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暖中醫(yī)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樹。 ■ 這個中成藥主要用來解決肺中痰熱的問題,肺為嬌臟,肺中有痰熱會引發(fā)咳嗽、氣喘、咳痰、痰黃而黏稠等癥狀,這個中成藥就管用。 清肺化痰丸:法半夏、膽南星、枳殼、黃芩、苦杏仁、川貝母、麻黃、瓜蔞子、款冬花、白蘇子、陳皮、萊菔子、茯苓、桔梗、甘草。 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組成二陳湯,二陳湯是治痰的基礎(chǔ)方,這個方子治肺也治脾,肺里的痰來源于脾,脾是肺的母親,脾把精微物質(zhì)輸送給肺,如果有痰,這些痰也會被帶過去,留在肺里,所以中醫(yī)有句話叫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我們不但要化肺里的痰,還要把脾胃里的痰化開,這樣向上輸送到肺里的痰就少了。 膽南星、川貝母的加入,可以增強化痰的功效,這是兩個涼藥,主要針對痰熱壅肺的情況,痰和熱膠著在一起,表現(xiàn)出的癥狀,也就是我們在文章開頭提到的痰色黃而黏稠。 用二陳湯配上川貝母、膽南星,把脾胃和肺里的痰都化開,不過,雖然化了痰,但降氣的作用還不夠突出,白蘇子、萊菔子、枳殼可以發(fā)揮作用,這三個藥可以降氣,降氣就是讓氣往下走,氣往下走,痰就能往下走,目的是讓痰離開肺,離開脾胃,并最終歸于腸道。 瓜蔞子也叫瓜蔞仁,因為有豐富的油脂,性質(zhì)油潤,能夠潤燥滑腸,使腸道滋潤,促進排便通暢,痰就能通過腸道,借著排便的機會排出去。瓜蔞子還有個作用叫瀉肺,肺和大腸是相通的,其實還是把痰引下來的意思,引下來才好通過腸道排出去,使痰得到徹底的清理。 杏仁和桔梗配在一起,二者作用方向相反,一個走下,一個走上,可以宣通肺氣,讓肺部氣機通暢,起到一個止咳的作用。 款冬花也是一個常用的止咳藥,有著很好的化痰止咳的功效。 黃芩苦寒,增強清熱瀉火的功效,我們說痰色黃是因為肺中有熱,如果肺寒,那痰就是白色的。黃芩可以清肺熱清胃熱,大腸有熱,黃芩也能發(fā)揮作用。 最后一味藥麻黃,麻黃是溫藥,主要作用在體表,散表寒,肺主表,寒邪在表,肺氣就會受到遏制,肺氣不暢,肺熱郁內(nèi)。麻黃把表寒散出去,少了寒氣的束縛,肺里面的熱更容易透散出去。 總體來講,這個中成藥適合痰熱壅肺的人,表現(xiàn)出的癥狀咳嗽、氣喘、痰多、痰的顏色是黃痰且黏稠,運用這個藥的關(guān)鍵就在這幾點,現(xiàn)代也常用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肺氣腫、感冒咳嗽等等。 但要注意兩點,一是沒有痰,干咳的人不要用;二是肺寒痰白的人不要用。
|
|
來自: 白雪詩 > 《文件傳輔要文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