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星標我們 ![]() 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托了白居易的福,唐玄宗跟楊玉環(huán)的愛情故事一直被傳為千古美談。馬嵬驛前的生死離別,更是感動了無數瓊瑤愛好者。 可惜的是,影視劇永遠都是影視劇,在冷酷的權力面前,山盟海誓還沒有一張廁所紙來得堅固。 一、大唐的權力游戲 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12月,身兼范陽、河東、平盧的三鎮(zhèn)節(jié)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叛,叛軍勢如破竹攻陷了河北、山西、河南等軍事重地。 可安祿山沒有大家想的那么厲害,他只得瑟了不到五個月,就面臨著嚴重的下線危機了。 當時張巡在睢陽堅守,擋住了叛軍南下江淮的道路。南陽節(jié)度使魯炅堅守魯陽,數次挫敗叛軍進入南陽盆地的企圖。名將哥舒翰坐擁十八萬大軍死守潼關。 上述三人的存在,把安祿山可以擴張的方向全都鎖得死死的。 而安祿山的軍隊此時都云集在中原一帶。 所謂逐鹿中原,他現在就是那頭即將被圍獵的肥鹿。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安祿山一籌莫展的時候,李光弼、郭子儀還帶人偷了他后方空虛的老家,搞得軍心動搖,士無戰(zhàn)意。 這時安祿山都快被打得懷疑人生了,無能狂怒的安司令只能找來自己的狗頭軍師們一頓臭罵,當初就是聽了你們的鬼話才造反,現在搞成這個樣子,你們怎么說?你們這幫坑貨,立刻馬上從我眼前消失。 ![]() 然而,安祿山苦,卻有人比他更苦。那就是京城里的楊國忠跟唐玄宗。 現在的局面雖然有利于大唐,但卻不利于他們哥倆。 帝國核心區(qū)的十八萬精銳,現在可全都在哥舒翰手上,萬一他想當第二個安祿山咋辦? 哥舒翰這個家伙,其實是楊國忠的人,這哥倆當年還在一條戰(zhàn)壕上打過李林甫和安祿山的黑槍。 可隨著安史之亂爆發(fā),哥舒翰手中的權力開始急劇膨脹。兩人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如果哥舒翰打贏了,那肯定是要進步的,可當時哥舒翰已經是同平章事(宰相),再進一步就要把楊國忠的生態(tài)位給擠掉了。 更要命的是,當時安祿山起兵打的旗號就是清君側,誅國忠。如果楊國忠不傻,他此刻腦海中應該會閃過晁錯的身影。 ![]() 而哥舒翰當時也確實有這方面的想法。史載:翰至潼關,或勸翰曰:“祿山阻兵,以誅楊國忠為名,公若留兵三萬守關,悉以精銳回誅國忠,此漢挫七國之計也,公以為何如?”翰心許之,未發(fā)。有客泄其謀于國忠,國忠大懼。 楊國忠如果是晁錯,那李隆基不就是那個被逼宮的漢景帝嗎? 這老東西一生愛權如命,為此不惜一天之內把三個兒子活活筑成雕像。這樣的人怎么可能容忍哥舒翰逼宮呢? 現在擺在李隆基面前的就一條路,逼哥舒翰出關決戰(zhàn)。 贏了,外患消除,可以立馬解除哥舒翰兵權。 輸了,也沒關系,這老東西早在任命哥舒翰之前,就已經把后路給想好了:潁王璬為劍南節(jié)度使,以蜀郡長史崔圓副之。 在這君臣倆的催逼下,哥舒翰含淚出關,結果官軍中伏大敗,潼關失守,關中再無屏障。 ![]() 二、馬嵬驛疑云 哥舒翰敗得太過驚世駭俗,玄宗慌不擇路地啟動了B計劃:逃亡蜀中。 由于事發(fā)倉促,諾亞方舟的艙位嚴重不足,很多鳳子龍孫還沒來得及買票上車,船就已經開了,“親王,妃主、皇孫已下多從之不及”。 軍隊走到馬嵬驛,士兵饑寒交迫,小宇宙終于按捺不住爆發(fā)了。 關于這件事,一般都會將幕后黑手的嫌疑鎖定在太子李亨身上。畢竟陳玄禮搞事之前就找過他呀!可這件事絕不可能是太子李亨干的。 問題就出在這個陳玄禮身上,他是李隆基的絕對心腹,掌管禁軍四十年,當年唐隆政變的時候就隨侍左右的老臣。這種人背叛李隆基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了。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陳玄禮人品敗壞,眼瞅著形勢不對要拋棄老東家,可他們?yōu)槭裁床蛔尷盥』耙馔狻彼涝趤y軍之中?難道還要留著這老東西過年嗎?就算不殺了他,那也得讓他提前就任太上皇,扶太子李亨上位,自己當從龍功臣呀!你背叛李隆基圖的不就是這個嗎? 再說以李隆基的為人,就算當時迫于局勢,暫時虛以委蛇,可等他到四川站穩(wěn)腳跟后,非得給陳玄禮筑一尊活體雕像不可。然而對陳玄禮事后卻沒有任何處罰,他依舊掌管禁軍,跟高力士一起陪李隆基走完了最后一程。 ![]() 三、姜還是老的辣 其實啊,這件事情背后的黑手,就是李隆基這個老家伙。 有人可能會覺得我胡說八道,他瘋了嗎?自己政變自己,還弄死自己的老婆?他圖什么呀? 答案是:四川。 我們來看看楊國忠的履歷就知道了。 天寶初年,楊國忠就開始身兼多職,其中有一項就是四川征兵委員會主任,“召募劍南健兒”。 天寶十年,升四川軍區(qū)司令。同年,把四川的福禍之門漢中拿到手。此時的楊國忠其實已經具有劉備的雛形了。 安祿山起兵后,他又加快在四川官場的布局,李隆基跑路前,四川領導班子基本上都被換成了楊家班了,“布置腹心于梁、益間,以圖自全之計”。 ![]() 李隆基走得匆忙,手上就只有不足千人的禁軍,這點人跑到四川,能鎮(zhèn)得住場子嗎?到時候楊國忠會不會挾天子以令諸侯呢? 現在再想想李隆基任命哥舒翰前頒布的那道命令:潁王璬為劍南節(jié)度使,以蜀郡長史崔圓副之。 咂摸出一點味道了吧?劍南節(jié)度使可是楊國忠的兼職??!你在這種時候把它封給潁王,這是幾個意思??? 當然,以為換個節(jié)度使就能扳倒楊國忠,那就太天真了。 因為時間太緊急了,楊國忠經營多年的勢力,是不可能短時間內掃清的。 但楊國忠一直都在中央混,四川的政務實際上是他的黨羽崔圓在運作,也就是那位節(jié)度副使??! 這意味著只要把楊國忠斬首,把楊家人全都殺光,還是有可能爭取到崔副使的,因為李隆基也是半個楊家人??! 但是李隆基絕對不能殺楊家的人,因為這會嚇著崔副使的。你把我們領導殺了, 以后會不會清算我們,萬一人家驚恐之下把劍門關咔嚓一鎖,你怎么辦?萬一人家再驚恐一點,直接城頭變幻安字旗,你又該怎么辦? 這個互相矛盾的問題,該怎么解決呢? 首先,楊國忠必須死,楊家也必須死精光,只有這樣,你這個楊家女婿才是楊家班的唯一合法繼承人。 但你又不能沾楊家的血,你必須得是“君王掩面救不得”。 你必須得讓底下人明白,我心里是有楊家的,都是被壞人逼的,你們還不趕緊團結起來保衛(wèi)我? 你說,還有什么比馬嵬驛之變更完美的解決方案呢? 戲演到這里,很為楊國忠叫屈吧?不必,因為他死得并不冤。 ![]() 還記得前面我們說過嘛,這趟諾亞方舟的艙位是很稀缺的,很多鳳子龍孫都因為趕不上趟掉海里了,可楊國忠卻偷偷留了幾十個外賓VIP坐席。 更巧的是,這些外賓都是吐蕃使者。吐蕃,可就在四川旁邊??! 更詭異的是,馬嵬驛之變時,士兵打出的口號居然是楊國忠勾結吐蕃人造反。 請問各位,你如果是馬嵬驛大軍中的一員 ,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楊國忠禍國殃民,還是他勾結吐蕃造反呢?底層士兵怎么能想這么遠呢? 史書是這樣記載這一段歷史的:會吐蕃使者二十馀人遮國忠馬,訴以無食,國忠未及對,軍士呼曰:“國忠與胡虜謀反!”或射之,中鞍。國忠走至西門內,軍士追殺之,屠割支體。 殺完楊家人之后,李隆基立刻就馬不停蹄地再次確認崔副使的合法地位。 四川方面也投桃報李 ,崔副使領導下的四川班子,對最高領導的蒞臨視察表達了一百二十萬分歡迎,并信誓旦旦地表示:咱四川要錢有錢,要兵有兵,看哪個王八蛋敢再欺負咱們領導。李隆基對四川方面的工作態(tài)度表達了高度贊賞,當天就“以圓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蜀郡長史如故”。 大結局皆大歡喜。 哎,你說這么鬼精的一個皇帝,怎么就把國家搞到這個地步呢? ![]() 文史君說 安史之亂對于楊國忠來說,其實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安祿山被平定,他就鏟除了最大的一個政治對手。如果安祿山打進來,他大可以帶著李隆基到四川建立小朝廷,過一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癮??伤?,那位不是漢獻帝,而是有著四十年功力的盛世天子。結果偷雞不成,還被人家吃干抹凈,該! 參考文獻 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三十四》。 劉昫:《舊唐書·列傳五十六·楊國忠傳》。 劉昫:《舊唐書·列傳五十四·哥舒翰傳》。 劉昫:《舊唐書·本紀九·玄宗下》。 (作者:浩然文史·西北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