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媽說: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接納青春期逆反的存在,允許孩子發(fā)泄情緒,認可孩子的個體獨立性。 作者:天山月 來源:爸媽進化論原創(chuàng) 周日下午,我從外面回來。 看到女兒玩游戲玩得正帶勁兒,瞬間氣不打一處來:明天一早就上學,也不看看書,作業(yè)都做完了嗎?書包有沒有整理好? 誰知女兒看都沒看我,敷衍道:知道了,一會兒弄,不用你管。 我立馬火冒三丈:你這是要拖到什么時候?手機先給我,別玩了。 誰知女兒翻著白眼說:就知道讓我學習,我是學習的工具嗎?煩死了。 我只好奪下女兒的手機:誰家小孩子不聽父母的話?你可真是反天了。 女兒一看手機被我搶走,干脆直接喊了一嗓子:別管我啊,誰求著你管我了?說完轉(zhuǎn)身回了臥室,還“砰”的一聲,重重地摔上了門。 看到女兒犟嘴的樣子,我簡直氣到爆炸:青春期的孩子,為什么這么難管? 有人說:青春,就是一個先是單純,再是叛逆,最后成熟的過程。 作為父母,不能對此反應過激,進而使沖突升級,而是要接納這種表現(xiàn),順應和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 唯有如此,孩子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發(fā)展,未來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 ![]()
朋友蘇林家的兒子今年15歲,正值青春期,主打一個不服從管教。 上課打鬧,跟老師頂嘴,爸爸批評了他幾句,沒想到,孩子根本聽不進去,還把家里的花瓶等易碎品摔砸了不少,甚至拒絕去上學。 蘇林一度被兒子氣到胃疼,可問題還是沒解決。無奈之下,她不得不求助于心理醫(yī)生。 醫(yī)生了解孩子的情況后,給蘇林做出了詳細的解釋: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跟父母對抗,一般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生理作用。 在青春期,人體整個荷爾蒙的分泌系統(tǒng)會跟以前大不相同,體內(nèi)分泌出大量的性激素。 這會導致青春期孩子表現(xiàn)出極強的攻擊性,產(chǎn)生各種對抗,產(chǎn)生更大的矛盾。 這種攻擊性無法對外部進行攻擊,只能是找一個假想敵,那么父母就是最安全的假想敵了。 第二個原因是心理作用。 哪怕父母講得很對,很科學,可孩子就是不爽,就是要跟父母反著來,從中得到自我成就感。 當TA感覺自己對抗了父母,就會有一種成功的獲得感,證明自己是獨立的。 醫(yī)生的解答令蘇林恍然大悟,但還是比較擔心孩子的情況。 對此,醫(yī)生作出了進一步的指導: 孩子有逆反表現(xiàn),其實也是有好處的。最起碼這個孩子的心理相對比較健康,有正常發(fā)泄的渠道。 聽了醫(yī)生的話,蘇林這才放下心來。 對于如何應對兒子的青春期逆反,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曾經(jīng)困擾她的問題,如今也不再是問題了。 青春期逆反,本質(zhì)上是生理和心理雙重作用的結(jié)果。 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是: 尊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接納青春期逆反的存在,允許孩子發(fā)泄情緒,認可孩子的個體獨立性。 青春期逆反只是孩子漫長人生路上的一段小插曲,我們既不能如臨大敵,又不能對它視而不見。 最好的做法是,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用耐心和愛心,陪伴孩子度過這段特殊的人生階段。 ![]()
作為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商業(yè)第一人的馬云,年少時期也是個不讓人省心的孩子。 家庭出身不好,加上生活帶來的壓力,導致馬云的父親十分情緒化,在教育孩子方面簡單粗暴。 馬云自幼頑皮,學習也不太好,數(shù)學還曾考過1分,經(jīng)常遭到父親的拳打腳踢。 童年時期,他還不太懂得反抗,但步入青春期后,就不太服從管教。每次父親訓他,總是振振有詞,每句話都反駁得有理有據(jù)。 看到兒子頂嘴,馬父更加生氣,下手越發(fā)沒輕沒重。 馬云雖然數(shù)學不好,但英語卻不差,每次爸爸罵他時,他都會下意識用英語還口。 父親聽不懂英語,每次還要追問馬云,說的是什么。 明明是頂嘴,可馬云還要給父親做翻譯,還要順便進行英文科普。這種父子間的互動,令馬云興致勃勃,對英語更加感興趣,越來越喜歡英語這門學科。 為了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16歲的馬云通過在杭州街頭和外國人搭訕,來練習口語。 多年以后,從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畢業(yè)的馬云,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后來更是開啟了傳奇勵志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 在接受采訪時,他曾這樣說:我小時候經(jīng)常打架,跟父母頂嘴,我不是一個聽話的孩子??晌艺J為,聽話的孩子未必是好孩子。 的確,聽話的孩子雖然容易管,但頂嘴的孩子卻更有優(yōu)勢。 獨立思考和具有批判性思維,是成功者普遍存在的特質(zhì)。 敢于質(zhì)疑父母、忠于自己的選擇,正是孩子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發(fā)展的重要體現(xiàn)。 德國一位著名心理學家說過:敢于同長輩爭論的孩子,會相對更優(yōu)秀。 父母是孩子世界中的權(quán)威,一個完全服從父母意愿的孩子,必然會缺少思辨能力。 試想,當我們的孩子進入社會后,總是抱著從眾心理,得過且過隨大流,是父母所期望的嗎?我想不是。 沒有創(chuàng)新精神,無法獨立思考,作出決斷,這樣的孩子很難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勝出。 所以,允許孩子頂嘴,孩子將來才能更有出息。
為什么家長會討厭青春期的孩子頂嘴呢?究其原因,是想在孩子面前樹立權(quán)威,讓他們接受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 在中國傳統(tǒng)觀念中,“頂嘴”意味著“不孝”“不乖”。 但少有家長意識到,孩子愛“頂嘴”,恰恰說明孩子的內(nèi)心很健康,還有主動溝通的勇氣和意愿。 那么,當孩子頂嘴時,父母不妨多說以下三句話: 1、我知道你現(xiàn)在很生氣,但我們需要都冷靜下來 當孩子頂嘴時,父母第一反應往往是憤怒的,當父母處于這種狀態(tài)下時,孩子的情緒更容易隨著父母的反應而失控。 所以,父母首先應該平靜下來,冷靜面對。 繼而告訴孩子,憤怒的情緒對于問題的解決毫無幫助,應該在彼此都冷靜的前提下繼續(xù)溝通交流。 一家人平心靜氣地交流,問題才會得到最大程度地解決。 2、我知道你很不開心,但你這樣的表達讓我很受傷害 孩子在沖動憤怒之下,很容易言行過激,甚至說出一些傷害父母的話,比如“我討厭你”“我恨你”之類的話。 這種表達方式無疑會傷害到父母的心,此時,父母應該告訴孩子,這樣的表達方式會傷害到他人,是不對的。 然后教會孩子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哪些話是不可以隨便說出口的。 必要的話,父母也可以現(xiàn)身說法,給孩子示范正確的表達方式。 3、你打算怎么辦呢?我們可以一起商量下 孩子之所以頂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覺得父母不夠尊重自己,甚至有一些讓自己不舒服的行為和語言,所以會出現(xiàn)抵觸和反抗。 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不妨給孩子一些選擇的權(quán)利,告訴孩子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坐下來慢慢商量的,不必用過激的情緒來表達和處理問題。 這樣做,不僅轉(zhuǎn)移了孩子的注意力,也能促進孩子去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父母用平和而堅定的語氣和孩子對話,讓孩子充分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視,才會讓孩子學會正常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頂嘴”是孩子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 每一個愛“頂嘴”的孩子,都有一個寬松開明的家庭環(huán)境,具備正常的交流欲望。 每一個愛“頂嘴”的孩子,都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勇于體驗和探索未知的領(lǐng)域。 智慧的父母,都會允許自己的孩子“頂嘴”。 ![]() 青春期,是每個孩子人生中的必經(jīng)時期,需要父母給予更多理解和陪伴。 允許孩子頂嘴,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放開我們的手,幫助孩子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yǎng)孩子敢于嘗試,敢于創(chuàng)新的能力,鼓勵孩子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這樣的孩子,或許不是最優(yōu)秀的,但一定能夠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點個在看,愿我們都能做智慧的父母。 ![]() |
|