好的辦法,就是跟別人抬杠,哪怕別人說得再對,也要污蔑別人是錯的。 如果你遇到了杠精,我建議你,盡量將其屏蔽就好,沒必要與之爭執(zhí)。所謂“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跟杠精說太多,只會壞了自己的心情,沒必要。 文/舒山有鹿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