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廣袤的神州大地,有三條神奇的分界線,天然地造就了豐富多彩的中國。在這里,超超集中奉獻給讀者諸君,分別為中國南北分界線、中國長城分界線、中國胡煥庸線。 中國南北分界線: ![]() 中國的南北分界線并不是黃河,也不是長江,而是秦嶺—淮河一線。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氣候分界線。 從氣溫來看,秦嶺淮河一線與我國1月份平均氣溫0度的等溫線大致重合。 ![]() 從降雨來看,秦嶺淮河一線與我國年降水800mm等降水量線大致重合。 從濕度來看,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濕潤地區(qū)和半濕潤地區(qū)的分界線。 從而,這條線是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也是我國水田與旱地分布的分界線,是水稻與小麥種植的分界線。 ![]()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地理分界線。 從自然條件來看,由于氣候的顯著差異,因而線的南北在河流、植被、土壤等諸多方面也都有顯著差異。尤其是秦嶺作為橫亙在我國中部的一條東西走向的山脈,就象一堵“擋風墻”阻止冬季冷空氣南下,攔截夏季東南季風的北上。 自古以來,因秦嶺所處的特殊地理環(huán)境,以及因此而帶來的秦嶺南北氣候變化,人文景觀、生活習俗等方面的顯著不同,被稱為我國南北分界線的特點更為鮮明。 從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來看,秦淮南北的差異就更為明顯。 從生活習俗來看,北方主食以面食為主,南方以大米為主。 秦嶺—淮河宏觀是線、微觀是片。 秦嶺—淮河一線作為中國南北分界線,是從宏觀上來說的,也就是它并不是一條細線,而是整體上為一條一二百公里寬的帶狀區(qū)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