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詩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span> 人生的不如意事,占了八九成之多。哪怕僅剩的一二成,也不見得是好事,有可能是更大的壞事。 對于不如意的人生,不少人都感慨自己命苦,悲嘆人間不值得。帶著這種觀念活下去,始終不會幸福,只會痛苦一輩子。 如果你覺得自己命苦,我建議你,要有這5種覺悟。覺悟了,就釋懷了。 覺悟一:改變不了環(huán)境,那就改變自己。 宋代大才子蘇軾有言:“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span> 蘇軾站在風(fēng)雨當(dāng)中,并沒有焦慮,也沒有悲嘆,而是淡然。在他看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是無法避免的,只能調(diào)整心態(tài),去適應(yīng)環(huán)境。 外部狂風(fēng)暴雨,內(nèi)心卻朝陽初升;外部烏云蔽日,內(nèi)心卻鳥語花香。只要內(nèi)心的態(tài)度變了,生活的質(zhì)量,就會蹭蹭往上漲。 普通人,都容易埋怨,不是這里抱怨不公平,就是那里抱怨不值得。說實話,埋怨來埋怨去,又能改變什么呢?只會徒增傷悲。 人生在世,過的并不是物質(zhì),而是心境。心境淡然了,不再徒增傷悲了,自然就幸福、瀟灑、美滿了。 覺悟二:無法大富大貴,那就小富即安。 20歲的時候,會渴望自己大富大貴,成為人上人。30歲的時候,由于做不到大富大貴,就會對人生感覺到迷茫。 過了40歲,一切都想明白了,既然做不到大富大貴,那就接納小富即安的現(xiàn)實。能夠吃得飽,穿得暖,日子安穩(wěn),就很不錯了。 為什么我們非要追求大富大貴?因為我們都被世俗的成功標(biāo)準(zhǔn)束縛了。以世俗的標(biāo)準(zhǔn)來要求自己,讓自己去做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這不就是愚蠢嗎? 是精英,那就去賺大錢;是普通人,那就過回普通的生活。沒有什么低人一等,也沒有什么比不過別人,有的只是我們的偏執(zhí)。 大富大貴也好,小富即安也罷,不都是吃喝拉撒,日復(fù)一日過生活嗎?所以說,珍惜小富即安的穩(wěn)定,控制欲望,自然就不覺得命苦了。 覺悟三:接納自己,接納身邊的一切。 有一句名言:“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span> 人,唯有先了解自己,接納自己,才有可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真正的格局,永遠(yuǎn)都不是競爭,而是“接納”。 父母平凡,那就接納父母是普通人的現(xiàn)實;伴侶一般,那就接納伴侶是普通人的真相;孩子平庸,那就接納孩子是普通人的結(jié)果。 為什么要接納?因為我們自己也是平凡人。平凡人不接受平凡的生活,那接受什么呢?切勿心比天高,不然就會命比紙薄。 這個世界有80億人,總有人比我們強(qiáng),也總有人比我們?nèi)酢<热蝗绱?,找好自己的定位,接納自己,以及接納身邊的一切,福報將至。 覺悟四:看透“一場空”的終極真相。 以前,我也會時常焦慮,不是憤世嫉俗,就是內(nèi)心躁動。自從看透了“一場空”的終極真相,就沒有任何的焦慮了。 正如《醒世歌》所言:“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后空留手一雙。休得爭強(qiáng)來斗勝,百年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xiāng)。” 生前,我們各種強(qiáng)求、算計,死后一絲一毫都帶不走。爭那么多,求那么多,不過是一場空。隨著嗩吶吹起,鑼鼓響起,眼一閉,腿一蹬,故鄉(xiāng)又在何方呢? 古往今來的的大人物,跟我們這些平頭百姓一樣,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又有什么區(qū)別呢?這,就是人世間最大的公平。 當(dāng)你想明白了這一點,就不會覺得命苦了,反而覺得自己過得還行。要知道,一切都是一場空,為什么不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對自己好一點呢?
覺悟五:問心無愧,自然人生無憾。 曾仕強(qiáng)教授說過,錢財名利無法陪伴你到老,但你的良心絕對會陪你到老。每個人在臨走的時候,都會接受良心的終極審判。 一談到良心,相信很多人都會哈哈大笑,認(rèn)為這東西毫無意義,都是騙鬼的。真的如此嗎?并非如此。 無數(shù)人到了晚年,為什么睡不安,也吃不好?就是因為問心有愧,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平生做了虧心事,晚年就怕鬼敲門。 人活一世,草長一秋,將自己的本分做好,將自己的使命完成,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身邊人,也對得起天地,自然問心無愧,毫無遺憾。 命苦與否,都只是我們的主觀感受。內(nèi)心向陽,自然無謂悲傷。內(nèi)心苦悶,自然寒冬將至。 文/舒山有鹿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