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深部感染少用 A.輻射熱和傳導熱的物理因子 B.短波 C.超短波 D.微波 E.毫米波 2.肺氣腫患者講話或穿衣等輕微動作時即出現氣短。根據6級制主觀呼吸功能障礙程度評定。該患者可評定為 A.1級 B.2級 C.3級 D.4級 E.5級 3.關于等張收縮的描述,正確的是 A.是肌力大于阻力時產生的加速度運動和小于阻力時產生的減速度運動 B. 上樓梯時股四頭肌的收縮形式為離心收縮 C.也稱為靜力收縮 D. 向心收縮時肌肉的起、止點被動伸長 E.運動時肌張力基本恒定,肌肉本身不發(fā)生縮短和伸長 4.電療法的分類不包括 A.直流電療法 B.高頻電療法 C.低頻電療法 D. 中頻電療法 E.超高頻電療法 5. ADL評定中衛(wèi)生自理能力項目不包括 A.進餐 B.更衣 C.洗臉 D.站立及立位平衡能力 E.大小便 6.關于肌張力正常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將肢體被動地置于空間某一位置時,具有保持該姿勢不變的能力 B.被動運動時,具有一定的彈性而沒有抵抗感 C.不一定能隨意使肢體由固定到運動和在運動過程中轉換為固定姿勢 D.不一定能夠維持原動肌和拮抗肌之間的平衡 E.具有部分抵抗肢體重力的運動能力 7.脊柱牽引治療的禁忌證是 A.頸背痛 B.腰腿痛 C.脊柱結核 D. 椎間盤突出癥 E.脊柱小關節(jié)紊亂 8.低頻脈沖電刺激的優(yōu)點是 A.作用表淺 B.對皮膚刺激大 C.有電解作用 D.易產生適應 E.電極下不發(fā)生電解 9.屬于中頻電療法的是 A.共鳴火花電療法 B.干擾電療法 C.感應電療法 D. 超短波療法 E.間動電療法 10.8歲兒童感冒后出現鼻塞,流膿涕伴輕微頭痛,診斷為鼻竇炎,不適宜的治療是 A.微波療法 B.紫外線鼻腔照射 C.超短波療法 D.用滴鼻劑減輕黏膜水腫,體位引流 E.直流電離子導入 11.測試者在完成指鼻試驗時,睜眼做無困難,閉眼時則發(fā)生障礙,稱為 A.認知功能障礙 B. 協(xié)調功能障礙 C. 平衡障礙 D. 運動障礙 E.前庭功能障礙 12.壓力治療的適應證不包括 A.截肢后殘端腫脹 B.靜脈血栓形成 C. 復雜性區(qū)域性疼痛綜合征 D. 雷諾病 E.糖尿病性血管病變 13.關于數字疼痛評分法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用數字計量評測疼痛的幅度或強度 B.10代表“無痛”,0代表“最痛” C.不適于評測下腰痛、類風濕關節(jié)炎及癌痛 D.臨床上效度較差 E.評價者選擇一個數字來代表患者感受的痛 14.熱療的目的不包括 A. 緩解疼痛 B.減輕深部組織充血 C.促進炎癥的消散和局限 D.提高痛閾 E.制止炎癥擴散或化膿 15.脊髓損傷急性期康復治療的目的是 A.防止臥床并發(fā)癥,對殘存肌力或受損平面以上的肢體進行肌力和耐力訓練 B.進一步改善和加強患者殘存功能,訓練各種轉移能力、姿勢控制及平衡能力 C.盡可能使患者獲得獨立生活活動能力 D.應盡早開始站立和步行訓練 E.及時配戴適當的下肢矯形器使截癱患者重獲站立及行走功能 16.轉移訓練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擴大關節(jié)活動范圍 B.提高下肢肌力 C.增強移動能力 D.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E.提高社會參與能力 17.機械抗阻訓練適用于肌力 A.1級以上者 B.2級以上者 C.3級以上者 D.4級以上者 E.5級以上者 18.腕管綜合征的治療目的不包括 A.消除水腫 B.消除壓力 C.延緩肌肉萎縮 D. 緩解疼痛 E.恢復運動功能 19.關于排痰訓練的描述,正確的是 A.體位引流主要利用重力促進各個肺段內積聚的分泌物排出 B.不同的病變部位可采用相同的引流體位 C.胸部震顫是在深吸氣時作按摩振動 D. 胸部叩擊時治療者手指伸直,以手掌部位拍擊引流部位胸壁 E. 胸部叩擊時患者需屏氣 20.超聲波療法的禁忌證不包括 A.嚴重支氣管擴張 B. 急性化膿性炎癥 C.高熱 D.雷諾病 E.兒童骨骺部 21.手外傷后進行靈巧性、協(xié)調性的測試不包括 A. Jebsen 手功能測試 B. 明尼蘇達操作等級測試(MRMT) C. Purdue 釘板測試 D. Moberg拾物試驗 E.對指試驗 22.痙攣的治療方法不包括 A.經皮脊髓電刺激 B.抑制異常反射性模式 C. 肌電生物反饋 D.神經溶解技術 E. 化學去神經技術 23.被動運動是矯治關節(jié)攣縮的基本方法,被動運動時用力程度的限度為 A.無疼痛感 B.輕度痛感 C.中度痛感 D.患者要求 E.患者可忍受 24.冷凍療法時治療溫度是 A.0℃以下 B.0~10℃ C.-10-0℃ D. 10~20℃ E.-10~-20℃ 25.牽引的治療作用 A.消炎 B.消腫 C. 鎮(zhèn)靜鎮(zhèn)痛 D.提高肌力 E.減輕神經根壓迫 26.為使殘肢末端更好承重,要求外科醫(yī)生在截肢手術中 A.使殘端更好地被軟組織覆蓋 B.盡可能多切除神經 C. 皮膚縫合應格外小心 D.盡可能多保留肌肉 E.殘端最好為圓錐式形狀 27.在維持人體平衡中,不起作用的是 A.聽覺系統(tǒng) B. 軀體感覺系統(tǒng) C.視覺感覺系統(tǒng) D.前庭感覺系統(tǒng) E.運動系統(tǒng) 28.呼吸訓練的適應證不包括 A.慢性支氣管炎 B.肺氣腫 C. 肺塵埃沉著病 D. 肺結核 E. 呼吸衰竭 29.縮唇呼吸訓練的目的是 A.提高支氣管內壓,避免塌陷 B. 降低胸腔壓力 C.提高膈肌肌力 D.改善肺循環(huán) E.增加肺活量 30.通過刷、拍體表感覺刺激、易化或抑制運動活動的技術是 A. Bobath技術 B. Rood技術 C.運動再學習技術 D. PNF技術 E. Brunnstrom技術 31. Bobath 神經生理療法治療腦卒中偏癱的重點是 A.利用張力性反射與協(xié)同模式、改善運動控制 B.利用反射性抑制模式和基本反射模式 C.促進神經生理功能恢復 D.按神經生理特點恢復功能 E.增強肌力 32.燒傷后瘢痕的壓力治療,為最有效地預防和治療增生性瘢痕,每天必須持續(xù)加壓包扎 A.2小時以上 B. 6小時以上 C.8小時以上 D. 12小時以上 E. 23小時以上 33.良好的康復治療方案來源于 A. 患者的主觀能動性 B.治療師的工作熱情 C. 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 D. 客觀的康復評定 E.器械的多少 34.據實驗觀察,主要吸收波長在3cm左右微波的組織是 A.表皮 B. 脂肪 C. 肌肉 D.骨骼 E.內臟器官 35.關于腦卒中患者恢復期的描述,錯誤的是 A.一般可分為軟癱期、痙攣期和改善期 B. 軟癱期:即 Brunnstrom I期 C.痙攣期:即 BrunnstromⅡ、Ⅲ期 D.改善期:即 Brunnstrom IV期 E. 痙攣期:即 Brunnstrom V、VI期 36.肺炎患兒進行紫外線照射時應注意保護 A.眼睛 B.大腦 C.神經節(jié) D.脊髓 E.心臟 37. 激光的生物學效應不包括 A.熱作用 B.機械作用 C.壓強作用 D.電磁作用 E. 生物刺激作用 38.最大代謝當量5METs相當于 A.殘疾 B.日常生活受限 C.正常健康水平 D.有氧運動員水平 E.高水平運動員 39.超短波療法的禁忌證不包括 A.月經期下腹部 B.帶有心臟起搏器 C.急性腎衰竭 D.高熱患者 E.機體極度衰弱者 A. Rood 法 40.腦性癱瘓最常見的物理療法是 A. Rood 法 B. Bobath法 C. Brunnstrom 法 D. PNF法 E.運動再學習法 41.藍紫光療法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光照時間為 A.1~2小時 B. 3~5小時 C. 6~10小時 D. 12~20小時 E. 24~48小時 42.腦卒中患者偏癱側肢體分級處于BrunnstromⅡ期,康復治療措施正確的是 A.控制肌痙攣和異常運動模式,促進分離運動的出現 B.增強患側肢體肌力、耐力訓練 C.增強患側肢體平衡和協(xié)調性訓練 D.恢復提高肌張力,誘發(fā)主動運動 E.控制肌痙攣,促進選擇性運動和速度運動更好的恢復 43.持續(xù)性關節(jié)被動活動(CPM)的特點不包括 A.作用時間長 B.運動緩慢 C.穩(wěn)定、可控 D.安全、舒適 E.與主動運動相比,其關節(jié)受力大 44.防止深靜脈血栓可采取 A.臥位休息 B.制動 C.主動活動 D.靜脈注射刺激性溶液 E.手術 45.傳統(tǒng)醫(yī)學治療疾病的原則不包括 A.中西醫(yī)結合 B.因人制宜 C.調整陰陽 D.治病求本 E.扶正祛邪 46.接新輪椅時,最需要注意的是 A.扶手應是皮革的 B.輪與車閘功能良好 C.靠背應能傾斜至水平位 D.胎應能適當充氣 E.對振動吸收良好 47.靜止狀態(tài)時,深吸氣后緩慢呼氣,正常平均維持 A. 3秒 B. 5秒 C.8秒 D.13秒 E.18秒 48.腦性癱瘓的作業(yè)療法不包括 A.制作輔助器 B.日常生活能力訓練 C.心理治療 D. 精細功能訓練 E.生活環(huán)境設施改建 49.腦性癱瘓兒童功能評定中,不重要的是 A.關節(jié)活動范圍 B.肌力檢查 C.日常生活能力評定 D.智能評定 E. 言語功能評定 50.軟組織急性損傷物理治療中常采用的治療方法是 A. 蠟療 B.熱水浸泡 C. 超短波 D.按摩治療 E.擦敷活血藥物 51.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下列體征陽性的是 A. Finkelstein B. Mills C. Lasegue D. Thomas E. Dugas 52.關于Glasgow昏迷量表的描述,錯誤的是 A.包括睜眼反應、運動反應、言語反應三大項目 B. 睜眼反應最高分為4分 C.運動反應最高分為6分 D. 言語反應最高分為6分 E.總分為15分 53.腦外傷患者的康復治療方案不包括 A.認知障礙康復訓練 B.神經肌肉促進技術 C.物理因子對癥治療、輪椅訓練、輔助器具應用 D.言語、吞咽功能訓練康復治療 E.疾病的診斷 54.康復醫(yī)學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原理是 A.抗過敏源 B.抗細菌感染 C. 抗病毒感染 D.退熱 E.控制感染、消炎、改善痰液癥狀 55.肱骨外上髁炎的物理治療項目中,主要用于鎮(zhèn)痛的是 A.低頻電療 B.超聲波治療 C.紅外線治療 D. 蠟療 E.毫米波治療 56.腦性癱瘓最常見的臨床分型是 A. 不隨意運動型 B. 強直型 C. 混合型 D. 痙攣型 E.肌張力低下型 57.運動再學習技術的治療原理不包括 A.腦損傷后功能恢復 B. 限制不必要的肌肉運動 C.強調反饋 D.調整重心 E.連續(xù)性誘導 58.調制中頻電療法中,能較好地加強局部血液循環(huán)的是 A.連調波與變調波 B. 斷調波與連調波 C.間調波與變調波 D.連調波與間調波 E.斷調波與變調波 59.關于腦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康復訓練措施的描述,正確的是 A.肩關節(jié)活動的恢復與手的精細動作恢復同步 B. 先進行手部掌指關節(jié)、指間關節(jié)活動,再逐漸進行肘、肩關節(jié)活動訓練 C.主要目的是訓練肩關節(jié)控制力和防止肩胛骨的退縮、下降及肩關節(jié)不全脫位D. 已經發(fā)生肩關節(jié)不全脫位的患者,避免肩部運動訓練 E. ADL評分60分以上的患者,無須進行患側上肢及手功能康復訓練 6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排痰訓練時錯誤的方法 A.體位引流 B.胸部叩擊 C.胸部震顫 D.吸氣訓練 E.咳嗽訓練 61.石蠟的機械作用主要用于 A. 緩解痙攣 B. 消除水腫 C. 擴張血管 D.加深呼吸 E. 加速新陳代謝 62. Bobath 的基本技術與手法不包括 A. 控制關鍵點 B.聯(lián)合反應 C.調正反應 D. 反射性抑制 E.感覺刺激 63.評定生存質量,最不常用的方法是 A. 訪談法 B. 觀察法 C. 自我報告 D.量表評定 E.實驗室檢查 64.較深部位病灶進行超短波治療時,應注意 A. 增大電極面積 B.加大皮膚與電極的距離 C.加大劑量 D.延長治療時間 E.減小皮膚與電極的距離 65.輔助-主動關節(jié)活動度訓練的禁忌證為 A. 長期臥床休息 B.深度昏迷 C. 麻痹 D.關節(jié)周圍肌力較弱 E.慢性期關節(jié)損傷 66.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療法中,通常導入人體內的藥物量只是電極襯墊上藥量的 A.5%以下 B. 10%以下 C. 15% 以下 D. 20%以下 E. 25%以下 67.燒傷患者后期肥厚性瘢痕增生伴有癢感,最適宜的治療是 A.音頻電療 B.蠟療 C.超短波療法 D. 紅外線療法 E.直流電鉀離子導入療法 68.臂叢神經損傷的新生兒在懷抱或睡眠時應 A.使麻痹的上肢受壓 B. 使肩內收內旋肘屈曲 C.使肩外展外旋肘屈曲 D.使肩內收內旋肘伸直 E.使肩外展內旋肘屈曲 69.生物反饋療法應用較多的是 A.測血壓 B.測皮膚電阻 C. 測心率 D.測腦電波 E.測肌電與手指皮膚溫度 70.腦外傷后病情監(jiān)護的主要觀察內容不包括 A.意識 B. 瞳孔 C.神經系統(tǒng)體征 D. ADL能力 E.生命體征 二、共用題干單選題 (71~72題共用題干) 患者女,50歲。因勞累后出現頸項痛,伴左上肢放射痛1周。查體:C5~T1棘突及左側壓痛,左臂從神經牽拉試驗(+),霍夫曼征(-)。X線片示C5-7椎體前緣輕度骨質增生,鉤椎關節(jié)變尖。 71.最可能的診斷是 A.落枕 B.頸椎病 C.頸肌筋膜炎 D.胸廓出口綜合征 E.頸肌勞損 72.為了明確頸部病變性質、程度,最適宜的檢查是 A.TCD B. 肌電圖檢查 C. 超聲檢查 D.上肢神經傳導速度檢查 E. MRI (73~75題共用題干) 患者女,50歲。訴頸肩部疼痛4天,伴左上肢麻木。查體:頸部活動受限,頸椎局部壓痛明顯,前屈旋頸試驗陽性,神經根試驗陽性,轉頭加力試驗陽性,左手橈側感覺略減退,雙側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反射正常對稱。X線片示C4-7椎間隙略窄。 73.最可能的診斷為 A.椎動脈型頸椎病 B. 頸肌勞損 C.肩周炎 D.橈神經損傷 E.頸椎間盤突出癥 74.對明確病因最有價值的檢查是 A. X線平片 B. MRI C. 超聲 D.神經傳導速度檢查 E. 肌電圖檢查 75.目前不宜選擇的治療是 A. 頸肌抗阻肌力訓練 B. 超短波治療 C.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 D.磁療 E.中頻脈沖電刺激 (76~78題共用題干) 患者男,30歲。高處墜落致雙下肢活動障礙2天入院。查體:神清,腹股溝中點連線以上針刺及觸覺正常,以下至雙側大腿中部針刺及觸覺減退,大腿中部以下感覺消失,雙側髂腰肌肌力1級,以下肌力均為0級,腱反射活躍,巴賓斯基征(+),肛門括約肌無力。 76.經檢查,可定位脊髓損傷平面為 A. T10 B. T12 C. L1 D.L2 E. L3 77. 按ASIA損傷分級,患者屬于 A.完全性損傷A級 B.不完全性損傷B級 C.不完全性損傷C級 D.不完全性損傷D級 E.正常E級 78. 對該患者的功能恢復預測,正確的是 A.輪椅上基本獨立 B. 輪椅上完全獨立 C.可進行治療性步行 D.輪椅幫助下可參與體育活動 E.康復訓練后可獨立完成穿衣 (79~83題共用題干) 患者男,46歲。因搬重物致腰痛、右下肢痛5天,咳嗽、用力排便時疼痛加重,臥床休息后減輕。查體:腰部活動受限,L3-5棘突及右側壓痛,右側直腿抬高試驗40°(+),右小腿外側痛覺減退,雙側腱反射正常對稱。X線片示L4-5椎間隙略窄。 79.最可能的診斷是 A.急性腰扭傷 B. 腰椎壓縮性骨折 C. 腰肌勞損 D.腰肌筋膜炎 E.腰椎間盤病變 80.為了明確腰部病變性質、程度,最適宜的檢查是 A. CT B. 肌電圖檢查 C. 超聲檢查 D.下肢血流圖檢查 E. 下肢神經傳導速度檢查 81.在臨床體格檢查中,最可能影響的反射是 A.膝腱反射 B.跟腱反射 C.腹壁反射 D. 肛門反射 E.以上都不會影響 82.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是指下肢抬到_ 以內出現疼痛 A.40° B. 50° C. 60° D.70° E.80° 83.目前該患者的最佳休息體位是 A.輕度屈髖屈膝平臥位 B.患側側臥位 C. 健側側臥位 D.坐位 E.俯臥位 (84~88題共用題干) 患者男,48歲。因“突發(fā)胸痛2小時”就診。2小時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胸痛,疼痛位于心前區(qū),性質為壓榨性,向左肩放射,持續(xù)約3分鐘自行緩解。初步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 84.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分為5型,但不包括 A.猝死 B.無癥狀性心肌缺血 C. 心絞痛 D.心肌梗死 E.心臟神經癥 85.目前確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金標準”是 A. 心臟X線檢查 B.心電圖 C. 放射性核素檢查 D. 冠狀動脈造影 E.超聲心動圖 86.運動訓練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患者有許多積極的作用,在運動前需進行功能評定。對制定運動處方指導意義不大的評定是 A.活動平板運動試驗 B. 肌力評定 C.代謝當量量化心臟功能 D.根據患者自覺的活動能力進行心臟功能分級 E.踏車運動試驗 87.冠心病運動治療的禁忌證是 A.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已安裝起搏器者 B. 偶發(fā)房性期前收縮 C.頻發(fā)室性期前收縮 D. 穩(wěn)定型心絞痛 E. 心動過速(心率為100次/min) 88.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間的康復,描述錯誤的是 A.此階段為I期康復 B.主要在心肌梗死后頭2周進行 C.要有心電、血壓監(jiān)測和搶救設備 D. 為低水平的1~2METs運動強度 E. 運動類型可以是上下樓梯、做操、踏車運動等 (89~90題共用題干) 患兒男,5個月。足月產,出生體重3000g,生后Apgar評分1分鐘5分,現不會翻身,半全傾坐。體格檢查:可注視、眼追物差,雙手握拳,軀干伸肌及四肢屈肌張力高,腱反射亢進。 89.最可能的診斷是 A.痙攣型腦癱 B. 小兒麻痹 C. 遺傳代謝病 D. 吉蘭-巴雷綜合征 E.癡呆 90.該患兒最適宜的治療措施是 A.早期干預 B.藥物治療 C.手術治療 D.體外反搏 E. 高壓氧 (91~92題共用題干) 患者男,58歲。車禍致頭部外傷,產生左顳頂硬膜外血腫,予手術引流,監(jiān)護3周后,患者意識恢復,轉至康復科。查體:神清,右側肢體偏癱,上肢為屈曲痙攣,下肢為伸展痙攣。 91.治療該患者肢體痙攣的措施不包括 A.抗痙攣體位的擺放 B.抗痙攣藥物的應用 C.神經肌肉促進技術應用 D.痙攣肢體的溫熱療法 E.手術治療 92.對該患者運動功能的評定可采用 A.LOTCA法 B. MMT法 C. Yahr分期評定法 D. Fugl-Meyer法 E. Barthel指數 (93~94題共用題干) 患者男,38歲。1年前因車禍致Tp骨折,診斷為T,不完全性脊髓損傷。目前患者具有良好的長坐位平衡,下肢近端肌力有所恢復。 93.在早期被動轉移患者從床到輪椅時,幫助者正確的做法為 A.先確立轉移的方向 B.無須向患者解釋 C.轉移動作的完成無需順序 D.保留較小的轉移空間 E.不必去除干擾的物件 94.在訓練患者從床到輪椅的轉移動作完成時,幫助者正確的做法是 A.被動使患者坐起 B.被動輔助患者保持長坐位 C. 輪椅與床保持一定的距離 D.患者雙足應放置于地面 E.幫助者與患者保持較遠的距離 (95~96題共用題干) 患者男,72歲。因腦出血,言語不利來診。檢查發(fā)現言語費力、粗糙、鼻音重,其他語言模式檢查正常。 95.該患者最可能的構音障礙類型是 A. 痙攣型 B.混合型 C.運動過多型 D.失調型 E.弛緩型 96.經過1年的訓練,患者的鼻音化仍很嚴重,此時應考慮 A.推掌訓練 B.應用腭托 C. 吹氣訓練 D.舌運動訓練 E.冷刺激訓練 (97~98題共用題干) 患者男,20歲。于6個月前摔倒后,致右側髕骨骨折,行石膏外固定。目前石膏已拆除,右膝關節(jié)活動范圍受限。 97. 在對該患者進行牽張訓練前,應對患者的右側膝關節(jié)進行 A.肌力訓練 B. 電刺激 C.冷敷 D.局部按摩 E.關節(jié)擠壓 98.在對患者膝關節(jié)進行縱向牽張時,所牽伸的組織中不包括 A.髕骨 B. 股四頭肌 C.關節(jié)囊 D. 側韌帶 E.腘繩肌 (99~100題共用題干)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心功能Ⅲ級,輕度活動時迅速出現心悸、疲勞和呼吸困難,心臟中度增大,下肢水腫。 99.適宜該患者的運動方式為 A.步行 B.踏車 C.太極 D.放松療法 E.四肢抗阻運動 100.有關此項活動,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A.活動時心率增加不超過15次/min B. 活動時心率增加不超過25次/min C. 每次運動的時間可以達到30分鐘 D.至少每周活動3次 E.可以做腹式呼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