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號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qū))人,祖籍廬陵。明代文學家、學者、官員,明代三才子之首。 楊慎出身官宦世家,自幼便擅詩文。正德六年(1511年),楊慎狀元及第,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職。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世宗繼位,楊慎復任翰林修撰兼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參與“大禮議”,楊慎與百官在宮門跪哭,阻止世宗封生父朱祐杬為“皇考”,觸怒世宗,被貶云南充軍。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楊慎在昆明戍所逝世,享年七十二歲。明穆宗隆慶初年,追贈楊慎為光祿寺少卿。明熹宗天啟中,追謚“文憲”。 1.《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賞析:這首詞是楊慎《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借敘述歷史興亡抒發(fā)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2.《出郊》高田如樓梯,平田如棋局。 賞析:此詩通過詩人的視角,描繪了郊外的美景,將高田和平田比作樓梯和棋局,形象生動,而白鷺的飛入更是增添了一絲生機和活力。 3.《滇海曲》梁王閣道青蕪國,阿母瑤池翠水宮。 賞析:此詩描繪了梁王閣道和瑤池的美景,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景色的向往和贊美。 4.《三岔驛》三岔驛,十字路,北去南來幾朝暮。 賞析:這首詩借三岔驛的景色,抒發(fā)了詩人對名利的看法,表達了對世事變遷的感慨。 5.《宿金沙江》往年曾向嘉陵宿,驛樓東畔闌干曲。 賞析:此詩描繪了詩人宿在金沙江的情景,通過江水聲和月色,烘托出詩人的孤獨和離愁。 6.《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懷》七十余生已白頭,明明律例許歸休。 賞析:這首詩是詩人在病中所作,表達了年老多病的感慨和對自由的向往。 7.《武侯廟》劍江春水綠沄沄,五丈原頭日又曛。 賞析:詩人路過武侯廟,有感而發(fā),表達了對諸葛亮的敬仰和對其未能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的遺憾。 8.《竹枝詞》神女峰前江水深,襄王夢里楚山沉。 賞析:這首詩借用襄王和神女的典故,表達了詩人對愛情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9.《于役江鄉(xiāng)歸經板橋》千里長征不憚遙,解鞍明日問歸橈。 賞析:這首詩描寫了詩人旅途的艱辛和對歸鄉(xiāng)的期待。 10.《少年游·紅稠綠暗遍天涯》紅稠綠暗遍天涯,春色在誰家?花謝人稀,柳濃鶯懶,煙景屬蜂衙。 賞析:這首詞通過描繪春日的景象和詩人的慵懶,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身體多病的感慨。 11.《詠柳》垂楊垂柳管芳年,飛絮飛花媚遠天。 賞析:這首詩通過對柳樹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和美麗。 12.《滇海曲》海濱龍市趁春畬,江曲魚村弄晚霞。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滇海的美景和獨特的風情,給人以美的享受。 13.《寒夕》江云作雪暗天門,玉座蒼黃斗柄昏。 賞析:此詩通過對寒冷夜晚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擔憂和對逝去英靈的懷念。 14.《春興》遙岑樓上俯晴川,萬里登臨絕塞邊。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登高遠望的壯麗景色,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民生的關注和對和平的期望。 14.《三岔口》三岔口前秋草合,峨眉山下夕陽斜。 賞析:此詩描繪了三岔口的地形和景色,展現了大自然的雄偉和壯觀。 15.《春望》春風先到海東頭,春浪初平古渡頭。 賞析:詩人通過對春天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人才的渴望。 16.《無題》石頭城畔舊煙蘿,草掩金墉翠輦過。 賞析:此詩通過對石頭城荒涼景象的描寫,抒發(fā)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感慨。 17.《嘉陵江》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嘉陵江的美景,展現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18.《折桂橋》折桂橋邊酒肆新,金鰲坊外月如銀。 19.《廣都道中作》豆花似解通鄰好,引蔓殷勤遠過墻。 20.《八月十三日夜夢亡妻華氏》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21.《寄張愈光》美人昔贈我,遺我雙明珠。 22.《錦津舟中對月》三峽江聲流筆下,六朝帆影落樽前。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錦津舟中對月的情景,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氛圍。 23.《離思行》堂上有神靈,胡然兮宇內。 賞析:此詩表達了詩人對神靈的思考和對夢境的回味。 24.《冬夜即事》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賞析:這首詩通過對冬夜景象的描寫,抒發(fā)了時光匆匆、生命短暫的感慨。 25.《嘉陵江》嘉陵江畔接榮州,城郭蕭條霸業(yè)憂。 賞析:此詩描繪了嘉陵江畔的蕭條景象,透露出詩人對世事的憂慮。 26.《竹枝詞·神女祠前江水流》神女祠前江水流,襄王臺下暮云愁。 賞析:這首詩借用神女的典故,表達了詩人的憂愁和思念之情。 27.《送余學官歸羅江》豆子山,打瓦鼓。 28.《題扇頭荷花》六月南塘水滿陂,芙蓉風露一枝枝。 賞析:此詩通過對荷花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時光易逝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