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用MG08馬克沁機槍在1916年的索姆河戰(zhàn)役大殺特殺宣告了機槍作為人頭收割機的地位,但是實際上在MG08服役前德國卻有一款槍身更輕的重機槍,該型重機槍由德國伯格曼公司設計,采用槍管短后座原理,使用的閉鎖機構類似于美國M1917重機槍的升降卡鐵式(這種設計比馬克沁的肘節(jié)式要輕),型號MG10水冷式重機槍,但是德國人認為馬克沁重機槍是一種十分可靠的武器沒想過要減重的問題,于是最后還是MG08馬克沁重機槍服役陸軍。 ![]() 伯格曼MG15機槍 ![]() 美國M1917輕機槍的升降式卡鐵 德國陸軍兄弟用上了MG08重機槍沒有問題,但是作為空軍武器的重量就需要減重,當時要把MG08馬克沁重機槍搬上飛機可不容易(算上槍架70公斤);由于飛機時在高空低溫和高速度下風冷更占優(yōu)勢,于是伯格曼公司的MG10取掉水桶裝上了一個風冷式槍管后作為轟炸機的防御機槍,由于是伯格曼設計(擁有專利權)所以型號就是伯格曼MG15航空機槍,射速從MG10的500發(fā)每分鐘提高到800發(fā)每分鐘,原因是空戰(zhàn)時射擊窗口時間短,更快的射速等于更大概率擊中敵機。 ![]() 伯格曼MG15機槍在飛機上 MG15輕機槍,口徑7.92毫米,全長1120毫米,重12.9kg,有效射程2000米,射速500/800發(fā)每分鐘。采用250發(fā)彈鏈和200發(fā)彈鼓。 ![]() 德國空軍使用的伯格曼MG15輕機槍,屁股后面的防御機槍 MG15在空軍服役時,地面上的陸軍部隊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雖然MG08足夠可靠但是太重了,全重(含槍架)近70公斤不方便跟隨步兵行動,反觀英法那邊有劉易斯輕機槍和紹沙輕機槍可以跟隨步兵前進,雖然德國緊急改造出來MG08/15輕機槍但是制造需要時間,這段空缺期就把空軍兄弟的MG15空軍輕機槍被拿到地面上臨時用一下,型號MG15.a.A。 ![]() 伯格曼MG15機槍,空軍機槍直接改的 MG15.a.A是臨時改造來的,只在槍管下方焊上了一個兩腳架,射速調回到500發(fā)每分鐘,原因是地面散熱不如高空,高射速帶來的槍管過熱降低射速可以提高活力持續(xù)力(該槍連續(xù)射擊300發(fā)子彈后槍管就會過熱嚴重必須暫停射擊)。 1916年,德國在MG15.a.A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造,主要包括把MG08/15輕機槍的兩腳架固定在該槍節(jié)套下方,其次槍管上增加一個提手方便士兵轉移機槍使用;供彈有兩種,一種是250發(fā)彈藥箱,另外一種是200發(fā)圓形彈鏈盒,還有一種金屬彈鏈的100發(fā)并不常用。這一型號為MG15.n.A,和老款一起總產量6000支。 ![]() 伯格曼MG15機槍新款 ![]() 伯格曼MG15輕機槍的200發(fā)彈鏈盒 伯格曼MG15機槍在MG08/15輕機槍裝備德軍后逐步退役,到1917年末德軍部隊全面裝備了新型的MG08/15輕機槍后,伯格曼MG15.n.a最終徹底退役,淡出人們視野。 |
|
來自: xiaopanglang > 《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